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茶水分离功能的茶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89247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茶水分离功能的茶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泡茶器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茶水分离功能的茶壶。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茶壶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告号CN2810397Y)公开的一种改良的茶壶,为了实现泡茶后倒茶时茶水与茶叶的分离,在茶壶的出水口内可拆卸地卡设有过滤网罩,该茶壶虽然具有倒茶时茶叶与茶水分离,但是茶叶一般只能长时间浸泡在茶壶内,无法满足不同人群根据自身对茶水浓度的喜好泡制不同浓度茶水的需求。

为此,中国专利公开文献(CN205493378U)一种可控制茶水浓度的陶瓷茶壶,茶叶放在陶瓷内胆中冲入开水后,开水从下胆口通过过滤纱网流入筒状透明壶体内直到开水浸没茶叶实现泡制茶水,可通过筒状透明壶体观察茶水的浓度,当茶水浓度达到个人喜好要求后取出陶瓷内胆。但是,这种陶瓷茶壶结构的陶瓷内胆高度不可调,现实中有时候又不需要冲泡达到内胆茶叶高度的水量,如此则会浪费一部分茶叶,开水不能完全浸没茶叶。另外,茶叶长时间浸泡,茶水的浓度就会随时间增加,当茶水浓度达到个人喜好要求后取出陶瓷内胆,但陶瓷内胆取出后存在一个卫生问题及茶叶温度骤降影响品质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茶水分离功能的茶壶,可根据冲泡水量和不同泡茶阶段调整陶瓷内胆的高度,保证口感及卫生。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具茶水分离功能的茶壶,包括顶部开口的透明壶体、陶瓷壶盖及悬挂在透明壶体内的陶瓷内胆,所述透明壶体上设有壶嘴,所述陶瓷内胆包括底板及竖向围设在底板外周缘的围板,所述底板及围板下半部分上分别设有若干过水孔,所述围板上半部分为与透明壶体的顶部开口相匹配且与壶嘴之间留有流通空间的密实结构;所述陶瓷内胆的顶端设有径向水平凸伸的承挂环,所述承挂环与透明壶体顶端之间连接有伸缩支撑结构。

优选地,所述透明壶体与壶嘴相对外壁上连接有把手。

优选地,所述透明壶体为玻璃结构体或玲珑陶瓷结构体。

优选地,所述陶瓷内胆的底板中心设有向上凸起的中空凸部,所述中空凸部的底端开口贯穿至底板底面,且所述中空凸部上设有若干过流孔。

优选地,所述中空凸部呈上窄下宽的梯台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透明壶体顶端对称设有两个安装孔,所述伸缩支撑结构由两组分别设置在安装孔与承挂环对应位置之间的伸缩杆组成,各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安装孔内,另一端轴向伸缩而与承挂环底面相抵接。

优选地,所述伸缩杆为三节伸缩结构,由竖向固设在安装孔内的第一杆部、活动穿设在第一杆部内的第二杆部、活动穿设在第二杆部内的第三杆部以及分别用于调整第一杆部与第二杆部之间松紧度和第二杆部与第三杆部之间松紧度的旋转松紧装置,所述旋转松紧装置均外露在安装孔上方。

优选地,所述旋转松紧装置由旋转外套及弹性内套组成,所述弹性内套的顶端设为带涨紧槽的中空锥台状且其底端外壁面设有外螺纹,所述旋转外套螺纹套设于弹性内套外且其顶端与弹性内套顶端锥面配合,通过旋转松紧装置的旋转动作使得第二杆部相对第一杆部可滑动或固定,通过旋转松紧装置的旋转动作使得第三杆部相对第二杆部可滑动或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在陶瓷内胆的承挂环与透明壶体顶端之间连接有伸缩支撑结构,通过调整伸缩支撑结构使得陶瓷内胆于透明壶体内部的水平高度可调,能够根据冲泡水量调整使得陶瓷内胆内的茶叶完全浸没在水中并做到茶水分离,能够在达到所需茶水浓度后上调陶瓷内胆以使得茶叶不再浸没,同时避免出现现有茶壶需要取出陶瓷内胆而存在的卫生和温度变化问题。又由于陶瓷内胆上半部分与透明壶体顶部开口相匹配,如此可使得陶瓷内胆上下高度调整后陶瓷内胆与透明壶体顶部开口之间仍保持良好的保温效果。另外,由于陶瓷内胆上设有中空凸部,中空凸部上设有过流孔,可降低茶叶在陶瓷内胆内的密集程度,增大茶叶与水直接接触面积,促进茶团内部的茶叶有效成分浸出,提高茶叶有效成分的浸出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伸缩支撑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旋转外套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透明壶体;11、壶嘴;12、把手;13、安装孔;20、陶瓷壶盖;30、陶瓷内胆;31、过水孔;32、过流孔;33、承挂环;34、中空凸部;40、伸缩支撑结构;41、第一杆部;42、第二杆部;43、第三杆部;44、弹性内套;45、旋转外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茶水分离功能的茶壶,包括顶部开口的透明壶体10、陶瓷壶盖20及悬挂在透明壶体10内的陶瓷内胆30,所述陶瓷壶盖20适配盖设在陶瓷内胆30的上方。本实施例的陶瓷壶盖20和陶瓷内胆30均采用陶瓷材质制成,节能环保,无毒无害,使用寿命长,且精致美观,易洁抗菌。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透明壶体10为玻璃结构体或玲珑陶瓷结构体,透过透明壶体10可直接观察到内部茶水液位。所述透明壶体10上设有壶嘴11,所述透明壶体10与壶嘴11相对外壁上连接有把手1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陶瓷内胆30与透明壶体10之间留有容置茶水的间隙,所述陶瓷内胆30包括底板及竖向围设在底板外周缘的围板,所述底板及围板下半部分上分别设有若干过水孔31。进一步地,所述陶瓷内胆30的底板中心设有向上凸起的中空凸部34,优选呈上窄下宽的梯台形结构,所述中空凸部34的底端开口贯穿至底板底面,且所述中空凸部34上设有若干过流孔32。本实施例的茶水通过所述过水孔31和过流孔32流至所述容置茶水的间隙处,为提高茶水澄清程度和减少茶碎外流,可在过水孔31和过流孔32内设置过滤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围板上半部分为与透明壶体10的顶部开口相匹配且与壶嘴11之间留有流通空间的密实结构,所述陶瓷内胆30的顶端设有径向水平凸伸的承挂环33,所述承挂环33与透明壶体10顶端之间连接有伸缩支撑结构40,通过调节伸缩支撑结构40的支撑高度使得陶瓷内胆30于透明壶体10内部的高度发生变化,同时可使得陶瓷内胆30上下高度调整后陶瓷内胆30与透明壶体10顶部开口之间仍保持良好的保温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透明壶体10顶端对称设有两个安装孔13,所述伸缩支撑结构40由两组分别设置在安装孔13与承挂环33对应位置之间的伸缩杆组成,各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安装孔13内,另一端轴向伸缩而与承挂环33底面相抵接。所述伸缩杆为三节伸缩结构,由竖向固设在安装孔13内的第一杆部41、活动穿设在第一杆部41内的第二杆部42、活动穿设在第二杆部42内的第三杆部43以及分别用于调整第一杆部41与第二杆部42之间松紧度和第二杆部42与第三杆部43之间松紧度的旋转松紧装置,所述旋转松紧装置均外露在安装孔13上方。其中,用于调整第一杆部41与第二杆部42之间松紧度的旋转松紧装置套固在第一杆部41的顶端,用于调整第二杆部42与第三杆部43之间松紧度的旋转松紧装置套固在第二杆部42的顶端。各所述旋转松紧装置由旋转外套45及弹性内套44组成,所述弹性内套44的顶端设为带涨紧槽的中空锥台状且其底端外壁面设有外螺纹,其中用于调整第一杆部41与第二杆部42之间松紧度的旋转松紧装置上的弹性内套44的底端紧固套设在第一杆部41外且其顶端套在第二杆部42外,用于调整第三杆部43与第二杆部42之间松紧度的旋转松紧装置上的弹性内套44的底端紧固套设在第二杆部42外且其顶端套在第三杆部43外。所述旋转外套45螺纹套设于弹性内套44外且其顶端与弹性内套44顶端锥面配合,通过旋转松紧装置的旋转动作使得第二杆部42相对第一杆部41可滑动或固定,通过旋转松紧装置的旋转动作使得第三杆部43相对第二杆部42可滑动或固定,继而实现伸缩杆长度的调整。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创造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