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地毯闹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58327阅读:19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地毯闹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毯,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地毯闹钟。



背景技术:

闹钟是常见的计时用具,在起床叫早方面,或者烹饪计时以及一些需要计时警示的行为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正因为闹钟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一般是家庭或个人必备用品,闹钟最常见的形式是小型石英钟表,由小型电池供电,达到预订时间时发出滴滴的声音进行提醒。但往往大部分人,手动关闭闹钟后会不自觉的再次睡着,错过了工作或约会的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现提供一种踩踏关闭且使用效果好的多功能地毯闹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地毯闹钟,其创新点在于:包括地毯本体,所述地毯本体包括竖直方向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短毛绒布层、海绵层、加热层、隔离层、控制层和防滑毯底;所述地毯本体的四周设置有包边;所述短毛绒布层表面的中间设置有多个踩踏区,其边缘设置有LED灯,其前端设置有数显式闹钟、扬声器和灯源开关;所述踩踏区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加热层内设置有围绕地毯四周的加热元件;所述隔离层选用隔热材料;所述控制层内设置有控制电路和电源模块;所述防滑毯底设置有防滑点;所述电源模块连接有电源开关和电源插头;所述数显式闹钟包括显示器、闹钟按键和定时器;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压力传感器、定时器和闹钟按键,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扬声器、显示器和LED灯。

进一步的,所述短毛绒布层表面的后端设置有按摩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器接收控制电路信号,显示使用者体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只有下床踩踏地毯上的踩踏区里的有压力传感器才能将闹钟关闭,从而避免了人们偷懒不起床的现象发生,而人们在起床踩踏后往往就会较为清醒,具有很好的叫醒效果,使用很方便;同时,加热层内设置有围绕地毯四周的加热元件,可以对周围环境进行加热;底部设置有防滑点,可以防止地毯到处移动;这种地毯闹钟需要踩踏关闭且使用效果好;

2.本实用新型的短毛绒布层表面的后端设置有按摩凸起,可以起到足底按摩作用;

3.本实用新型的显示器接收控制电路信号,显示使用者体重,可以给使用者称体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短毛绒布层、2海绵层、3加热层、4隔离层、5控制层、6防滑毯底、7包边、8踩踏区、9 LED灯、10数显式闹钟、11扬声器、12灯源开关、13压力传感器、14按摩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多功能地毯闹钟,包括地毯本体,地毯本体包括竖直方向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短毛绒布层1、海绵层2、加热层3、隔离层4、控制层5和防滑毯底6;地毯本体的四周设置有包边7;短毛绒布层1表面的中间设置有多个脚踩踏区8,其边缘设置有LED灯9,其前端设置有数显式闹钟10、扬声器11和灯源开关12;踩踏区8内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3;加热层3内设置有围绕地毯四周的加热元件;隔离层4选用隔热材料;控制层5内设置有控制电路和电源模块;防滑毯底6设置有防滑点;电源模块连接有电源开关和电源插头;数显式闹钟10包括显示器、闹钟按键和定时器;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压力传感器、定时器和闹钟按键,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扬声器11、显示器和LED灯9。本实用新型的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3,只有下床踩踏地毯上的踩踏区8里的有压力传感器13才能将闹钟关闭,从而避免了人们偷懒不起床的现象发生,而人们在起床踩踏后往往就会较为清醒,具有很好的叫醒效果,使用很方便;同时,加热层3内设置有围绕地毯四周的加热元件,可以对周围环境进行加热;防滑毯底6底部设置有防滑点,可以防止地毯到处移动;这种地毯闹钟需要踩踏关闭且使用效果好。

短毛绒布层1表面的后端设置有按摩凸起14。本实用新型的短毛绒布层1表面的后端设置有按摩凸起14,可以起到足底按摩作用。

显示器接收控制电路信号,显示使用者体重。压力传感器13将压力信号反馈给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发出报警信号给扬声器11和体重信号给显示器;显示器显示使用者体重,扬声器11停止发出声响。实用新型的显示器接收控制电路信号,显示使用者体重,可以给使用者称体重。

工作原理:插上电源插头,打开电源开关,通过数显式闹钟10进行定时,定时器到了时间,会发送信号给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发送信号给扬声器11,扬声器11发出声响,当使用者站在踩踏区8后,扬声器11停止发出声响;同时,压力传感器13将压力信号发送给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将使用者体重发送到数显式闹钟10的显示器上。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只要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实现的技术方案,均应视为落入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权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