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吸尘器及吸口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07971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电动吸尘器及吸口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动吸尘器及吸口部。



背景技术:

已知在吸口体设有将旋转刷马达的驱动力经由减速机构传递至旋转刷的结构的电动吸尘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17901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既确保减速比又将吸口体(吸口部)、电动吸尘器形成为小型的方面上,专利文献1具有改善的余地。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鉴于上述问题而做成的第一发明是电动吸尘器,具有:收纳在水平方向上具有旋转轴的旋转刷的吸口部;以及经由减速机构向上述旋转刷传递驱动力的旋转刷马达,上述电动吸尘器的特征在于,上述旋转刷马达配置于上述旋转刷的旋转轴的斜上方,上述旋转刷马达的下端部位于比上述吸口部的上表面的上端靠下方。

另外,鉴于上述问题而做成的第二发明是吸口部,具有:能够收纳在水平方向上具有旋转轴的旋转刷的空间;能够收纳减速机构的空间;吸引口;马达载置部;以及辅助轮,上述吸口部的特征在于,能够收纳上述减速机构的空间设于能够收纳上述旋转刷的空间和上述辅助轮之间,上述马达载置部相对于上述吸引口设于能够收纳上述减速机构的空间侧,上述吸引口及上述马达载置部位于能够收纳上述旋转刷的空间的径向外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的自走式电动吸尘器的立体图。

图2是卸下了实施方式1的自走式电动吸尘器的上壳体和集尘盒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实施方式1的自走式电动吸尘器的仰视图。

图4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5是实施方式1的减速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实施方式1的减速机构的(a)立体图、(b)侧视图。

图7是实施方式1的自走式电动吸尘器的吸口部、尘埃传感器单元以及集尘盒的立体图。

图8是实施方式1的自走式电动吸尘器的吸口部、尘埃传感器单元以及集尘盒的分解图。

图9是实施方式1的自走式电动吸尘器的尘埃传感器单元的主视图。

图10是卸下了实施方式1的集尘盒的状态的自走式电动吸尘器的立体图。

图11是图7的b-b剖视图。

图12是沿实施方式1的旋转刷的中心轴且被垂直于前后方向的剖面切断后的旋转刷及减速机构的剖视图。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自走式电动吸尘器的控制装置、及与控制装置连接的设备的结构图。

图14是实施方式1的旋转刷14的立体图。

图中:

1—自走式电动吸尘器,11—主体,111—上壳体,112—下壳体,1121—边刷安装部,1122—辅助轮安装部,1126—排气口,1127—缓冲器架,1128—安装爪卡定部,113—吸口部,1131—吸引口,1132—马达载置部,1133—旋转刷马达,1134—上表面,1135—辅助轮,114—驱动机构容纳部,1141—支架(悬架),1142—驱动轮减速机构,115—电池容纳部,116—驱动轮,1161—行驶马达,117—前方盖,118—气密部件,12—尘埃传感器单元,121—框,122—发光部,1221—发光元件,123—受光部,1232—受光元件,124—紧贴部件,125—配线,126—连接器,127—基板,13—刮板式刷,14—旋转刷,15—边刷,151—边刷座,152—边刷马达,16—电动鼓风机,161—立体格子,162—凹部,163—弹性体,164—吸引口,165—后表面(吸引侧面),17—辅助轮,18—缓冲器,19—充电电池,2—控制装置,21—控制基板,210—传感器类(测距传感器),211—传感器类(地面用测距传感器),3—减速机构,31—轴,311—马达轴,312—转接轴,313—离合器,314—张紧轴,32—同步带,321—第一带,322—第二带,3211—第一输入侧滑轮,3212—第一输出侧滑轮,3221—第二输入侧滑轮,3222—第二输出侧滑轮,33—张紧滑轮,34—罩体,4—集尘盒,41—主积存室,42—管道,421—直立部,43—把手,44—逆止阀,45—盖,46—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对相同的结构单元标注相同的符号,不反复进行相同的说明。本发明的各种结构单元无需一定由一个部件构成,例如,允许一个结构单元由多个部件构成,多个结构单元由一个部件构成,或者机构单元的一部分和其它结构单元的一部分互相重复。

此外,自走式电动吸尘器1(参照图1)行进的朝向中,将自走式电动吸尘器1常规行进的方向设为前方,将与重力方向相反的方向设为上方,将驱动轮116(参照图3)对置的方向设为左方及右方。即,如图1等所示地定义前后、上下、左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自走式电动吸尘器1的前方侧安装有边刷15。

<实施方式1>

[自走式电动吸尘器1]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自走式电动吸尘器1的立体图。

自走式电动吸尘器1是在清扫区域(例如,室内)一边主动移动,一边清扫的吸尘器。自走式电动吸尘器1具备主体11,主体11构成为包括作为上壁(及一部分侧壁)的上壳体111、作为底壁(及一部分壁)的下壳体112、以及设置于前部的缓冲器18。在上壳体111配置有开关片22、作为用户对自走式电动吸尘器1的控制部2施加指令的操作按钮的圆形操作按钮221及环形操作按钮222。

另外,在自走式电动吸尘器1的后上方侧设有集尘盒4。本实施方式的自走式电动吸尘器1通过控制装置2的运算处理使驱动轮116自主驱动进行清扫,但是也可以通过遥控等接受用户的指令而进行驱动。

[下壳体112]

图2是卸下了上壳体111和集尘盒4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自走式电动吸尘器1的仰视图,图4是用图1的a-a线切断的剖视图,图7是吸口部113、尘埃传感器单元12以及集尘盒4的立体图。

下壳体112是薄型的圆板状的部件,安装有容纳驱动机构的驱动机构容纳部114、边刷安装部1121、行驶马达1161、旋转刷马达1133、电动鼓风机16、充电电池19、收纳充电电池19的电池容纳部115(参照图4)、控制装置2、以及吸口部113,上述驱动机构构成为包括驱动轮116、行驶马达1161、支架1141、以及驱动轮减速机构1142。

下壳体112具有设于侧面的下端侧、优选包括下端且设于侧面整周或大致整周的缓冲器架1127。缓冲器架1127由比形成侧面的其它部分的部件柔软的材料形成,例如,能够采用弹性体等树脂材料。另外,缓冲器架1127突出至比侧面的其它部分、例如缓冲器18靠外周侧。由此,即使自走式电动吸尘器1与家具等碰撞,也能够抑制家具等损坏。

(自走式电动吸尘器1的平衡)

设于主体11内的部件中重量比较重的是充电电池19及电动鼓风机16。大多情况下,充电电池19比电动鼓风机16更重。为了取得本实施方式的主体11的重量平衡,首先,电动鼓风机16被设于下壳体112的大致中央,充电电池19被设于前侧。

在此,在下壳体112的比中心靠后侧设有收纳有旋转刷14的吸口部113、刮板式刷13。电动鼓风机16位于中央侧(两个驱动轮116之间),充电电池19位于前侧,因此优选在后侧设置重量物来取得平衡。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刮板式刷13的内周通过粘贴等固定有配重(未图示)。由此,能够有效地灵活运用被称为刮板式刷13内的死区。

[驱动机构容纳部114]

容纳于图3等所示的驱动机构容纳部114的驱动机构是将驱动轮116支撑于主体11的机构。驱动机构包括行驶马达1161、从左右内侧支撑驱动轮116的支架1141、以及驱动轮减速机构1142。支架1141设于两个驱动轮116之间,是一端连接于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转动轴且另一端连接于驱动轮116的部件,是通过绕转动轴的转动而能够使驱动轮116分别转动的部件。

[电池容纳部115]

如图4等所示,电池容纳部115是在内部容纳充电电池19的空间,位于比下壳体112的中心靠前侧。电池容纳部115为了更换充电电池19而构成为具有向下的开口。此外,在电池容纳部115的左右形成有安装边刷15的边刷安装部1121。

[驱动轮116]

如图3等所示,驱动轮116分别是经由各自的驱动轮减速机构1142而承受各自的行驶马达1161的驱动力的部件。由此,通过驱动轮116自身旋转,能够使主体11前进、后退、转弯。驱动轮116配置于左右两侧。

[前方盖117]

前方盖117是将形成于下壳体112前端侧的电池容纳部115的开口从下壳体112的下表面堵塞的大致长方形状的部件。另外,前方盖117在下壳体112的中心侧附近具备安装辅助轮17的圆形的辅助轮安装部1122。

[缓冲器18]

缓冲器18设置为根据从外部作用的按压力能够在前后方向、优选还能够在左右方向上移动。缓冲器18利用左右一对缓冲器弹簧(省略图示)向前方向施力。当来自障碍物的阻力经由缓冲器18作用于缓冲器弹簧时,缓冲器弹簧变形,一边对缓冲器18向前方向施力,一边允许缓冲器18后退。当缓冲器18远离障碍物而阻力消除时,缓冲器18利用缓冲器弹簧的作用力返回原来的位置。顺便说一下,缓冲器18的后退(也就是,与障碍物的接触)通过缓冲器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探测,该探测结果输入控制装置2。缓冲器18的位移量根据障碍物等的接触位置而不同,因此,也能够探测障碍物等相对于主体11的位置。

[刮板式刷13]

刮板式刷13是在表面的一部分或者大致全部具备植毛,且在与后述的旋转刷14大致平行的方向上具有轴的刷,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与地面的接触,从动旋转或转动。在转动的情况下,通过设置限位件等来限制转动范围。刮板式刷13的植毛的位置优选在地毯上进行清扫的情况下,与地毯的毛重叠。因此,刮板式刷13能够从地毯表面以刮出的方式回收尘埃。

对于刮板式刷13,在设置限位件并以转动的形态使用的情况下,能够在地面持续接触规定的区域,并将尘埃刮出。此时,刮板式刷13中成为持续接触地面的区域优选为平坦的形状。即,刮板式刷13的形状在轴向视野中,优选为将圆筒形状中的一部分置换成平坦的平面而成的形状(例如,将圆的一部分用弦切除后的形状、大致半月形状)。

[旋转刷14]

图14是旋转刷14的立体图。旋转刷14配置为与通过驱动轮116的旋转中心的轴(左右方向)大致平行(图3参照)。旋转刷14是在水平方向(本实施方式中,左右方向)上具有旋转轴的圆筒形,能够旋转地支撑于吸口部113。旋转刷14从旋转刷马达1133(参照图2)承受驱动力而旋转驱动。旋转刷14具备从经由减速机构3传递旋转刷马达1133的驱动力的轴部141的外周面沿法线反向突出的多个植毛142。旋转刷14的植毛142具备长度不同的植毛、硬度不同的植毛等多种植毛,各植毛相对于旋转轴呈螺旋状地以形成列的方式配设。

[吸口部113]

图8是吸口部113、尘埃传感器单元12以及集尘盒4的分解立体图,图9是尘埃传感器单元12的主视图。

吸口部113由容纳旋转刷14的空间形成与集尘盒4连通的吸引口1131,并且是容纳刮板式刷13、旋转刷14的部件。旋转刷14向使地面侧从前方朝向后方的方向(图4中,ω方向)旋转。在吸口部113安装有旋转刷马达1133及减速机构3,旋转刷马达1133载置于旋转刷14的轴部141的斜上方且马达载置部1132上。具体而言,作为旋转刷马达1133,例如能够使用无刷马达,且配置于从吸引口1131到集尘盒4内的路程的侧方。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吸引口1131经由框121连接有管道42,旋转刷马达1133位于吸引口1131、框121、管道42的侧方。

另外,马达载置部1132位于比吸口部113的上表面1134的上端靠下方。在此所谓的上表面1134是形成指吸口部113的面中一方侧与旋转刷14对置的面的另一方侧。

由此,能够将旋转刷马达1133的下端位置配置于比上表面113的上端靠下方的位置,将旋转刷马达1133的大致全部或全部配置于旋转刷14的径向外侧且轴向内侧,因此能够形成抑制了高度、宽度的结构。

吸引口1131的上游侧(旋转刷14侧)是收纳旋转刷14的空间。当考虑配置有旋转刷14的区域时,在旋转刷14的轴向上,旋转刷14的尺寸比吸引口1131的尺寸大。另外,在旋转刷14的轴向上,在吸口部113的尺寸内配置有吸引口1131及旋转刷马达1133,并且吸引口1131的端部及旋转刷马达1133的端部分离。由此,能够使旋转刷马达1133位于吸引口1131、框121、管道42的侧方,因此能够小型地构成。

另外,如图3所例示,吸口部113具有辅助轮1135,辅助轮1135设置于驱动轮116各自的后方侧。

后述的减速机构3在左右方向上设置于辅助轮1135和旋转刷14之间。由此,在吸口部113中,能够有效地利用辅助轮1135以及旋转刷14之间的空间,能够小型地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被电动鼓风机16的负压吸入的空气依次通过吸引口1131、尘埃传感器单元12、集尘盒4的管道42及主积存室41、集尘过滤器46、电动鼓风机16、以及排气口1126。该空气多含有尘埃,且被集尘过滤器46遮挡而收集至集尘盒4内。以下,将与吸引口1131及尘埃传感器单元12的框121大致垂直的方向(框121的主视方向)称为主方向。此外,排气口1126设于下壳体112,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两个驱动轮116之间具有六个。

本实施方式的吸口部113不具有从吸引口1131向主方向延伸的部分,但是,也可以具有例如如后述的集尘盒4的管道42那样在主方向上延伸且与吸口部113一体的吸口部管道。该情况下,吸口部管道、尘埃传感器单元12以及管道42包围从吸引口1131到集尘盒4内的路程。对于这一点,如后述地,从提高集尘盒4的容积的观点出发,优选该路程中管道42的长度(例如主方向长度)比吸口部管道的长度(例如主方向长度)、框121的长度(例如主方向长度)长。

[尘埃传感器单元12]

尘埃传感器单元12配置于吸口部113与集尘盒4之间。

尘埃传感器单元12具有框121、设于框121并彼此对置的发光部122及受光部123、安装于框121的集尘盒4侧的紧贴部件124、以及基板127。尘埃传感器单元12与吸口部113及集尘盒4作为独立部件而形成,使框121接触吸口部113,并在该状态下进行安装,从而能够同时安装发光部122、受光部123、连接器126以及紧贴部件124。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尘埃传感器单元12装配性优异。

[减速机构3]

图5是减速机构3的分解立体图,图6(a)是减速机构3的立体图,图6(b)是减速机构3的侧视图,图12是沿旋转刷14的中心轴用垂直于前后方向的剖面切断后的旋转刷14及减速机构3的剖视图。

作为减速机构3的旋转轴即轴31,具有:与旋转刷马达1133连接的马达轴311;与第二级的滑轮连接的转接轴312;与旋转刷14的轴部141连接的离合器313;以及位于第一级及第二级的滑轮之间的张紧轴314。

另外,作为同步带32,具有第一带321和第二带322,第一带321啮合于绕马达轴311的滑轮3211和绕转接轴312的滑轮中直径较大的滑轮3212,第二带322啮合于绕转接轴312的滑轮中直径较小的滑轮3221和绕离合器313的滑轮3222。离合器313的一端侧是与轴部141的五边形嵌合的凹部,另一端侧是具有滑轮3222的部分。离合器313中滑轮3222的轴向端部相比滑轮3222的直径为大径。由此,降低了第二带322脱落的问题。

第一带321及第二带322均啮合于绕转接轴312的滑轮的某一个,但是第一带321从此处向第一方向(本实施方式中,前后方向)延伸,第二带322从此处向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本实施方式中,上下方向)延伸。即,第一带321及第二带322配置成大致l字型。

在此,对于滑轮,将绕马达轴311的滑轮称为第一输入侧滑轮3211,将绕转接轴312的滑轮中直径较大的滑轮称为第一输出侧滑轮3212,将直径较小的滑轮称为第二输入侧滑轮3221,将绕离合器313的滑轮称为第二输出侧滑轮3222。另外,将绕张紧轴314的滑轮称为张紧滑轮33。

减速机构3将这些滑轮及同步带收纳于罩体34内。

第一输入侧滑轮3211的直径及齿数比第一输出侧滑轮3212的直径及齿数小并少。

第一输出侧滑轮3212的直径及齿数比第二输入侧滑轮3221的直径及齿数大并多。

第二输入侧滑轮3221的直径及齿数比第二输出侧滑轮3222的直径及齿数小并少。

这四个滑轮中,第一输出侧滑轮3212的直径及齿数最大并最多。

另外,如上所述,第一输出侧滑轮3212及第二输入侧滑轮3221是绕同一旋转轴即转接轴312的滑轮。因此,减速机构3构成为通过具有第一输入侧滑轮3211、第一输出侧滑轮3212、以及第一带321的第一减速部、和具有第二输入侧滑轮3221、第二输出侧滑轮3222、以及第二带322的第二减速部减速。

马达轴311及转接轴312在大致水平方向上分离配置,转接轴312及离合器313在大致铅垂方向上分离配置。

相对铅垂方向,马达轴311相比转接轴312配置于向一方侧(本实施方式中,铅垂下侧)位移后的位置。由此,能够将旋转刷马达1133配置于更下侧,能够降低自走式电动吸尘器1(在应用于所谓的卧式电动吸尘器等的情况下,吸口体)的高度。该情况下,第一带321的铅垂上侧部分从滑轮“悬浮”的可能性变大,因此,为了对此进行抑制,相比转接轴312,在另一侧(本实施方式中,铅垂上侧)配置张紧滑轮33。相对铅垂方向,通过第一带321配置成通过马达轴311及张紧轴314之间且通过转接轴312及张紧轴314之间,从而抑制了第一带321“悬浮”。张紧滑轮33可以具有齿,也可以不具有齿。

罩体34在第二输入侧滑轮3221及第二输出侧滑轮3222之间具有与吸口部113的上表面1135接触的接触部341。旋转刷马达1133多比减速机构3重量大。因此,当在本实施方式这样的大致l字型的减速机构3的端部连接旋转刷马达1133时,容易破坏平衡。因此,将旋转刷马达1133用马达载置部1132支撑,并且隔着转接轴312,在旋转刷马达1133连接的马达轴311的相反侧设置接触部341,从而能够稳定地配置减速机构3。

[集尘盒4]

图11是图7的b-b剖视图。

集尘盒4是积存从地面经由吸引口1131(吸口部113)吸入的尘埃的容器。集尘盒4具备:形成于吸引口1131侧的管道42;主要积存所回收的尘埃的主积存室41;能够将所积存的尘埃从过滤器46侧(上方侧)取出的盖45;通过转动而能够开闭主积存室77下方侧(管道42侧)的开口的逆止阀44;以及能够折叠的把手43。从主体11的斜上向斜下安装集尘盒4。

逆止阀44具有能够堵塞作为管道42的另一端的开口的主面及向使主面转动的方向施力的施力部。

施力部是向使主面堵塞开口的方向对逆止阀44施力的部件,能够使用各种公知的部件,例如能够使用弹簧。因此,在外力不作用的状态下,逆止阀44堵塞管道42的另一端。

通过伴随向主体11装配集尘盒4的集尘盒4向下方的移动,逆止阀44与自走式电动吸尘器1的一部分接触及滑动,在使主面开放开口的方向上受力。由此,逆止阀44抵抗施力部的作用力,将管道42的另一端开放。

在集尘盒4被装配于主体11的状态下,逆止阀44收纳于旋转刷14的上侧。当将集尘盒4从主体11拆卸时,逆止阀44因施力部的作用力而转动,堵塞管道42侧另一端的开口。由此,即使在管道42内积存有尘埃,也能够抑制尘埃从集尘盒4散落。

[传感器类型]

图13是表示自走式电动吸尘器对控制装置2、及与控制装置2连接的设备的概要结构图。缓冲器传感器(障碍物探测机构)是探测缓冲器18的后退(也就是与障碍物的接触)的传感器。

图2等例示的测距传感器210(障碍物探测机构)是检测相距障碍物的距离的红外线传感器。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正面三个部位和侧面两个部位、合计五个部位设有测距传感器。

测距传感器210具有发射红外线的发光部(未图示)、和接受红外线被障碍物反射而返回的反射光的受光部(未图示)。基于通过该受光部检测到的反射光,计算相距障碍物的距离。此外,缓冲器18中至少测距传感器的附近由使红外线透过的树脂或玻璃形成。

图3等例示的地面用测距传感器211(地面探测机构)是计量相距地面的距离的红外线传感器,配置于下壳体112的下表面的前后左右四个地方。更具体而言,位于辅助轮17的前侧、旋转刷14及刮板式刷13的后侧、各驱动轮116的前侧且左右方向外侧。

通过利用地面用测距传感器探测台阶等大的阶差,能够防止自走式电动吸尘器1的(从台阶等的)落下。例如,在利用地面用测距传感器在前方探测到30mm左右的阶差的情况下,控制装置2控制行驶马达使主体11后退,转换行进方向。

此外,在辅助轮17前侧(下壳体112的前端侧)的地面用测距传感器211检测到相距地面的距离远的宗旨且旋转刷14后侧(下壳体112的后端侧)的地面用测距传感器211检测到相距地面的距离近的宗旨的情况下,控制装置2也可以使主体11依旧继续前进。因为在这种检测的组合的情况下,认为自走式电动吸尘器1大多情况下正在攀登阶差。同样地,在辅助轮17前侧的地面用测距传感器211检测到相距地面的距离近的宗旨且旋转刷14后侧的地面用测距传感器211检测到相距地面的距离远的宗旨的情况下,控制装置2也可以使主体11依旧继续前进。在此所谓的“近”例如是在自走式电动吸尘器c在平坦的地面上行驶的情况下地面用测距传感器211检测的距离以下,“远”例如是超过了在自走式电动吸尘器c在平坦的地面上行驶的情况下地面用测距传感器211检测的距离。另外,也可以设定一个或两个适当的阈值,“远”、“近”是与该阈值比较后的结果。

利用图13所示的行驶马达脉冲输出,检测行驶马达1161的转速、旋转角度。此外,基于利用行驶马达脉冲输出检测到的转速、旋转角度、减速机构的齿轮比、以及驱动轮116的直径,控制装置2计算主体11的移动速度、移动距离。

行驶马达电流计量器是计量在行驶马达1161的电枢绕组流通的电流的计量器。同样地,电动鼓风机用电流计量器计量电动鼓风机16的电流值,旋转刷马达用电流计量器计量旋转刷马达1133的电流值。两个边刷马达用电流计量器计量边刷马达152的电流值。各个电流计量器将计量到的电流值输出至控制装置2。利用电流值的探测结果,例如能够探测在旋转刷卷绕异物而旋转停止的异常,能够通过操作按钮通知用户。

另外,根据旋转刷马达1133的电流值和行驶马达1161的电流值,探测主体11正在行驶的地面的状态,例如,若识别为在地毯上,则使电动鼓风机16的输入增加,增大吸引力,若识别为在木质地板上,则设定为将电动鼓风机16的输入缩小,从而进行抑制充电电池19的耗电的控制。

当由尘埃传感器单元12检测到尘埃时,使电动鼓风机16的输入增加固定时间。不进行根据检测到的尘埃量而决定电动鼓风机16的输入增加时间(例如,延长)的处理。由此,抑制电动鼓风机16的耗电。另外,即使检测到尘埃,也不进行主体11的反转、往复动作。由此,能够避免移动速度的降低。

[驱动装置]

图13所示的行驶马达驱动装置(左)(右)是驱动左右侧的行驶马达1161的变换器、或基于pwm控制的脉冲波形发生装置,并且根据来自控制装置2的指令动作。电动鼓风机驱动装置、旋转刷用马达驱动装置、边刷用马达驱动装置(左)(右)也同样。这些各驱动装置设置于主体11内的控制装置2(参照图2)。

[控制装置2]

控制装置2例如是微型计算机(microcomputer:省略图示),其读取存储于rom(readonlymemory)的程序,在ram(randomaccessmemory)展开,使cpu(centralprocessingunit)执行各种处理。控制装置2根据从开关片22(参照图1)、及上述的各传感器类输入的信号执行运算处理,向上述的各驱动装置输出指令信号。

以上,对本发明的自走式电动吸尘器示出实施方式来详细地进行了说明。此外,本发明的内容不限于实施方式,不言而喻,在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内能够适当进行改变、变更。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自走式电动吸尘器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即使应用于卧式、盘式以及便携式的电动吸尘器,也具有同样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