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LED人体感应照明的景观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00528阅读:4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LED人体感应照明的景观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带LED人体感应照明的景观凳。



背景技术:

人体感应器是利用了人所产生的热红外线辐射,利用人体感应元件经过圆形的菲涅尔滤光片,将热红外线聚焦于感应元件表面,产生电信号,经过信号处理模块、延时开关模块、光感应模块综合处理、分析在检测值下对人体感应灯是否开启与关闭。

在内置的三大模块中热感应模块负责检测人体热红外线,延时开关模块负责处理亮灯时长范围,光感应模块负责检测光线的强弱;首先,在白天或光线较强的光环境下,光感应模块检测出的电信号值会将整灯控制在锁定状态,即便有人经过人体感应器的感应范围内也不会开灯。

在光线较暗或夜晚,光感应模块会根据检测到的光效值,将开启感应灯处于待命状态,同时人体红外热感应模块也启动;如果人体红外热感应模块感应到有人体在其范围内活动,将会产生电信号,信号促使延时开关模块将灯打开,LED灯珠通电亮灯,延时开关有一个60秒以内的设定值。

如果人持续处于感应范围之内,则灯处于常亮状态,当人离开后,人体感应模块没有检测到人体红外线,也就无信号给延时开关,在60秒左右的时间内,LED灯就会自动关闭,这时候,各个模块处于待命状态,等待下一个工作周期。

目前设置在公共场合中的景观凳存在结构单一,景观性较弱的问题,且坐凳面的使用率不高;少量安装有照明装置的景观凳又存在耗能高、电能浪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坐凳面使用率高和耗能低的带LED人体感应照明的景观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LED人体感应照明的景观凳,其包括呈五角星结构的坐凳本体,坐凳本体的中心设有一透明罩;透明罩的顶端设有一人体感应器,位于透明罩内的坐凳本体上设有一灯座,灯座上设置有LED照明灯,人体感应器通过电线与LED照明灯电连接;

坐凳本体的坐凳面下端设置有灯槽,灯槽内设置有灯管,灯管与电线连接;LED照明灯连接有一亮度调节电路,亮度调节电路包括第一放大器和第二放大器;第一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接基准电路,且第一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均与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第二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第二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和第二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地,透明罩上扣合有一透光罩,透明罩上设有一隔热层。

进一步地,灯座的上端设有一反射镜面。

进一步地,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有一接地电容。

进一步地,坐凳面为不规则梯形,坐凳本体的凳柱上设有一荧光层。

进一步地,坐凳本体由五个坐凳部和一个感应部拼接而成。

进一步地,人体感应器为人体红外感应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带LED人体感应照明的景观凳的坐凳本体整体呈五角星结构,结构新颖、美观大方;其中,坐凳面为五角星结构的五个支伸脚,提高了人们坐立空间,有效地提高了坐凳面的使用率;其使用人体感应模式控制灯亮,既能提供夜晚照明需求又能达到节能减排的功能,LED照明灯连接有一亮度调节电路,便于对LED照明灯进行亮度调节;透光罩的设置有效地提高了光的照射效率,使其在具有同等照明效果的基础上节省了耗能;隔热层的设置,阻隔了照明过程中所散发的热量,避免其影响人们的休憩;通过反射镜面反射照射在灯座上的光,进一步提高了光的利用率和照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带LED人体感应照明的景观凳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带LED人体感应照明的景观凳的俯视图。

图3为带LED人体感应照明的景观凳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带LED人体感应照明的景观凳的亮度调节电路的电路图。

其中:1、坐凳本体;2、透明罩;3、人体感应器;4、灯座;5、LED照明灯;6、电线;7、灯槽;8、灯管;9、第一放大器;10、第二放大器;11、反射镜面;12、坐凳面;13、凳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在以下描述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示例”等等的引用表明如此描述的实施例或示例可以包括特定特征、结构、特性、性质、元素或限度,但并非每个实施例或示例都必然包括特定特征、结构、特性、性质、元素或限度。另外,重复使用短语“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虽然有可能是指代相同实施例,但并非必然指代相同的实施例。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带LED人体感应照明的景观凳,如图1~图4所示,该LED人体感应照明的景观凳包括呈五角星结构的坐凳本体1,坐凳本体1的中心设有一透明罩2;透明罩2的顶端设有一人体感应器3,位于透明罩2内的坐凳本体1上设有一灯座4,灯座4上设置有LED照明灯5,人体感应器3通过电线6与LED照明灯5电连接;坐凳本体1的坐凳面12下端设置有灯槽7,灯槽7内设置有灯管8,灯管8与电线6连接。

在具体实施中,坐凳本体1整体呈五角星结构,结构新颖、美观大方;其中,坐凳面12为五角星结构的五个支伸脚,提高了人们坐立空间,有效地提高了坐凳面12的使用率;且优选LED照明灯5为五个,其中四个分别设置在灯座4的四个边角处,剩余的一个设置在灯座4的中心,通过对LED照明灯5的有效配置配合透明罩2,提高了LED照明灯5的照射效率和照射范围。

该景观凳可放置人流量较少的公共绿化区域以及小型广场边缘,在夜里,当人们进入人体感应器3的感应区域时,控制LED照明灯5以及灯管8进行照明,便于人们在该景观凳上休憩,等人们走出感应区域,LED照明灯5与灯管8停止照明;其使用人体感应模式控制灯亮,既能提供夜晚照明需求又能达到节能减排的功能。

LED照明灯5连接有一亮度调节电路,亮度调节电路包括第一放大器9和第二放大器10;第一放大器9的同相输入端接基准电路,且第一放大器9的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均与第一放大器9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放大器9的输出端与第二放大器10的同相输入端连接;第二放大器10的反相输入端和第二放大器10的输出端连接。

在具体实施中,基准电路为第一放大器9的同相输入端提供基准电压,使其输出端的电压迅速上升至供电电压,由于第一放大器9的同相输入端、反相输入端均和第一放大器9的输出端连接,从而形成一电压跟随电路,因此上述三端在无外部电压进入的情况下处于同一电位,并通过第一放大电路的输出端将电压加载到第二放大器10的同相输入端;第二放大器10为另一电压跟随电路,根据放大器原理,第二放大器10的反相输入端迅速上升至其同相输入端的电位,并作为调光端的输出脚将电压加载到LED照明灯5上,进而实现调光的目的。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透明罩2上扣合有一透光罩,透明罩2上设有一隔热层;在具体实施中,透光罩的设置有效地提高了光的照射效率,使的其在具有同等照明效果的基础上节省了耗能;隔热层的设置,阻隔了照明过程中所散发的热量,避免其影响人们的休憩。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灯座4的上端设有一反射镜面11,在具体实施中,通过反射镜面11反射照射在灯座4上的光,进一步提高了光的利用率和照射效率。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第一放大器9的输出端连接有一接地电容,数字信号经该接地电容滤波后,可转换为模块信号,进而使调光端的电压随之改变。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坐凳面12为不规则梯形,进一步提高了坐凳面12的使用率;坐凳本体1的凳柱13上设有一荧光层,既使人们夜晚在远处便可观看到该景观凳,又提高了该景观凳的景观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坐凳本体1由五个坐凳部和一个感应部拼接而成;在具体实施中,当需要在该景观凳上休憩的人量较多,不满足使用条件时,可将坐凳部拆分,增加期使用面积,也可根据人们的需求拼接成各种图形。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人体感应器3为人体红外感应器。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使显而易见的,本文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