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稳定性床及其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429941阅读:58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稳定性床及其安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家具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稳定性床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床是供人躺卧休息的家具,人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床上度过的,因此,床的舒适程度极大地影响着人的生活起居,经过了千百年的演化,现今,床已经不仅是睡觉的工具,也是家庭的装饰品之一了。

床的种类有很多,比如平板床、四柱床、双层床、沙发床等,现今最常见的就属高低屏的支架床了,其部件包括有高低屏、前后床边、床子和床板,其结构是先通过连接件将高低屏和前后床边连接安装成方形框架,再在前后床边之间放上床子,而现有成品床的前后床边上一般都事先设置好放置床子的床子托,所以床子只需卡放进床子托便可,即实现了前后床边之间床子的架设,并在床子上铺设床板,便实现了现有高低屏支架床床体的安装,该结构非常简单,安装也较为方便。然而,现有高低屏支架床床体也存在一定问题,即其结构不是特别稳固,整体性差,其基本的框架安装时因为只是拼装成方形支架,每个拼装的直角位都没有达到三点固定,所以拼装好后的床体容易产生不稳定的现象,容易发生扭曲、变形走位等,哪怕开始时安装的特别稳固,但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因为摇晃而导致各部件之间的移位松动,导致床体的偏移松散,时间越长越不牢固;同时,安装好的床体其高低屏、前后床边、床子和床板未形成一个真正的整体,而且对于安装方便的考虑,现有成品床的两端床子到高低屏还是会有一定距离的,并且床板是比床体的方形小一圈,床板在床子上是活动的,因此,当床板发生很明显的向一侧整体移动时,床板一侧会产生较大的间隙,当小朋友不小心踩上床板的边缘时,很容易就会造成床板翻转而导致踩空,从而发生意外,安全性差;另外,床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摇晃,各个部件之间很容易就会因为松动而发出吱吱吱摩擦的噪音,严重影响使用者的睡眠质量,并且,随着床体使用时间的增长,各部件螺丝的的松动程度还会日益增加,床体整体日益松散,之后哪怕轻微摇晃,床体都会发出刺耳的噪音。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稳定性床,该高稳定性床整体性好,牢固安全性高,不易发生移位松散,不存在结构的偏移和摇晃,从而不会产生噪音;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该高稳定性床的安装方法,该安装方法方便实用,安装出的床能完全达到上述相应的相关效果。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高稳定性床,包括有床低屏、床高屏、前床边、后床边、床子、三角连接码和床板,床低屏与床高屏平行设置,床低屏和床高屏的一端通过两个三角连接码分别与前床边的两端固定连接,床低屏和床高屏的另一端通过两个三角连接码分别与后床边的两端固定连接,前床边与后床边平行设置,前床边与后床边之间均匀地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床子,床子上铺设有床板,床板的四个角通过螺钉分别固定在四个三角连接码上。

优选地,床板的四个角通过自攻螺钉分别固定在四个三角连接码上。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该高稳定性床的安装方法,其过程为:通过四个三角连接码,将前床边和后床边的一端分别与床高屏的两端固定连接,将前床边和后床边的另一端分别与床低屏的两端固定连接,形成方形框架,再在前床边与后床边之间安装上床子,并在床子上铺设床板,此时床板的四角分别位于四个三角连接码上方,通过螺钉将床板的四角分别固定在四个三角连接码上,从而完成了本高稳定性床的安装。

优选地,通过自攻螺钉将床板的四角分别固定在四个三角连接码上。

工作原理:通过上述的安装方法即可完成该高稳定性床,再在床上铺上席子和床垫便可正常使用了,即通过该高稳定性床的结构组成及安装方法,即保证了床体的整体性和稳定性,提高了床体的可靠性,牢固安全性高,使其不易发生移位松散,且不会产生结构的偏移和摇晃,保证其不会产生噪音。

(3)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高稳定性床与现有技术相比,首先,该结构的床高稳定性高,其床高屏、床低屏、前床边、后床边、床子和床板形成了一个整体,并且三者之间能都形成较为稳固的三角形结构,床体上的每个部件都得到了加固,即床体框架的角部与床板的上表面形成了角码固定,提高了其整体性,从而使其不会发生偏移松散的现象,大大提高了其牢固性;其次,正因为将床体的各部件连接成了一个整体,因此避免了各部件之间的偏移和摇晃,提高了其稳定性,减少了各部件之间的摩擦,从而最大程度的消除了床体噪声产生的源头,进而避免了噪声的产生;最后,把床体连接成了一个整体,因此杜绝了当床板向一侧整体移动时,人踩上去会造成床板翻转而导致踩空的现象,从而提高了床体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高稳定性床的安装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一方面,通过该方法进行床体的安装时,方便实用,与现有安装方法相比只是增加了床板与三角连接码的安装,一个人便可单独完成,轻松便捷,保证了该方法的推广使用;另一方面,结合现有床体的构件,利用上述的三角连接码,通过该方法便可以轻松实现该高稳定性床的安装,通用性强,同时,结合该方法安装成的高稳定性床完全能够达到上述相应的相关效果,可靠性强,保证了其简单通用易于实现的同时又极大地提升了安装效果。

总体而言,该高稳定性床整体性好,牢固安全性高,不易发生移位松散,不存在结构的偏移和摇晃,从而不会产生噪音;该高稳定性床的安装方法方便实用,安装出的床能完全达到上述相应的相关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中高稳定性床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中图1的a-a剖视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床低屏,2-床高屏,3-前床边,4-后床边,5-床子,6-三角连接码,7-床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高稳定性床,请参考如图1和图2,图1为该高稳定性床的俯视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该高稳定性床包括有床低屏1、床高屏2、前床边3、后床边4、床子5、三角连接码6和床板7,床低屏1与床高屏2平行设置,床低屏1和床高屏2的一端通过两个三角连接码6分别与前床边3的两端固定连接,床低屏1和床高屏2的另一端通过两个三角连接码6分别与后床边4的两端固定连接,前床边3与后床边4平行设置,前床边3与后床边4之间均匀地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床子5,床子5上铺设有床板7,床板7的四个角通过螺钉分别固定在四个三角连接码6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床板7的四个角通过自攻螺钉分别固定在四个三角连接码6上,这样安装起来最为方便快捷,而且稳定性强。

本实施方式的高稳定性床与现有技术相比,首先,该结构的床高稳定性高,其床高屏2、床低屏1、前床边3、后床边4、床子5和床板7形成了一个整体,并且三者之间能都形成较为稳固的三角形结构,床体上的每个部件都得到了加固,即床体框架的角部与床板7的上表面形成了角码固定,提高了其整体性,从而使其不会发生偏移松散的现象,大大提高了其牢固性;其次,正因为将床体的各部件连接成了一个整体,因此避免了各部件之间的偏移和摇晃,提高了其稳定性,减少了各部件之间的摩擦,从而最大程度的消除了床体噪声产生的源头,进而避免了噪声的产生;最后,把床体连接成了一个整体,因此杜绝了当床板7向一侧整体移动时,人踩上去会造成床板7翻转而导致踩空的现象,从而提高了床体的安全性。

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上述该高稳定性床的安装方法,其过程为:通过四个三角连接码6,将前床边3和后床边4的一端分别与床高屏2的两端固定连接,将前床边3和后床边4的另一端分别与床低屏1的两端固定连接,形成方形框架,再在前床边与后床边4之间安装上床子5,并在床子5上铺设床板7,此时床板7的四角分别位于四个三角连接码6上方,通过螺钉将床板7的四角分别固定在四个三角连接码6上,从而完成了本高稳定性床的安装。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通过自攻螺钉将床板7的四角分别固定在四个三角连接码6上,这样安装起来最为方便快捷,而且稳定性强。

工作原理:通过上述的安装方法即可完成该高稳定性床,再在床上铺上席子和床垫便可正常使用了,即通过该高稳定性床的结构组成及安装方法,即保证了床体的整体性和稳定性,提高了床体的可靠性,牢固安全性高,使其不易发生移位松散,且不会产生结构的偏移和摇晃,保证其不会产生噪音。

本实施方式的高稳定性床的安装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一方面,通过该方法进行床体的安装时,方便实用,与现有安装方法相比只是增加了床板与三角连接码6的安装,一个人便可单独完成,轻松便捷,保证了该方法的推广使用;另一方面,结合现有床体的构件,利用上述的三角连接码6,通过该方法便可以轻松实现该高稳定性床的安装,通用性强,同时,结合该方法安装成的高稳定性床完全能够达到上述相应的相关效果,可靠性强,保证了其简单通用易于实现的同时又极大地提升了安装效果。

总体而言,该高稳定性床整体性好,牢固安全性高,不易发生移位松散,不存在结构的偏移和摇晃,从而不会产生噪音;该高稳定性床的安装方法方便实用,安装出的床能完全达到上述相应的相关效果。

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主要技术特征和基本原理及相关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构思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