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压力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13760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为烹饪器具,一种安全压力锅。



背景技术:

压力锅从发明到现在已过去300多年了,和压力锅与生俱来的安全问题至今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压力锅爆炸损毁财物、伤人、甚至死人事件在全世界范围内从未间断过,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根据媒体报道的极不完全计录,2008年至2016年间,部分地区发生的压力锅爆炸事件184起,死亡13人,受伤95人,其中重伤(重度烫伤、重度烧伤、严重毁容、头被重击、颅脑损伤、眼球炸裂、炸瞎眼睛、粉碎性骨折、断手、断指、断腿、跟腱断裂、脾脏破裂、大伤口、骨头外露的等)54人,财产损失不计其数。农村和边远地区的、消息闭塞没有报道的,以及之前发生的、国外发生的,还不知道有多少!在我国,压力锅的专利有6400多项,安全压力锅有60多项,但至今没有看到一个成功的产品上市。

其根本原因是现有压力锅的限压阀和安全阀泄汽孔的孔径太小,极易堵塞,以至引发爆炸。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消除压力锅的安全隐患,提供一种防爆的安全压力锅。

本安全压力锅包括锅体、锅盖、限压阀、密封圈和旋合式开盖合盖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密封圈联结弹性体,密封圈在锅内汽压的作用下,移动或转动,锅内汽压作用于密封圈上,继而作用于弹性体上,密封圈的动作由弹性体所控制。

弹性体加有预置力或预置扭矩,其值等于锅内汽压为安全压力(例如100kpa)时,蒸汽对密封圈的压力或扭矩。因此,在锅内汽压低于安全压力时,密封圈不会动作,保持其密封作用。但当锅内汽压超过安全压力时,锅内蒸汽对密封圈的压力或扭矩大于弹性体的预置值,至使密封圈发生移动或转动,密封圈与锅体锅盖之间产生间隙,蒸汽外泄,锅内汽压降低,从而保证压力锅不至发生爆炸的危险。锅内汽压降低后,弹性体的预置力或预置扭矩大于蒸汽对密封圈的压力或扭矩,于是密封圈在弹性体的作用下,又恢复到初始位置,继续其烹饪过程。

锅盖边沿与锅体边沿制作成旋合式开盖合盖结构,锅盖和锅体的锅齿为圆柱形螺纹。

锅体、锅盖、弹性体及其支撑结构、泄汽通道,要根据密封圈的位置和形状、动作方式、可靠性和便利性进行设计,其结构型式多种多样,附图所示只是个例。

所述弹性体的变形特性包括渐变型和突变型。所述渐变型弹性体,是在锅内汽压超过安全压力时,弹性体的变形是随汽压的升高而逐渐加大的,密封圈与锅体锅盖之间的间隙是逐渐加大的,蒸汽的泄放也是逐渐加大的。所述突变型弹性体,是在锅内汽压超过安全压力的瞬间,能发生最大变形,密封圈与锅体锅盖之间的间隙也立即增至最大,锅内蒸汽迅速大量外泄,这样就排除了小泄汽通道仍存在堵塞的可能性,防爆效果更好、更可靠,从而更安全。

弹性体可以由若干小弹性体、即单体所组成,这时使用平衡圈联结各单体,联动各单体的动作,用以平衡各单体的变形,这样可使整个弹性体的周边同步变形,弹性体和密封圈移动顺畅,不至受阻,可使锅盖周边均衡泄汽,还可降低噪音。

由于锅盖和锅体的锅齿为圆柱形螺纹,有几度的螺纹升角,当合盖不到位时(上下手柄不重合),密封圈与锅体或锅盖之间就有间隙,而且位置偏差越大,此间隙也越大,锅内蒸汽外泄,不能加压烹饪,保证了合盖的安全性。在开盖过程中,密封圈与锅体或锅盖之间的间隙是逐渐加大的,在锅盖和锅体的锅齿脱离接触之前,此间隙已经很大了,锅内蒸汽已大量外泄,从而保证了开盖的安全性。

本安全压力锅的优点是:本安全压力锅安全装置的动作完全自主自动完成,不需用电,不需外部动力,不受外界干扰,切实可行,稳定可靠,可以有效消除压力锅的安全隐患。

本压力锅保留了传统的重锤式限压阀,继续发扬其简单便捷的优点,当汽压在安全压力(例如100kpa)以下时,其烹饪过程和传统压力锅完全一样。只有当限压阀的阀孔被堵塞后,并且汽压超过安全压力时,安全装置才会动作,发挥其防爆的功能。

本安全压力锅的安全装置结构简单,容易制作,造价低。

本安全压力锅可以使用各种能源,有电无电、室内室外、高原平地不受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密封圈可上移的安全压力锅结构剖面和正常烹饪时的示意图;

图2为密封圈可上移的安全压力锅在安全汽压以上泄汽时的示意图;

图3为密封圈可外移的安全压力锅结构剖面和正常烹饪时的示意图;

图4为密封圈可外移的安全压力锅在安全汽压以上泄汽时的示意图;

图5为密封圈可上移的实施例1结构剖面和正常烹饪时的示意图;

图6为密封圈可上移的实施例1在安全汽压以上泄汽时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1的压缩弹簧的一种安装方式和正常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1在安全汽压以上时压缩弹簧最大变形后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1采用的另一种弹簧支撑型式。

图10为密封圈可上移的实施例2结构剖面和正常烹饪时的示意图;

图11为密封圈可上移的实施例2在安全汽压以上泄汽时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2的突变型扭转弹簧在正常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a向视图。

图14为实施例2的扭转弹簧在安全汽压以上时最大变形后的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1的密封圈托示意图;

图16为实施例2的密封圈托示意图;

图17为实施例2的平衡圈示意图;

图18为密封圈可外移的实施例3结构剖面和正常烹饪时的示意图;

图19为密封圈可外移的实施例3在安全汽压以上泄汽时的示意图;

图20为密封圈可外移的实施例4结构剖面和正常烹饪时的示意图;

图21为密封圈可外移的实施例4在安全汽压以上泄汽时的示意图;

图22为密封圈可外移的实施例5结构剖面和正常烹饪时的示意图;

图23为密封圈可外移的实施例5在安全汽压以上泄汽时的示意图;

图24为安全压力锅锅盖锅齿的形状和位置示意图;

图25为安全压力锅锅体锅齿的形状和位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锅体;2-锅盖;3-限压阀;4-密封圈;5-弹性体;6-密封圈托

7-弹簧支撑件;8-压缩弹簧;9-平衡圈;10-扭转弹簧;

11-拉伸弹簧;12-锅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5、图6为密封圈可上移、弹性体采用渐变型圆柱、圆锥螺旋压缩弹性的实施例。

密封圈4的上方配置有密封圈托6,密封圈托6上固定了若干弹簧支撑件7,弹簧支撑件7可以上下伸缩,弹簧支撑件7上装有压缩弹簧8,弹簧8当然可采用其他适用弹簧。

图7为螺旋压缩弹簧的一种安装方式和正常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8为在安全汽压以上时压缩弹簧发生最大变形后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1采用的另一种弹簧支撑型式,弹簧的支撑件有许多种,不能一一列举。

本实施例的弹簧变形特性是渐变型的,当锅内汽压超过安全压

力时,弹簧8的变形,也即密封圈4与锅体1之间的间隙是随锅内汽压的升高而逐渐加大的。

实施例2:

图10和图11为密封圈可上移,弹性体采用突变型扭转弹簧的实施例。

密封圈4的上方配置有密封圈托6,密封圈托6上装置有若干扭转弹簧10和平衡圈9。扭转弹簧10的芯轴固定于密封圈托6上。所述平衡圈9在扭转弹簧10端孔的对应位置上钻有孔,孔中固定螺栓,螺栓穿过扭转弹簧10的端孔。

图12为实施例2的突变型扭转弹簧在正常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a向视图。

扭转弹簧10加有预置扭矩,有预置扭转角。设锅内汽压为安全压力(例如100kpa)时,每只扭转弹簧承受的蒸汽压力为p,那么扭转弹簧的预置扭矩为ap(a为p对扭转弹簧的力距),所以当锅内汽压低于安全压力时,扭转弹簧10不会再发生扭转变形,密封圈4不会发生位移,蒸汽不能外泄。

图14为实施例2的扭转弹簧在安全汽压以上时最大变形的示意图

当锅内汽压超过安全压力(比如100kpa)时,开始泄汽,但在锅内汽压来不及降低的瞬间,因为扭转弹簧10的扭矩远小于汽压所施加的扭矩(由设计决定),扭转弹簧10将发生最大扭转变形,扭矩增至最大值bp,它是预置扭矩的b/a倍,扭转弹簧10的扭转角增至最大,密封圈托6和密封圈4移动到终点,至使密封圈4与锅体1边沿之间的间隙也打开到最大,这样就排除了小泄汽通道仍存在堵塞的可能性,锅内蒸汽迅速大量外泄,这样防爆效果更好,更加可靠。

图17为实施例2的平衡圈详图。

由于平衡圈9将所有扭转弹簧10的端孔都联结在一起,这就能联动所有扭转弹簧端口的动作,平衡各弹簧的变形。即使各弹簧的性能参数有点差异,汽压p不尽相等,也能使得各弹簧同步发生扭转变形,密封圈托6和密封圈4的周边同步产生位移,密封圈4与锅体1之间各处的间隙也基本相等,不至因一边高、另一边低,而发生移动受阻、不顺畅的现象,使得锅盖周边能均衡放汽,还能降低噪音。

当锅内汽压降低至安全压力以下时,在扭转弹簧10的弹力作用下,迫使密封圈4与锅体1的边沿紧贴,又恢复到初始状态,继续烹饪过程。

实施例3:

图18和图19是密封圈可外移(朝锅体外移),弹性体采用渐变型拉伸弹簧的实施例。

密封圈4放置在锅体1锅盖2的边沿,其外侧配置若干拉伸弹簧圈11(弹簧圈也可置于密封圈里),弹簧圈的两端在连接之前,圈内要放置适当数量的短圆柱(也可使用其他支撑件),将弹簧圈撑起,使拉伸弹簧圈产生预置的内拉力,此拉力所产生的对内压力,等于锅内汽压为安全压力(例如100kpa)时,蒸汽对密封圈的压力。因为弹簧圈内支撑件的支撑作用,在无汽压时,弹簧圈对密封圈没有压力,密封圈和弹簧圈可以很方便的装拆。

因为拉伸弹簧圈有预置内拉力,所以当锅内汽压低于安全压力(例如100kpa)时,密封圈不会外移,蒸汽不能外泄。但当锅内汽压高于安全压力时,密封圈会外移,而且汽压越高,外移量越大,蒸汽外泄。当汽压降低后,密封圈在弹簧圈的作用下又恢复到初始位置,继续烹饪。

此实施例结构最为简单,是其显著优点。但密封圈在安全汽压以上时要受到拉伸,当密封圈的伸长率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时,是完全好用的,何况,压力锅泄汽时,并不需要很大的缝隙。

实施例4:

图20和图21是密封圈可外移,弹性体采用渐变型拉伸弹簧的另一个实施例。

本实施例采用2只密封圈,1只和传统密封圈完全一样,另一只才是用于防爆的,它与实施例3也是一样的,只是将泄汽通道放置在锅盖上(锅盖上开有若干泄汽孔),其动作原理与实施例3完全相同。本实施例的锅盖高了一些,其优点是锅体和锅盖的受力状况要好很多,其边沿的挠度要小很多。

实施例5:

图22和图23是密封圈可外移,弹性体采用渐变型拉伸弹簧的又一个实施例。

其泄汽通道开在锅盖上(锅盖周围开了若干泄汽孔),密封圈4复盖在通道口上,拉伸弹簧圈11压在密封圈4上(也可置于密封圈里),拉伸弹簧11加有预置内拉力,但弹簧圈内没有放置支撑件,因此,密封圈对锅盖的泄汽通道口有压力,其值的大小,等于锅内汽压为安全压力(例如100kpa)时,蒸汽对密封圈的压力。所以当锅内汽压低于安全压力时,蒸汽不能外泄,但当锅内汽压超过安全压力时,蒸汽会外泄,而且锅内汽压越高,泄汽量会越大。

密封圈可旋转的例子也有不少,因结构较复杂,不是优选方式,所以未展示。

安全压力锅的实施例很多,不能全部提供,结构形式多种多样,各有优劣。实施例2的防爆效果最好,但其结构也较为复杂,实施例3的防爆效果较好、且结构最简单,可以根据需要和生产条件进行选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