水槽式清洗机的开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04001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自动清洗餐具的机器,尤其涉及一种水槽式清洗机的开盖结构。



背景技术:

现今的洗碗机中已经开始使用蒸汽来清洗碗碟,与使用加热的水相比,利用蒸汽也更加减少了洗涤的时间,以及提高了洗涤的效果。

为了节约空间,现已出现了不少水槽式的清洗机设计,即将现有的水槽改装为清洗机,直接以水槽作为洗涤空间,一般都在水槽底部设置一旋转喷臂,该旋转喷臂通常连接一由电机驱动的泵体。如本申请人的申请号为201320889945.4(公告号为cn20369352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水槽式清洗机的开盖结构》,其中公开的水槽式清洗机的开盖结构包括形成洗涤空间的箱体,箱体包括水槽本体和转动连接在水槽本体上的盖板,水槽本体的底部至少在中央部位具有下凹的沥水区域,沥水区域内设置有将沥水区域内的水泵出到沥水区域上方洗涤空间的水泵,沥水区域覆盖有带沥水孔的沥水板,沥水板上方设有用于水泵出水的旋转喷臂,沥水区域内还设有加热器,可参照本申请人的申请号为201320888659.6(公告号为cn20369352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水槽式清洗机的开盖结构的箱体结构》,利用本专利中公开的水槽式清洗机的开盖结构完成清洗工作后,水槽本体内仍有高温蒸汽,若此时用户打开盖板,自水槽本体内第一时间喷出的高温蒸汽则可能因扑面而来而伤到用户,造成安全事故。

另外,现有的水槽式清洗机的开盖结构的盖板需要人为打开,盖板无法实现半自动或者自动打开,用户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能有效避免因蒸汽扑面而来而伤到用户的水槽式清洗机的开盖结构。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盖板打开小角度后能够实现自动打开的水槽式清洗机的开盖结构。

本发明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槽式清洗机的开盖结构,包括有

水槽本体,其内具有洗涤空间且顶部敞口;

盖板,活动地设置水槽本体的顶部,能相对所述水槽本体的顶部敞口打开或关闭;

其特征在于:

蒸汽阻挡件,连接在所述盖板上并能随着所述盖板的打开和关闭而移动,进而遮蔽所述盖板打开时自水槽本体内喷出的蒸汽。

简单地,所述蒸汽阻挡件为一挡板,所述挡板连接在所述盖板下表面的前侧边缘,并向下延伸在所述水槽本体前侧板的前部。

本发明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盖板通过盖板驱动机构驱动而进行开合动作。

为了实现盖板的半自动打开,所述盖板驱动机构包括基架、翻转架、连接件、弹性件,所述翻转架转动连接在所述基架上,所述连接件分别与所述盖板和翻转架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弹压在所述基架上,所述盖板带动翻转架转动后,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弹压驱动所述翻转架转动以带动所述盖板翻转。

作为改进,所述翻转架包括第一轴体、第二轴体和框体,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在所述框体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一轴体和第二轴体分别穿设所述框体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上,并且所述第一轴体的两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基架上,所述盖板扣合在所述水槽本体上时,第一轴体和第二轴体的轴线分别位于两个不同的竖直平面上,所述弹性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一轴体以带动所述框体进行翻转。

简单地,所述弹性件通过一驱动板弹压所述第二轴体;

所述驱动板的下端沿竖直方向限位活动穿设在所述基架上,上端抵在第二轴体上。

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为一弹簧,所述驱动板为一呈t形的板体,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驱动板的竖直板体外并抵在所述驱动板的水平板体上。

优选地,所述驱动板的上端具有一凹槽,所述第二轴体匹配卡在凹槽内。

方便地,所述基架上开设有弧形的限位孔,所述第二轴体的两端分别伸入在所述限位孔内。

美观地,所述盖板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水槽本体后侧板的外壁上。

所述水槽本体内设置有加热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中的水槽式清洗机的开盖结构在盖板上连接一蒸汽阻挡件,在开盖过程中能够随着盖板向上运动,进而挡在盖板相对于水槽本体开口的位置,这样蒸汽阻挡件能够有效阻挡盖板打开时自水槽本体内第一时间喷出的高温蒸汽,避免了高温蒸汽伤到用户所造成的安全事故。

另外,本发明中还利用盖板驱动机构驱动盖板进行翻转动作,在盖板打开一定的小角度后,在无需人力的作用下,盖板驱动机构能够驱动盖板完成翻转动作,提高了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水槽式清洗机的开盖结构的前视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水槽式清洗机的开盖结构的后视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盖板驱动机构的前视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盖板驱动机构的后视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水槽式清洗机的开盖结构,包括有水槽本体1、盖板2、蒸汽阻挡件3和盖板驱动机构4。

其中水槽本体1内具有洗涤空间且顶部敞口。盖板2活动地设置水槽本体1的顶部,能相对水槽本体1的顶部敞口打开或关闭。通常水槽本体1内完成清洗工作后仍具有高温水蒸气,盖板2打开时,第一时间喷出的水蒸汽温度较高,容易烫伤用户。

蒸汽阻挡件3为一挡板,该挡板连接在盖板2上,并能随着盖板2的开合而上下移动,进而遮蔽盖板2打开时自水槽本体1内喷出的蒸汽。本实施例中的蒸汽阻挡件3为一挡板,该挡板一体连接在盖板2下表面的前侧边缘,并向下延伸在水槽本体1前侧板的前部。如此当盖板2打开时,会带动该盖板2向上运动,进而遮蔽在盖板2和水槽本体1打开的开口处,以阻止蒸汽自开口处向前喷在用户身体上,有效避免了水蒸汽烫伤用户的情况。

盖板2通过盖板驱动机构4驱动而进行开合动作,本实施例中,用户仅仅需要使用小力气将盖板2打开一个小角度后,盖板驱动机构4则会自动驱动盖板2完全打开,无需用户再进行操作,如此可以提高用户的用户体验,舒适性更高。

盖板驱动机构4设置在水槽本体1后侧板的外壁上。该盖板驱动机构4包括基架41、翻转架42、连接件43、弹性件44。

其中基架41包括一基板4101。自基板4101两侧向后向上延伸的架板4102,以及横设在两个架板4102之间并位于两个架板4102下部的支撑板4103,支撑板4103的中部开设有孔。

翻转架42包括第一轴体421、第二轴体422和框体423,框体423包括安装板4231,自安装板4231两端分别向下延伸的侧板4232,第一轴体421和第二轴体422分别自两个侧板4232中穿过并平行设置。第一轴体421的两端转动连接在基架41的两个架板4102之间。基架41的两个架板4102上对应开设有弧形的限位孔411,第二轴体422的两端则分别伸入在限位孔411内。

盖板2后侧的下表面通过连接件43固定在框体423的安装板4231上,当盖板2扣合在所述水槽本体1上时,第一轴体421和第二轴体422的轴线分别位于两个竖直平面上。

本实施例中的弹性件44为弹簧,当盖板2打开一个小角度后,第一轴体421和第二轴体422的轴线则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此时弹性件44则依靠自身的弹性弹压在一驱动板45上,该驱动板45驱动翻转架42翻转,进而带动盖板2翻转。具体为:驱动板45整体呈t形,驱动板45的竖直板体的下端活动穿设在支撑板4103的孔中。驱动板45的水平板体的上边缘上凹陷设置有一凹槽451,第二轴体422则恰好卡在该凹槽451内。弹簧套接在驱动板45的竖直板体外,如此弹簧的一端弹压在基架41的支撑板4103上,弹簧的另一端弹压在驱动板45的水平板体上。盖板2盖合在水槽本体1上时,第二轴体422的轴线所在竖直平面位于第一轴体421的轴线所在竖直平面的后方,当盖板2打开时,第二轴体422的轴线所在竖直平面向前移动,第一轴体421的轴线所在竖直平面向后移动,第二轴体422的轴线所在竖直平面刚刚位于第一轴体421的轴线所在竖直平面前方后,此时则无需再人为的进行盖板2打开动作,弹簧的弹力则驱动翻转架42翻转,进而带动盖板2打开。即在盖板2打开一定的小角度后,无需人力的作用,盖板驱动机构4能够驱动盖板2完成翻转动作,提高了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