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婴儿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30001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婴儿床,特别是涉及可折叠婴儿床。



背景技术:

目前,婴儿用品的使用在日用品中占有较多的部分,婴儿床作为每个婴儿都需要使用的物品,其存在较多缺点,多数婴儿床由床板、床脚和围栏构成,导致婴儿床的体积较大,占用较多空间,婴儿使用完成后不易收放,使用较为不方便,存在安全隐患,使用寿命较短,因此需要一种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折叠婴儿床。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可折叠婴儿床,其包括围栏横框、顶部护栏、底板、第一主支撑杆、第二主支撑杆、第一副支撑杆、第二副支撑杆、第三副支撑杆、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所述顶部护栏安装在围栏横框上方,所述第一主支撑杆通过第一连接块与围栏横框连接,所述第二主支撑杆通过第二连接块与围栏横框连接,所述底板安装在第一主支撑杆和第二主支撑杆之间,所述第一副支撑杆、第二副支撑杆和第三副支撑杆安装在围栏横框和底板之间,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分别安装在第一主支撑杆和第二主支撑杆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副支撑杆、第二副支撑杆和第三副支撑杆都垂直安装在围栏横框和底板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与第一主支撑杆和第二主支撑杆为活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底板为海绵底板。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可折叠婴儿床利用多块支撑板与转轴相配合来达到折叠的效果,,折叠完成后有效的减少了婴儿床的占地空间,可更好的保存和使用婴儿床,延长了婴儿床的使用寿命,有利于婴儿的睡眠,方便将婴儿放入和拿出,安全性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结构图。

其中,围栏横框1、顶部护栏2、底板3、第一主支撑杆4、第二主支撑杆5、第一副支撑杆6、第二副支撑杆7、第三副支撑杆8、第一连接块9、第二连接块10、第一旋转轴11、第二旋转轴12、第一滚轮13、第二滚轮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一种可折叠婴儿床,其包括围栏横框1、顶部护栏2、底板3、第一主支撑杆4、第二主支撑杆5、第一副支撑杆6、第二副支撑杆7、第三副支撑杆8、第一连接块9、第二连接块10、第一旋转轴11、第二旋转轴12、第一滚轮13和第二滚轮14,顶部护栏2安装在围栏横框1上方,第一主支撑杆4通过第一连接块9与围栏横框1连接,第二主支撑杆5通过第二连接块10与围栏横框1连接,底板3安装在第一主支撑杆4和第二主支撑杆5之间,第一副支撑杆6、第二副支撑杆7和第三副支撑杆8安装在围栏横框1和底板3之间,第一滚轮13和第二滚轮14分别安装在第一主支撑杆4和第二主支撑杆5的底部。

第一副支撑杆6、第二副支撑杆7和第三副支撑杆8都垂直安装在围栏横框1和底板3之间。

第一滚轮13和第二滚轮14与第一主支撑杆4和第二主支撑杆5为活动连接。

底板3为海绵底板。

本发明可折叠婴儿床利用多块支撑板与转轴相配合来达到折叠的效果,,折叠完成后有效的减少了婴儿床的占地空间,可更好的保存和使用婴儿床,延长了婴儿床的使用寿命,有利于婴儿的睡眠,方便将婴儿放入和拿出,安全性较高。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折叠婴儿床,围栏横框、顶部护栏、底板、第一主支撑杆、第二主支撑杆、第一副支撑杆、第二副支撑杆、第三副支撑杆、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顶部护栏安装在围栏横框上方,底板安装在第一主支撑杆和第二主支撑杆之间,第一副支撑杆、第二副支撑杆和第三副支撑杆安装在围栏横框和底板之间,本发明可折叠婴儿床利用多块支撑板与转轴相配合来达到折叠的效果,折叠完成后有效的减少了婴儿床的占地空间,可更好的保存和使用婴儿床,延长了婴儿床的使用寿命,有利于婴儿的睡眠,方便将婴儿放入和拿出,安全性较高。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爱安奇婴儿用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8.31
技术公布日:2018.0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