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53552阅读:53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窗户,尤其是涉及一种固定窗。



背景技术:

现有的玻璃窗在安装时,先将窗扇固定安装在建筑上,然后再安装玻璃。玻璃安装完成后,需要在建筑外侧对玻璃进行上胶,使得玻璃具有防水的效果,从而使得在上胶过程中危险系数较大,不便于施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窗,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固定窗,包括外框、内框、玻璃和压线,外框和内框均为封闭的四边形,玻璃固定在内框上,内框的外侧壁边缘与外框的内侧壁边缘相对应,压线与内框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有内框,且玻璃安装在内框上,从而当玻璃在内框上安装完成后可以进行上胶,然后再将内框靠入外框内,最后进行压线安装。由此,该固定窗在安装过程中,在内框上完成对玻璃的安装以及其他相关处理,因此,避免了在建筑外侧对玻璃进行密封处理,保证了操作的安全性,且方便安装,提高安装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内框包括底框、第一窗框、第二窗框和加强件,第一窗框和第二窗框分别固定在加强件的相对两侧,加强件与底框固定,玻璃设于底框与第一窗框之间或底框与第二窗框之间。由此,方便内框各部件的加工成型,以及方便玻璃的安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固定窗还包括连接件,底框和加强件通过连接件连接,连接件为隔热元件。由此,设有连接件,可以方便底框和加强件的连接固定,连接件为隔热元件,可以实现防火隔热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固定窗还包括装饰盖,装饰盖卡设在内框外侧。由此,设有装饰盖,可以提高固定窗的整体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底框包括底边和本体,底边和本体为一体成型结构,本体与加强件位于底边的同侧,底边的两端边缘分别与第一窗框、第二窗框的边缘平齐。由此,方便底框与加强件的连接,以及方便玻璃的安装固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装饰盖的外侧边缘与内框、外框的边缘相平齐。由此,方便该固定窗在清洗,避免在清洗时伤到操作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窗其中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窗,包括外框、内框1、玻璃2和压线,外框和内框1均为封闭的四边形,玻璃2固定在内框1上,内框1的外侧壁边缘与外框的内侧壁边缘相对应,压线与内框1相配合。其中,外框、内框1和压线均为铝型材,方便成型加工,且可以减轻固定窗的整体重量;当内框1靠入到外框后,可以通过螺栓将两者进行固定,再安装压线,可以对玻璃2进行密封和提高固定窗的整体性。

内框1包括底框11、第一窗框12、第二窗框13和加强件14,第一窗框12和第二窗框13分别固定在加强件14的相对两侧,加强件14与底框11固定,玻璃2设于底框11与第一窗框12之间或底框11与第二窗框13之间。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为了方便第一窗框12和第二窗框13两者与加强件14的连接,第一窗框12和第二窗框13的一端均设有卡勾,卡勾可以卡在加强件14的边缘,方便各部件的定位。当第一窗框12、第二窗框13和加强件14三者定位完成后,第一窗框12和第二窗框13两者均通过螺栓与加强件14加强固定。

固定窗还包括连接件4,底框11和加强件14通过连接件4连接,连接件4为隔热元件。底框11和加强件14均设有卡槽,连接件4的两端分别卡设在相应的卡槽内进行固定;连接件4为两个,提高连接强度,以及起到很好的防火隔热效果。

固定窗还包括装饰盖3,装饰盖3卡设在内框1外侧,装饰盖3为两个。为了方便装饰盖3的安装固定,在第一窗框12和第二窗框13上开设有卡勾,在装饰盖3上对应设有卡勾,两者扣合即可实现相应装饰盖3余第一窗框12或第二窗框13的配合。同时,为了方便装饰盖3与加强件14的配合,在加强件14的边缘设有凹槽,装饰盖3设有勾边,使得勾边能够勾设在凹槽内,实现了装饰盖3的安装固定。

底框11包括底边111和本体112,底边111和本体112为一体成型结构,本体112与加强件14位于底边111的同侧,底边111的两端边缘分别与第一窗框12、第二窗框13的边缘平齐。由此,方便底框与加强件的连接,以及方便玻璃的安装固定。

装饰盖3的外侧边缘与内框1、外框的边缘相平齐。由此,方便该固定窗在清洗,避免在清洗时伤到操作者。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