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工学自卸垃圾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39935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人体工学自卸垃圾铲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垃圾铲领域。



背景技术:

垃圾铲是任何家庭都需要用到的清洁器具,普通的垃圾铲由固定连接的铲斗和把杆构成,这种普通的垃圾铲有一个缺陷:在倒垃圾的时候,需要人抓着把杆将整个垃圾铲倾斜一定角度,才能把垃圾倒出去,会让人感觉特别费劲。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省力方便的人体工学自卸垃圾铲。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人体工学自卸垃圾铲,包括铲斗、把杆和锁止拉杆,所述铲斗和把杆采用合页连接,所述把杆和锁止拉杆的顶端均设有把手,所述把杆上设有上止位环和下止位环,所述锁止拉杆穿设于上止位环和下止位环中,所述锁止拉杆上固定有一挡圈,所述挡圈位于上止位环与下止位环之间,且挡圈与上止位环之间套有一弹簧,所述铲斗的顶部设有一销孔,所述弹簧处于松弛状态时,锁止拉杆的底端插入销孔内;所述弹簧随着锁止拉杆上拉而压缩时,锁止拉杆的底端可脱离销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把杆上开设有用于供锁止拉杆把手上下运动的长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将铲斗与把杆改为合页连接,通过锁止拉杆对铲斗进行锁止和解锁,需要倒垃圾时,上拉锁止拉杆进行解锁,即可使铲斗自动翻转而将垃圾倒出,使用起来非常方便,而且省力,同时结构也比较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在铲斗锁止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位本发明在铲斗解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1、铲斗;2、把杆;3、锁止拉杆;4、合页;5、把手;6、上止位环;7、下止位环;8、挡圈;9、弹簧;10、销孔;11、长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指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下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对本发明所作出的任何改进和润饰,均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人体工学自卸垃圾铲,包括铲斗1、把杆2和锁止拉杆3,铲斗1和把杆2采用合页4连接。把杆2和锁止拉杆3的顶端均设有把手5。把杆2上设有上止位环6和下止位环7,锁止拉杆3穿设于上止位环6和下止位环7中。锁止拉杆3上固定有一挡圈8,挡圈8位于上止位环6与下止位环7之间,且挡圈8与上止位环6之间套有一弹簧9。铲斗1的顶部设有一销孔10,用来供锁止拉杆3插入。

扫地装垃圾时,锁止拉杆3的把手5松开,弹簧9处于松弛状态,锁止拉杆3的底端插入销孔10内,此时铲斗1处于锁止状态(参见图1),铲斗1与把杆2相对固定;当需要倒垃圾时,用手抓着锁止拉杆3的把手5将锁止拉杆3上拉,弹簧9被压缩,锁止拉杆3的底端脱离销孔10,此时铲斗1处于解锁状态(参见图2),铲斗1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翻转,将垃圾自动倒出。

进一步,把杆2上开设有用于供锁止拉杆3把手5上下运动的长槽11,便于引导锁止拉杆3的运动。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体工学自卸垃圾铲,包括铲斗、把杆和锁止拉杆,所述铲斗和把杆采用合页连接,所述把杆和锁止拉杆的顶端均设有把手,所述把杆上设有上止位环和下止位环,所述锁止拉杆穿设于上止位环和下止位环中,所述锁止拉杆上固定有一挡圈,所述挡圈位于上止位环与下止位环之间,且挡圈与上止位环之间套有一弹簧,所述铲斗的顶部设有一销孔,所述弹簧处于松弛状态时,锁止拉杆的底端插入销孔内;所述弹簧随着锁止拉杆上拉而压缩时,锁止拉杆的底端可脱离销孔。本发明结构简单、省力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何诗敏;何诗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肇庆市第十五小学
技术研发日:2017.11.17
技术公布日:2018.03.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