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升降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19578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升降桌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自动升降桌。



背景技术:

升降桌是指具有升降功能的办公桌,实际生活中,随着职员在办公室中坐着办公时间越来越长,人们逐渐意识到久坐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因此人们开始尝试坐着办公和站立办公两种办公方式交替进行,升降桌便能满足职员在工作过程中进行坐站交替式办公,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升降桌存在结构复杂、使用不方便的问题,综上所述,为解决现有升降桌结构上的不足,需要设计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自动升降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自动升降桌。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自动升降桌,包括:

支架,其横向设置;

桌体,其设置于支架上;

驱动组件,其设置于支架上且所述驱动组件与桌体相连,所述驱动组件能带动桌体在轴向方向移动。

在上述的一种自动升降桌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和驱动件,电机安装于支架上,所述驱动件轴向设置并与电机相连,所述桌体设置于驱动件上,所述电机能带动驱动件周向转动并使桌体在轴向方向上滑移。

在上述的一种自动升降桌中,所述驱动件包括传动柱、内传动套以及外传动套,所述传动柱轴向设置于支架上且传动柱的下端与电机相连,所述内传动套套设于传动柱上,所述外传动套套设于内传动套上且所述传动柱的上端与外传动套相连,所述电机能通过传动柱带动外传动套沿着内传动套轴向移动并能带动桌体同步移动。

在上述的一种自动升降桌中,在传动柱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的上端抵靠于外传动套的内侧壁上且在转动套的内表面开设有内螺纹,在传动柱的外表面上开设外螺纹,所述内螺纹卡设于外螺纹上,所述电机能带动传动柱周向转动并使转动套带动外传动套在轴向方向上移动。

在上述的一种自动升降桌中,在支架上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两端分别与传动柱和电机相连,所述电机能通过连接座带动传动柱周向转动。

在上述的一种自动升降桌中,在外传动套上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包括分别设置于外传动套两侧的两连接板,两连接板的下端均弯折形成有弯折部,所述桌体的下表面分别抵靠于两弯折部上。

在上述的一种自动升降桌中,桌体的下表面横向且平行设置有两固定板,在桌体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桌体且在第二桌体延伸形成有两固定部,两固定部分别设置于对应的固定板上。

在上述的一种自动升降桌中,在桌体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与电机相连的控制件,摇动手柄能控制电机启动或停止并使桌体和第二桌体移动至预设位置。

在上述的一种自动升降桌中,在外传动套可移动设置有用于安装显示屏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两者环绕设置于外传动套上,在第二安装板上设置有多个紧定螺钉,各紧定螺钉均穿过第二安装板并螺纹连接于第一安装板上。

在上述的一种自动升降桌中,在第一安装板的外表面上设置用于安装显示屏的转动架,所述转动架能带动显示屏绕着第一安装板周向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架和桌体,在支架和桌体两者之间设置有驱动组件,在工作过程中,使用者能根据自身使用需要而通过驱动组件调整支架和桌体两者之间的垂直高度,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并能方便了使用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省略桌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支架;110、桌体;120、第二桌体;121、固定板;122、固定部;123、固定螺钉;130、控制件;200、电机; 210、传动柱;220、内传动套;230、外传动套;240、转动套;241、盖板;250、安装座;300、连接板;310、弯折部;320、垫板;330、保护罩;400、第一安装板;410、第二安装板;420、紧定螺钉;430、转动架;431、圆弧面;432、支撑部;440、内衬套;450、第一调节板;460、第二调节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5所示,本自动升降桌包括支架100和设置于支架100上的桌体110,其中支架100横向安装于底面或者办公桌上,在支架100上设置有与桌体110相连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能带动桌体110移动至预设位置,从而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

在实际生活中,久坐于办公室内的职员随着坐着办公时间越来越长,人们逐渐意识到久坐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人们开始尝试坐着办公和站立办公两种办公方式交替进行,升降桌便能满足职员在工作过程中进行坐站交替式办公,本实用新型能根据使用者自身需要进行自动调整桌面高度,从而提高了使用者的使用效率并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

如图1至图5所示,上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200和驱动件,电机200设置于支架100上,驱动件轴向设置且驱动件与电机200 相连,上述桌体110设置于驱动件上,在工作过程中,电机200 能通过驱动件带动桌体110在轴向方向移动至预设位置。

优选地,驱动件包括传动柱210、内传动套220以及外传动套230,传动柱210轴向设置于支架100上且传动柱210的下端并与电机200相连,内传动套220套设于传动柱210上且内传动套220的下端与支架100相连,外传动套230套设于内传动套220 上,并且内传动套220静止不动而外传动套230能相对内传动套 220在轴向方向上滑移,上述传动柱210的上端抵靠于内传动套 220的内侧壁上,在工作过程中,电机200周向转动能使传动柱 210通过外传动套230带动桌体110在轴向方向移动,提高了桌体110滑移的平稳性。

为了避免外传动套230在向上移动过程中出现与内传动套 220脱开现象的产生,在内传动套220远离支架100一端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限位板,在外传动套230靠近支架100一端的内表面设置有与限位板对应的限位部,限位板和限位部能限制外传动套 230在轴向方向上最顶端的预设位置,当然该预设位置能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使用需要进行适应性调整,方便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

进一步地,在传动柱210的外表面上套设有转动套240,具体地,转动套240的上端抵靠于外传动套230的内侧壁上,转动套240的下端与电机200之间存在一定间距,并且在传动柱210 的外表面上开设有外螺纹,在转动套240的内表面开设有与外螺纹对应的内螺纹,内螺纹卡设于外螺纹上,上述传动柱210的下端与电机200相连并能在电机200的作用下周向转动,从而传动柱210和转动套240两者能在相对转动能使转动套240相对传动柱210在轴向方向滑移,并且传动柱210的转动方向的不同能分别控制转动套240轴向向上或者轴向向下两种运动方向的切换,同时,转动套240能通过外传动套230带动桌体110在轴向方向上同步移动。

在转动套240的上端固连有盖板241,在盖板241上设置有连接螺钉且连接螺钉螺纹设置于转动套240的上表面,并且该盖板241的横截面积与外传动套230的横截面积均呈矩形并相等,在盖板241面朝外传动套230的一侧设置有4个呈矩形状设置的卡扣,在外传动套230的上表面开设有与4个卡扣一一对应的4 个卡槽,各卡扣均安装于对应的卡槽内,提高了转动套240与外传动套230两者连接的稳固性。

在支架100上设置有安装座250且该安装座250的两端分别与电机200和传动柱210相连,其中电机200横向设置且电机200 的伸出轴插设于安装座250上,传动柱210轴向设置且传动柱210 的下端插设于安装座250上,并且,安装座250能使伸出轴在横向方向的周向转动转变为传动柱210在轴向方向上的周向转动,保证了本实用新型的正常工作。

如图2和图3所示,在外传动套230上设置有连接座,具体该连接座包括对分别设置于外传动套230两侧的两连接板300,在两连接板300上均设置有多个连接螺钉,连接螺钉的一端均穿过连接板300并螺纹连接外传动套230上,从而保证了连接座能随着外传动套230同步移动,并且该两连接板300的下端均翻折形成有弯折部310,弯折部310与连接板300两者垂直设置,上述桌体110的下表面分别抵靠于两弯折部310上,连接座能通过弯折部310带动桌体110随着外传动套230在轴向方向上同步移动,从而实现调节桌体110在轴向方向高度以适应不同使用者的使用需要。

优选地,在连接板300和外传动套230两者之间设置有垫板 320,在垫板320靠近连接板300一侧凸起形成有凸块,在连接板 300上开设有与凸块对应的凹槽,在安装过程中,凸块卡设于对应的凹槽内,从而保证了垫板320和连接板300两者连接的稳定性,上述连接螺钉依次穿过连接板300和垫板320并螺纹连接于外传动套230上。

如图1至图5所示,在桌体110的下表面横向且平行设置有两固定板121,两固定板121均通过螺钉螺纹连接于桌体110的小表面上,在桌体110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桌体120并且第二桌体 120平行桌体110设置,在第二桌体120上固设有两固定部122,两固定部122的上端分别设置于对应的固定板121上,并且在固定部122上均设置有固定螺钉123,固定螺钉123穿过固定部122 并螺纹连接于固定板121上,从而保证第二桌体120和桌体110 两者移动的平稳性,同时也保证了第二桌体120能根据使用者需要进行拆卸或者安装。

在桌体110的下表面上设置有电机200电连接的控制件130,使用者能通过控制电机200启动或者停止,从而使得电机200能带动桌体110和第二桌体120移动至预设位置,翻边了使用者的使用。

在外传动套230上设置有可移动并用于安装显示屏的安装架,具体地,该安装架包括相连的第一安装板400和第二安装板 410,第一安装板400和第二安装板410环绕设置于外传动套230 上,显示屏安装于第一安装架上。

在第一安装板400上设置有凸耳,在第二安装板410上设置有多个紧定螺钉420,各紧定螺钉420的一端穿过第二安装板410 并螺纹连接于第一安装板400上,保证第一安装板400和第二安装两者连接的稳固性,同时也保证了显示屏安装的稳固性。

在外传动套230分别第一安装板400和第二安装之间均设置有内衬套440,内衬套440的设置具有避免外传动套230表面出现划伤现象的产生,保证了本实用新型使用的美观性。

在第一安装板400上固设有相连的第一调节板450和第二调节板460,第一调节板450的两端分别弯折形成两连接部,在第二调节板460的两端分别卷起形成有卷边,两卷边分别与第二调节板460形成有限位槽,两连接部分别插设于对应的两限位槽内,并且在第一调节板450中同一侧的两连接部之间均设置有第一螺纹部,在第二调节板460上设置有与第一螺纹部对应的第二螺纹部,在第二螺纹部上设置有螺钉,螺钉穿过第二螺纹部并螺纹连接于第一螺纹部上,从而保证了第一调节板450和第二调节板460 两者连接的稳固性。

在第一调节板450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显示屏的转动架430,该转动架430中部铰接于第一调节板450上且该转动架 430面朝第一调节板450一侧为圆弧面431,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能通过转动架430周向转动显示屏,从而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

在转动架430上的设置有多个支撑部432,该支撑部432均匀环绕转动架430设置,显示屏能通过螺钉安装于支撑部432上。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