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苹果防溅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24426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苹果防溅汁器。



背景技术:

当前苹果和梨是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水果,但是在吃苹果和梨等含水分较多水果的时候经常出现水果汁流出而弄脏手的情况,这给吃水果造成了很大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在于解决吃苹果时发生的果汁溅出从而导致弄脏手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溅汁的弧形外壳,可以收集吃苹果时流出的汁,使人们无需担心吃苹果时汁液流出弄脏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苹果防溅汁器,包括弧形外壳、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弧形外壳的左右两端各有一个通孔,每个通孔穿入一个固定装置,固定装置为一根圆台形短杆,短杆较细一端位于弧形外壳的内侧、短杆较粗的一端位于弧形外壳的外侧,苹果两端的凹陷分别接触位于弧形外壳内侧的两个固定装置的内侧端,此时,苹果的轴线与两个固定装置的轴线位于一条直线上,弧形外壳能够绕这条直线旋转(即弧形外壳通孔的直径大于通孔接触处短杆的外侧直径)。

由于苹果是两端凹陷型的水果,可以通过两端卡住进行固定。做一个有弹性的弧形外壳,在外壳的左右两端分别贯穿一个圆台形短杆,短杆较细一端向内,用于固定苹果,短杆较粗的一端位于弧形外壳外侧。短杆整体称为固定装置。使用时,将苹果两端先后固定于两端的固定装置上即可完成对苹果的固定。弧形外壳为一立体结构,其形状类似于1/4球壳结构。在使用时,由于弧形外壳大于苹果,因此在食用苹果时产生的汁可顺苹果表面流入弧形外壳,从而避免汁液流出弄脏手。另外,由于苹果固定于固定装置上,通过通孔转动固定装置位于弧形外壳外侧部分的杆即可实现对苹果的转动(固定装置的通孔的直径大于短杆接触处的直径,在重力作用下,弧形外壳总是位于下方),从而实现对苹果的翻面,保证苹果各面均能够被食用。需要注意的是,一定大小的苹果防溅汁器只能用于一定大小范围内的苹果,不能对所有大小的苹果均适用。可以设计不同的规格。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生产,使用期限长,可重复使用。适用于两端凹陷型的多水分的水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弧形外壳,2、固定装置,3、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在使用苹果防溅汁器前,先去除苹果一端上的枝头。先将苹果的一端固定于一侧固定装置2上,由于弧形外壳1具有一定的弹性(弹性塑料),通过按压苹果防溅汁器另一侧的固定装置2,再将苹果另一端固定在苹果防溅汁器另一端的固定装置2上即可完成苹果的固定。固定苹果后,用手按压住两侧的固定装置2的外端即可开始食用。在啃食苹果时,由于弧形外壳1大于苹果,因此啃食苹果所产生的液体会流入弧形外壳1内侧曲面底部,避免液体溅出弄脏手。在食用完一侧的苹果后,通过转动苹果防溅汁器两侧的固定装置2位于弧形外壳1外的部分即可实现对苹果的转动(通过手指的旋转,弧形外壳1可以在重力作用下跟随旋转到竖直的下方),实现苹果的翻面,从而保证苹果各面均能被食用。在食用苹果结束以后,通过按压固定于一侧固定装置2的苹果的一端即可使该侧的苹果端与固定装置2分离,对固定于另一侧固定装置2的苹果端采用相同的方法,即可取出苹果核。倒掉弧形外壳1中的苹果汁,用水洗净弧形外壳2即可恢复原始状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