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性能内开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12501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幕墙上的内开窗结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性能内开窗。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常规内开窗因其自身结构形状,水密性能不高,导致工程中常常漏水;用在幕墙上时,更是无法通过幕墙的水密性能检测,因为通过检测试验发现,常规内开窗水密性只能做到300pa以内,而中国绝大多数工程,幕墙水密性能要求在三级以上,幕墙开启窗三级水密性为500pa,故现有内开窗系统无法满足大多数幕墙工程的需求,只能满足水密性能300pa以内的门窗工程。常规内开窗排水结构特点为室外侧高,室内侧低,易于漏水,其水密性能主要通过胶条来实现,然而在现有的工艺条件下,水密胶条与窗扇的搭接并不可靠,当内外气压差达到300pa以上,水将会翻过胶条,流入下框料室内侧,从而导致漏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性能内开窗,解决了内开窗结构水密性差,易漏水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高性能内开窗,包括窗框、窗扇、水密胶条、夹胶玻璃和披水条;夹胶玻璃固定在所述窗扇上,所述窗扇与窗框对接后其内部形成一个内腔;所述水密胶条的底端固定在窗框上,其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窗扇上;在窗扇与窗框的对接处还设有与内腔连通的流水进口;在所述内腔中设有所述水密胶条将内腔分为两个独立腔室;在流水进口同侧的腔室底部还设流水出口;所述在流水进口异侧的腔室中还设有蓄水槽;所述蓄水槽与流水出口相连通。

优选的是,所述水密胶条固定在窗框上的凸起卡槽上;所述蓄水槽与流水出口分别位于凸起卡槽的两侧;所述凸起卡槽的底部设有连通蓄水槽与流水出口的排水槽;所述蓄水槽的高度高于流水出口的高度。

优选的是,所述流水出口外还设有所述排水孔盖;所述窗框与窗扇的对接处设有密封胶条;所述流水进口处也设有密封胶条。

优选的是,所述流水进口外还设有遮挡雨水的披水条;所述披水条通过自攻螺钉固定在窗扇上。

优选的是,所述夹胶玻璃与窗扇之间还设有玻璃垫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高性能内开窗,主要用于对水密性能要求较高的内开窗以及幕墙用内开窗。经过检测,其水密性能△p≥1000pa,达到幕墙水密性能最高级五级。该结构结束高性能幕墙无法使用内开窗系统的现状,给建筑设计提供了更多选择,同时内开窗比外开窗更为安全,高层建筑可广泛应用,对高层建筑的设计拓宽了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高性能内开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窗框;2、窗扇;3、水密胶条;4、夹胶玻璃;5、披水条;6、流水进口;7、流水出口;8、蓄水槽;9、排水槽;10、排水孔盖;11、密封胶条;12、玻璃垫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附图1,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高性能内开窗,包括窗框1、窗扇2、水密胶条3、夹胶玻璃4和披水条5;夹胶玻璃4固定在所述窗扇2上,所述窗扇2与窗框1对接后其内部形成一个内腔;所述水密胶条3的底端固定在窗框1上,其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窗扇2上;在窗扇2与窗框1的对接处还设有与内腔连通的流水进口6;在所述内腔中设有所述水密胶条将内腔分为两个独立腔室;在流水进口6同侧的腔室底部还设流水出口7;所述在流水进口6异侧的腔室中还设有蓄水槽8;所述蓄水槽8与流水出口7相连通。水密胶条3固定在窗框1上的凸起卡槽上;所述蓄水槽8与流水出口7分别位于凸起卡槽的两侧;所述凸起卡槽的底部设有连通蓄水槽8与流水出口7的排水槽9,蓄水槽8的高度高于流水出口7的高度。所述流水出口7外还设有所述排水孔盖10;所述窗框1与窗扇2的对接处设有密封胶条11;所述流水进口6处也设有密封胶条11。所述流水进口6外还设有遮挡雨水的披水条5;所述披水条5通过自攻螺钉固定在窗扇2上。所述夹胶玻璃4与窗扇2之间还设有玻璃垫块12。

在水密胶条内侧设置了蓄水槽,在水密胶条下方增加排水槽,以便与进入蓄水槽的积水顺畅排出。在外侧有雨水及内腔与室外有稍微气压压差的条件下,雨水将会有部分进入内腔,并流入底部通过流水出口排出室外;当水密胶条两侧腔室的气压压差超过300pa时,将会有部分水翻过水密胶条,流入蓄水槽;蓄水槽中的水通过水密胶条下方的排水槽排到流水出口,并排出室外。同时,因为水密胶条下方的排水槽设计,从水密胶条两侧腔室内外连通,消除了两个腔室的气压压差,极大减少了腔室的进水量。为了防止雨水从排水槽倒灌入蓄水槽,将排水槽错位设计,增加流水行程,从而有效解决了雨水倒灌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一种高性能内开窗,涉及建筑幕墙上的内开窗结构领域,包括窗框、窗扇、水密胶条、夹胶玻璃和披水条;夹胶玻璃固定在所述窗扇上,所述窗扇与窗框对接后其内部形成一个内腔;所述水密胶条的底端固定在窗框上,其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窗扇上;在窗扇与窗框的对接处还设有与内腔连通的流水进口;在所述内腔中设有所述水密胶条将内腔分为两个独立腔室;在流水进口同侧的腔室底部还设流水出口;所述在流水进口异侧的腔室中还设有蓄水槽;所述蓄水槽与流水出口相连通。

技术研发人员:季朝祥;刘君;钱卫东;陶永朝;卜强强;李成金;羌林峰;黄太飞;刘东亮;陶志飞;史传香;潘永佳;潘佳伟;吴世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金螳螂幕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0.25
技术公布日:2018.0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