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无障碍低门槛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53550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无障碍低门槛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无障碍低门槛。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设计的人性化也成为社会的流行观念,现有公共场所和家庭的进户门及房间门设计在建设之初没有考虑到老人、儿童,以及婴儿车和轮椅等对于行动不便人群的代步工具的进出方式,造成门槛过高,对其生活、工作造成不便。而有些设计者考虑了该因素后,粗放的设计为平成地面,这样的设计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与室外完全的联通,导致了室内的密封保温性较差,同时外界水也可回流至室内。而现有的低门槛设计也只是降低了门槛的高度,并没有考虑水回流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无障碍低门槛,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门槛高、通行不便、外界水回流等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无障碍低门槛,包括门槛外型材和门槛内型材,还包括外踏板、内踏板、水槽、与门框型材相连接的披水沿;门槛外型材与门槛内型材相配合,外踏板与门槛外型材相卡接,内踏板与门槛内型材相卡接,水槽与外踏板、门槛外型材相配合,披水沿与水槽相对应;水槽上设有漏水孔,水槽的一侧设有接水槽;内踏板顶面到地面的距离h=8~13mm。

所述门槛外型材的上部为平面Ⅰ,门槛外型材的侧面为倾斜面Ⅰ,平面Ⅰ与倾斜面Ⅰ之间设有卡槽。

所述外踏板的上部为平面Ⅱ,平面Ⅱ的一侧与门槛外型材上的卡槽相配合,外踏板的底部与倾斜面Ⅰ相配合。

所述水槽为不规则空腔,水槽的上部为平面,平面上设有交叉排列的三行漏水孔;水槽上对称设有U形槽,U形槽的底部设有漏水孔;水槽左端拐角处设有漏水孔;接水槽的底部设有漏水孔;水槽的底部与排水管道相连通。

所述平面Ⅱ的另一侧与水槽左端拐角处的漏水孔相对应。

所述水槽的顶部与地面之间的距离h1=0~3mm。

所述门槛外型材、门槛内型材、外踏板、内踏板上部均设有防滑条。

本实用新型通过门槛外型材和门槛内型材降低了门槛与地面之间距离;外踏板与水槽及披水沿配合使用,可以很好地防止雨水或外界水的回流,减少积水对门、门槛造成腐蚀,延长其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保证不便人群的通过性,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配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水槽立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水槽局部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外踏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5所示,一种新型无障碍低门槛,包括门槛外型材1和门槛内型材2,还包括外踏板3、内踏板4、水槽7、与门框型材5相连接的披水沿6;门槛外型材1与门槛内型材2相配合,门槛外型材的顶面与门槛内型材的顶面处于同一高度;内踏板4上设有锁座。所述门槛外型材1的上部为平面Ⅰ1-1,门槛外型材1的侧面为倾斜面Ⅰ1-2,平面Ⅰ1-1与倾斜面Ⅰ1-2之间设有卡槽。外踏板3与门槛外型材1相卡接,外踏板3的上部为平面Ⅱ3-1,平面Ⅱ3-1的一侧与门槛外型材1上的卡槽相配合,外踏板3的底部与倾斜面Ⅰ1-2相配合。内踏板4与门槛内型材2相卡接,门踏板的顶面与门槛内型材的顶面处于同一高度;水槽7与外踏板3、门槛外型材1相接触,披水沿6与水槽7相对应,披水沿的延长线与水槽中心线相交,保证从披水沿流下的水,真好落在水槽上;水槽7上设有漏水孔8,水槽7的一侧设有接水槽9,接水槽9的下部向上倾斜,使水流向底部的漏水孔8;所述水槽7为不规则空腔,水槽7的上部为平面,平面上设有交叉排列的三行漏水孔8;水槽7上对称设有U形槽7-1,U形槽7-1的底部设有漏水孔8;水槽7左端拐角处设有漏水孔8;所述平面Ⅱ3-1的另一侧与水槽7左端拐角处的漏水孔8相对应,从外踏板上流出的水正好经左端拐角处的漏水孔流入水槽。水槽7的底部与排水管道10相连通,流入水槽的水经排水管道排出。所述门槛外型材1、门槛内型材2、外踏板3、内踏板4上部均设有防滑条。内踏板4顶面到地面的距离h=10mm,降低了室内门槛的高度。水槽7的顶部与地面之间的距离h1=0mm,水槽与地面等高,提高了通过性。

实施例2:如图1-5所示,一种新型无障碍低门槛,内踏板4顶面到地面的距离h=12mm,槽7的顶部与地面之间的距离h1=2mm。

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