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护床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99665发布日期:2018-06-30 01:15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看护床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床垫,具体涉及看护床垫。



背景技术:

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躺在床上睡觉,良好的睡眠会使人醒来之后精力充沛、身心愉快,而一个好的床垫是获得高质量睡眠的有力保证。市场上现有的床垫大多都是在提高舒适度方面做改进,但功能较单一。有些人在睡觉的时候很容易打鼾,特别是体型较胖者。从医学的角度来说,打鼾是因为呼吸道受阻而产生,打鼾者在睡眠时,有时会出现短暂的呼吸暂停现象。打鼾不仅影响打鼾者自身的健康,也会影响他人的睡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打鼾者夜晚打鼾,影响他人睡眠,目的在于提供看护床垫,调整打鼾者睡觉时的姿势,防止打鼾者打鼾影响他人睡觉。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看护床垫,包括两个边缘气囊、控制集成块、多个中部气囊均纵向排列构成的床垫本体,所述边缘气囊和中部气囊均呈长条形,其中两个边缘气囊分布在床垫本体两侧,多个中部气囊处于两个边缘气囊之间;每两个相邻的中部气囊之间设置一个微型气泵,所述微型气泵控制相邻的两个中部气囊内部气体的转移;每个中部气囊底部外侧设置一个压电传感器;所述控制集成块包括声音传感器和微控制器,所述声音传感器、压电传感器和微型气泵分别与微控制器连接。

人在睡眠中唇、舌、颊、颚部肌肉不可能随意搭配形成各种空腔了,但始终留出一个大的通道——嗓子(咽部),如果这个通道变窄了、变成缝隙了,那么气流通过时就会发出声音来,这就是打鼾,所以胖人、咽喉部肌肉松弛的人、嗓子发炎的人最容易打鼾。打鼾的治疗是需要时间的,但是在没有解决打鼾的问题之前,打鼾者对周围人的影响较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同时保证打鼾者的睡眠质量,需要在打鼾者睡眠时自动调整打鼾者的睡姿,这样便同时保证了打鼾者和周围人的睡眠质量。

本实用新型利用多个气囊组成床垫本体,在中部气囊底部设置压电传感器,用于检测人体重心躺在哪一个中部气囊,将该中部气囊标记,微控制器接收到人体重心所在中部气囊的压电传感器的信号;声音传感器用于检测声音,并将声音的数据传送至微控制器,微控制器将得到的声音的音量大小与预定的音量大小进行比较,若得到的声音音量超过预定的音量大小,微控制器则控制与被标记的中部气囊有关的微型气泵,改变被标记的中部气囊的内部气压,调整该中部气囊与旁边气囊的高度差,调整打鼾者的睡姿,从而避免打鼾者打鼾影响周围人的睡眠,同时保证了打鼾者自身的睡眠。

进一步地,边缘气囊和中部气囊的表面均覆盖有减缓摩擦的保护层。考虑到气囊多使用橡胶材质,气囊之间的摩擦会导致噪声,在气囊表面覆盖保护层避免噪声的产生。

进一步地,床垫本体两侧的边缘气囊高于中间的中部气囊。将边缘气囊设置得高于中部气囊,是为了防止中部气囊高于边缘气囊,导致人体从床垫滑落。

进一步地,每个中部气囊内侧设置有一个气体压力传感器;气体压力传感器分别与微控制器连接。气体压力传感器是监测中部气囊的气体压力变化,防止某一个气囊压力过大导致气囊的损坏。

进一步地,看护床垫,还包括多个发光装置,所述每个发光装置对应一个中部气囊,所述每个发光装置分别与微控制器连接。发光装置用于提示中部气囊的工作状态,如果某一个中部气囊的工作状态异常,该中部气囊对应的发光装置则点亮。

进一步地,看护床垫,还包括隔离层,所述隔离层覆盖床垫本体底部,所述压电传感器位于隔离层与床垫本体之间。隔离层用于保护压电传感器以及各个气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声音传感器检测打鼾的声音,压电传感器确定人体的位置,使用微控制器控制微型气泵改变相邻中部气囊之间的高度差,调整打鼾者的睡眠姿势,保证了打鼾者及其周围人的睡眠质量。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床头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系统。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边缘气囊,2-中部气囊,3-微型气泵,4-控制集成块,5-压电传感器,6-隔离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所示,看护床垫,包括两个边缘气囊1、控制集成块4、多个中部气囊2均纵向排列构成的床垫本体,所述边缘气囊1和中部气囊2均呈长条形,其中两个边缘气囊1分布在床垫本体两侧,多个中部气囊2处于两个边缘气囊1之间;每两个相邻的中部气囊2之间设置一个微型气泵3,所述微型气泵3控制相邻的两个中部气囊2内部气体的转移;每个中部气囊2底部外侧设置一个压电传感器5;所述控制集成块2包括声音传感器和微控制器,所述声音传感器、压电传感器5和微型气泵3分别与微控制器连接。边缘气囊1和中部气囊2的表面均覆盖有减缓摩擦的保护层。床垫本体两侧的边缘气囊1高于中间的中部气囊2。每个中部气囊2内侧设置一个气体压力传感器;每个气体压力传感器分别与微控制器连接。每个中部气囊2设置一个发光装置,所述每个发光装置分别与微控制器连接。在床垫本体底部覆盖隔离层6所述压电传感器5位于隔离层6与床垫本体之间。

本实施例中,将控制集成块4包装进壳体中,并将壳体设置在床垫本体的床头处,微型气泵3设置在靠近床头的位置,压电传感器5设置在床垫本体中人体上躯干常躺的横向区域中,发光装置设置在壳体表层,并按照其对应的中部气囊2对应的位置依次排成直线,气体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每个中部气囊2内部。

微控制器采用摩托罗拉MC6801,气体压力传感器采用XCQ-152,压电传感器5采用ACH-01,声音传感器采用MCA-BTA,微型气泵3采用WP27D-12H,发光装置采用LED发光二极管。

气体压力传感器检测中部气囊2内部的气压大小,并将气压数据传输至微控制器,微控制器将得到的气压数据与预定的气压数据进行比较,倘若某一个中部气囊2的气压超过预定气压数据,微控制器将点亮对应的发光装置以示提醒,同时微控制器将应急启动相应的微型气泵3,改变超压的中部气囊2的气压。各个压电传感器5检测来自床垫本体的压力,将压力数据传输至微控制器,微控制器将各个中部气囊2的压力进行比较,判断人体重心所在的位置,将该重心所在的中部气囊2进行标记;声音传感器检测声音数据,微控制器接收声音数据并判断该声音是否超过预定的分贝值,如果超过,微控制器将控制被标记的中部气囊2有关的微型气泵3工作,改变被标记的中部气囊2的压力值,从而调整被标记中部气囊2与相邻中部气囊2的高度差,从而调整打鼾者的睡姿,避免打鼾影响周围人以及打鼾者滋生的睡眠。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