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合帘电机及具体该开合帘电机的电动窗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58552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开合帘电机及具体该开合帘电机的电动窗帘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特别涉及一种开合帘电机及具体该开合帘电机的电动窗帘。



背景技术:

电动窗帘逐渐成为一些高端酒店、住宅用户的一种标准配置。其中开合帘电机是作为电动窗帘最为重要的一个部件,目前开合帘电机分为两类,交流开合帘电机和直流开合帘电机,其中交流开合帘电机由于工作时温度较高并且存在一定漏电危险逐步被直流开合帘电机所取代。

现有的电动窗帘为了在停电时也能正常拉动,一般会在交流/直流开合帘电机上设置离合机构,就例如公告号为cn101871493b的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离合机构,电机输出轴连接一凸轮并可带动该凸轮转动,凸轮的一侧设置带有磁性的圆柱卡块,通过凸轮的转动挤压圆柱卡块使其卡设到凹口壳的弧形凹口内使得凹口壳与电机输出轴连接,进而可通过电机带动整个凹口壳转动,而凹口壳的转动可带动电动窗帘的皮带轮转或者直接驱动同步带滑动进而实现对窗帘的自动开合过程。而当停电时,手动先沿凸轮转动的方向微转一些,使得圆柱卡块从凹口中脱离,此时整个凹口壳与电机的输出轴实现分离状态,即可随意拉动窗帘。但现有的离合机构在停电时需要通过人为操作先将圆柱卡块从凹口中脱离后才能实现窗帘的手动拉合操作较为麻烦,而且一般开合帘电机都安装于高处加大了手动操作的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开合帘电机,可以在停电时无需要人为操作即可快速脱开与传动箱的连接实现对窗帘的手动拉动,简化了离合时操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开合帘电机,包括机壳、收容于机壳内的电机以及一离合机构,所述电机的外壁与机壳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形成供电机轴向滑移的滑道;所述离合机构包括由电机驱动旋转的上离合以及可与上离合相啮合的下离合;其中所述开合帘电机还包括可施力于电机使其发生轴向位移的电动推拉件,所述电动推动件包括一推拉杆,当电动推拉件得电时,所述推拉杆向电机一侧顶出推动电机位移迫使上离合与下离合互相啮合,当电动推拉件失电时,所述推拉杆缩回,电机往被推出方向的反方向复位迫使上离合与下离合互相脱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合帘电机在正常通电工作时,位于电机一侧的电动推拉杆在得电状态下其推拉杆可以顶出并推动电机沿机壳内的滑道发生轴向移动,使得与电机连接的上离合与下离合互相啮合,此时电机的转动可以带动下离合进行转动,通过下离合转动带动外部需要连接的传动部件实现窗帘的开合;当停电或者突发短路时是,电动推拉杆失电,原先保持顶出的推拉杆缩回同时拉回电机,使得上离合与下离合互相脱开,此时下离合可以相对上离合发生转动实现对窗帘的手动拉动,简化了现有的离合结构,在停电或者断电时无需在通过人为操作先脱开离合才能实现对窗帘的手动操作;另外电动推拉件可以整体进行更换,降低了维修成本同时提高了安装效率;此外,可以通过对电动推拉件的行程控制以及推力选择,使得开合帘电机可适用于不同的工况。

作为优选地,所述推拉杆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推力板,所述推力板可施力于电机的底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力板的增设加大了推拉杆对电机的施力面积,增大电机的受力面积,提高了电机沿滑道发生轴向位移时的稳定性以及导向性,使得上、下离合更为稳定实现啮合与脱开状态。

作为优选地,所述推力板的截面积大于或者等于电机底部的面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力板在受到推拉杆的作用力时能够完全贴合到电机的底部,提高电机在滑道内的滑移时的导向性,减少偏转的扭矩。

作为优选地,所述滑道内设置有绝缘套,所述电机的外壁与绝缘套之间存在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绝缘套的设置首先电机进行包裹可避免漏电而产生的安全隐患;其次,绝缘套还能做隔音部件,降低电机工作时的噪音;此外,绝缘套还作为在滑道内的填充件,可根据不同电机的型号更换不同厚度的绝缘套,缩短电机滑移时与机壳之间的间隙,更好提高电机轴向滑移时的导向性。

作为优选地,所述电机的外壁上至少设置有一个橡胶减振环,所述橡胶减振环与绝缘套之间留有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减振环可以在电机发生轴向滑移时作为微调作用,再次缩短电机与机壳之间的间隙更好的提高电机滑移时的导向性;其次当电机的一端在上下行过程中发生偏置时,橡胶减振环可以优先与绝缘套进行碰撞,首先减少了电机的磨损提高使用寿命,并且还能通过橡胶减振环自身所具有的弹性形变能力,可以带动电机偏置回来,实现自我调节作用,保证离合机构的开合。

作为优选地,所述推拉杆与电机共轴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拉杆在作用于电机时,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机的轴线相重合,减少电机的偏转提高电机滑移时的导向性。

作为优选地,所述上离合在其一端面上至少具有一个第一连接块,所述下离合至少具有一个第二连接块,当电动推拉件得电时,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互相咬合;当电动推拉件失电时,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互相分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电机沿滑道轴向顶出时,上离合往下离合一侧运动直到两者互相抵接,电机在带动上离合发生转动时,利用上离合的第一连接块推动第二连接块迫使整个下离合发生转动实现电机最终扭矩的输出,当电机失电时,上离合和下离合互相分离,快速的切换到手动操作状态,离合结构简单。

作为优选地,所述电机为直流减速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直流减速电机其将直流电机与减速器互相连接作为一个整个模块使用,首先方便选型以及方便安装;其次,采用直流电机能提高使用时的安全性,能减少漏电时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配合减速器输出大扭矩,保证正常的工作。

作为优选地,所述电动推拉件为推拉式电磁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拉式电磁铁首先作为一个整体部件,可以进行采购方便更换、维修以及安装,并可针对不同电机的型号配备相应行程和推力,提高开合帘电机的适用范围;当推拉式电磁铁得电时,固定铁芯上的电磁线圈能在通电状态下产生磁性,吸合动铁芯并同时带动与动铁芯连接的推拉杆进行运动,在失电时动铁芯复位推拉杆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同时复位。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窗帘,可以在停电时无需要人为操作即可快速脱开与传动箱的连接实现对窗帘的手动拉动,简化了离合时操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电动窗帘,包括所述的开合帘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动窗帘在停电或者短路断电时,开合帘电机可以快速的完成与外部的连接实现分离状态,无需通过人为操作进行分离即可实现窗帘的手动拉动,简化了手动操作。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电动推拉件在得电状态下可以作用于电机使其沿机壳内的滑道发生位移,迫使上离合与下离合互相啮合,在电动推拉件失电时,电机可以在自身重力或者推拉杆拉动下复位,上离合可快速的与下离合发生分离,取代了现有的离合模式,简化了结构降低了制造成本;

2、通过设置比电机底面积要大的推力板增大电机的受力面积,并在滑道内设置绝缘套以及在电机的外壁上设置橡胶减振环缩短滑道的间隙整体的设计提升电机在滑道内发生位移时的导向性,并降低电机滑移时的噪声;

3、通过将电机与电动推拉件作为一个模块选用直流减速电机以及推拉式电磁铁方便选型以及更换维修,同时模块化的设置还提高了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中开合帘电机在失电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离合机构在一视角下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离合机构在另一视角下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二中开合帘电机在失电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二中电动推拉杆与推力板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三中电动推拉杆与推力板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四中电动窗帘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四中开合帘电机在失电状态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四中主传动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四中开合帘电机在得电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机壳;11、滑道;12、端盖;20、电机;30、离合机构;31、上离合;311、第一连接块;32、下离合;321、第二连接块;322、第三连接块;40、电动推拉件;41、推拉杆;42、弹性件;43、插销;44、推力板;81、连接座;811、安装槽;812、销孔;50、副传动箱;60、绝缘套;70、橡胶减振环;80、pcb板;90、主传动箱;91、同步带轮;911、第四连接块;100、开合帘电机;110、滑轨;120、吊轮;130、同步带;140、窗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阅图1,一种开合帘电机,包括机壳10、收容于机壳10的电机20以及连接于电机20底部的电动推拉件40。电动推拉件40为推拉式电磁铁其通过多根紧固件与机壳10固定,其中电动推拉件40包括一根与动铁芯连接的推拉杆41,推拉杆41的轴线与电机20的轴线相重合;推拉杆41的一端连接于电机20的底部,另一端设置有一弹性件42,通过该弹性件42在电动推拉件40失电时拉回推拉杆41,本实施例中弹性件42为锥形弹簧。

上述的电机20选用直流减速电机20,其与机壳10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形成供电机20轴向位移的滑道11,在滑道11内设置有绝缘套60,该绝缘套60由橡胶或者硅胶等弹性绝缘材料制成。绝缘套60通过胶黏剂贴合在机壳10的内壁上,绝缘套60具有一定的厚度进而在与机壳10内壁贴合后缩短了滑道11的宽度,但与此同时电机20的外壁还是与绝缘套60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保持电机20正常滑移不受影响。

电机20在其外壁上还设置有两个呈环形的橡胶减振环70,两橡胶减振环70分别设于电机20的上下端。橡胶减振环70与绝缘套60之间同样存在一定的间隙。

机壳10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副传动箱50以及一端盖12,通过副传动箱50与端盖12将机壳10的两端开口封闭,并将电机20以及电动推拉件40封闭在机壳10内。端盖12设置有控制元件,主要包括一pcb板80,电机20与电动推拉件40的引线均连接到pcb板80上。

开合帘电机100还包括一离合机构30,离合机构30包括与电机20输出轴连接的上离合31以及设于副传动箱50内的下离合32,下离合32可相对副传动箱50发生转动。

共同参阅图2与图3,上离合31包括两个间隔180°设置的第一连接块311,下离合32在其一端面上具有两个间隔180°设置的第二连接块321,下离合32的另一端面上具有两个间隔180°设置的第三连接块322。

本开合帘电机100在正常得电工作时,电动推拉件40内部的线圈通电,处于线圈内的静铁芯吸引动铁芯,同时带动与动铁芯连接的推拉杆41顶出,进而电机20沿滑道11在推拉杆41的推动下向上运动,当推拉杆41达到最大行程后,上离合31与下离合32互相抵接,两第一连接块311与第二连接块321互相错开,此时电机20工作时,驱动上离合31的转动,通过上离合31上的第一连接块311推动第二连接块321进而驱动整个下离合32转动,通过下离合32的转动以驱动外部的传动部件。

当开合帘电机100失电时,电动推拉件40内部的线圈同时失电,推拉杆41在弹性件42的作用下复位并同时拉回电机20,使得上离合31与下离合32互相分开,此时下离合32可以发生自动转动,即切换至现手动操作状态。

实施例二

参阅图4,一种开合帘电机,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推拉杆41上设置有推力板44,推力板44位于电机20的底部,通过推力板44推动于电机20发生位移。

共同参阅图5与图6,推力板44的截面积要大于或者等于电机20的底面积,使得推力板44在施力于电机20底部时能够完全贴合。推力板44在其一端面上具有垂直延伸的连接座81,连接座81的一端开设有安装槽811,在连接座81的径向上开设有与安装槽811连通的销孔812,推拉杆41在与推力板44连接时,推拉杆41可插入至安装槽811内,同样在推拉杆41的外壁上径向开设有销孔812,通过一插销43依次穿过两销孔812实现推拉杆41与推力板44的连接固定。

特别的,本实施例中的开合帘电机100在安装时,需要竖直安装,保持电机20的轴线为竖直状态,在开合帘电机100失电时,推力板44复位电机20可以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自由下降至推力板44上,使得上离合31与下离合32快速脱开。

实施例三

参阅图6,一种开合帘电机,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推拉杆41的一端与连接座81螺纹连接,简化安装。

实施例四

共同参阅7与图8,一种电动窗帘,包括如实施例一~实施例三中任一竖直安装的开合帘电机100、固定于墙面上的主传动箱90以及一滑轨110,滑轨110内穿设有同步带130,主传动箱90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滑轨110的两侧本实施例未示出另一主传动箱90,同步带130设置在两主传动箱90之间。同步带130上还间隔设置有多个吊轮120,窗帘140被夹在多个吊轮120的下方。

共同参阅图8与图9,主传动箱90包括设置在内部的同步带轮91,同步带轮91与同步带130互相啮合,通过同步带轮91的转动驱动同步带130进行传送。开合帘电机100的副传动箱50通过一卡扣与主传动箱90连接,同步带轮91在其一端面上设置有两个间隔180°的第四连接块911,其中下离合32的第三连接块322与第四连接块911互相错开设置(参阅图2所示),下离合32的转动可以带动同步带轮91发生转动。

参阅图10,本实施例中的电动窗帘140工作时,上离合31先和下离合32互相啮合,通过电机20驱动上离合31和下离合32同步转动,下离合32的转动驱动同步带轮91进行转动,进而带动同步带130发生传送实现对窗帘140的开合;当停电时,由于上离合31与下离合32互相分离,同步带轮91处于自由解锁状态,此时可以随意拉动窗帘140。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