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猕猴桃自动打浆去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32110阅读:6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猕猴桃自动打浆去皮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去皮打浆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猕猴桃自动打浆去皮装置。



背景技术:

猕猴桃也称狐狸桃、藤梨、羊桃、木子、毛木果、奇异果、麻藤果等,果形一般为椭圆状,外观呈绿褐色,表皮覆盖浓密绒毛,不可食用,其内是呈亮绿色的果肉和一排黑色的种子。因猕猴喜食,故名猕猴桃;亦有说法是因为果皮覆毛,貌似猕猴而得名,是一种品质鲜嫩,营养丰富,风味鲜美的水果。猕猴桃的果实相对比较柔软,含水量很多。越来越多的选择加将猕猴桃加工为果汁饮用,在家用设备中,榨汁机就可以实现将其加工为果汁,但是家用榨汁机需要前期剥皮,其工作程序麻烦,速度慢,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打浆去皮一体式猕猴桃自动打浆去皮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猕猴桃自动打浆去皮装置,包括果皮室和滤浆室,所述果皮室内设有猕猴桃进料口、转动过滤网和高速转动刀片,滤浆室内设有密封底座,过滤网将果皮室和滤浆室分隔开;高速转动刀片通过密封底座与动力传感轴连接;高速转动刀片与转动过滤网成30°~70°角固定连接,猕猴桃进料口设在高速转动刀片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高速转动刀片与转动过滤网成60°角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果皮室底部保持30°向果皮卸料口倾斜,并与果皮卸料口光滑无缝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猕猴桃进料口的内壁上设有三角形齿。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传感轴与电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打浆去皮装置可快速将猕猴桃打浆粉碎,并且实现果皮与果浆分离;另外,果皮室的底部保持30°向一方倾斜,并与果皮卸料口光滑无缝焊接,保证操作过程中被分离果皮能自动从果皮卸料口排出;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刀片和过滤网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猕猴桃进料口,2-1—高速转动刀片,2-2—转动过滤网,3-1—滤浆室,3-2—浆液出料口,4-1—果皮室,4-2—果皮卸料口,5—密封底座,6—动力传感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猕猴桃自动打浆去皮装置包括猕猴桃进料口(1)、高速转动刀片(2-1)、转动过滤网(2-2)、滤浆室(3-1)、浆液出料口(3-2)、果皮室(4-1)、果皮卸料口(4-2)、密封底座(5)和动力传感轴(6);高速转动刀片(2-1)通过密封底座(5)与动力传感轴(6)连接;高速转动刀片(2-1)与转动过滤网(2-2)成60°角固定连接;高速转动刀片(2-1)与转动过滤网(2-2)下方为滤浆室(3-1),其连通浆液出料口(3-2);滤浆室(3-1)上方为果皮室(4-1),其下方连接果皮卸料口(4-2);高速转动刀片(2-1)正上方为猕猴桃进料口(1),猕猴桃进料口(1)内壁上设置有三角形齿,用于快速去皮。

果皮室(4-1)的底部保持30°向一方倾斜,并与果皮卸料口(4-2)光滑无缝焊接,保证操作过程中被分离果皮能自动从果皮卸料口(4-2)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为:

打浆过程:高速转动刀片(2-1)通过密封底座(5)与动力传感轴(6)连接,动力传感轴(6)快速转动时,带动高速转动刀片(2-1)同步转动。当完整猕猴桃果从猕猴桃进料口(1)进入,由高速转动刀片(2-1)高速转动切割猕猴桃,再由猕猴桃进料口(1)下端与高速转动刀片(2-1)间形成的狭缝挤压,将猕猴桃果肉及果皮迅速打浆粉碎。

分离过程:经打浆粉碎的混合物由于挤压和离心力作用被甩至与高速转动刀片(2-1)同步高速转动的转动过滤网(2-2)上,通过离心力作用,果酱穿过转动过滤网(2-2)进入滤浆室(3-1),然后由浆液出料口(3-2)排出;被转动过滤网(2-2)截留的果皮,克服摩擦阻力,沿滤网向上移动,进入果皮室(4-1),最后由果皮卸料口(4-2)排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和发明构思进行的改造和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