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内胆及石墨炊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71902发布日期:2018-08-28 22:32阅读:55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具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石墨内胆及石墨炊具。



背景技术:

目前,具有石墨内胆的锅具可以采用电磁加热,由于电磁加热可以使内胆整体发热,因此,可以保证烧制的食物受热均匀且从里往外熟,不仅味道纯正,还能锁住食物本来的养分。另外,电磁加热还具有加热时间短的特点。因此,具有较广的使用前景。然而,石墨内胆的强度较低且韧性差,在烹饪过程中容易磨损、摔碎,进而影响石墨锅具的使用寿命。为了增强石墨锅具的强度与韧性,现有做法为在石墨粉压制过程中加入纤维、金属颗粒等,但是这种做法过程复杂,不适合批量生产。

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石墨内胆、石墨炊具及表面涂层处理方法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磨耐摔且具有保温功能的石墨内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石墨内胆。该石墨内胆包括形成有容纳腔的石墨基体和覆盖所述石墨基体的内表面的不粘涂层,所述石墨内胆的外表面设有用于提高所述石墨内胆的强度与韧性的保护层。

优选地,所述保护层覆盖所述石墨基体的底壁和侧壁;所述石墨基体的开口处形成有外翻的锅沿,所述保护层从所述侧壁延伸至所述锅沿的顶部端面。

优选地,所述保护层的硬度为800-1000HV。

优选地,所述保护层为Al2O3涂层;或Al或Zn涂层;或Al和Al2O3的混合涂层。

优选地,所述石墨基体的厚度为5-8mm,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50-200μm。

优选地,所述石墨基体的内表面还设有用于提高所述不粘涂层的硬度和附着力的氧化铝中间层,所述不粘涂层沉积在所述氧化铝中间层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石墨炊具,该石墨炊具包括底部设有电磁加热装置的锅体,和能分离地设置在所述锅体内的石墨内胆,其中,所述石墨内胆为上述的石墨内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增强石墨内胆的强度与韧性,且制备过程简单、适合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石墨内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石墨内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 不粘涂层 200 氧化铝中间层

300 石墨基体 500 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石墨内胆,该石墨内胆包括形成有容纳腔的石墨基体300和覆盖石墨基体300的内表面的不粘涂层100,石墨内胆的外表面设有用于提高石墨内胆的强度与韧性的保护层500。在这种情况下,石墨内胆耐磨耐摔,且具有一定的保温性能。

保护层500覆盖石墨基体300的底壁和侧壁,石墨基体300的开口处形成有外翻的锅沿,保护层500从侧壁延伸至锅沿的顶部端面。由此,可以增强整个锅体的防碰撞性能。

由于采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的涂层致密性高、结合强度好、且厚度可控,且氧化铝粉末制备工艺成熟价格低廉,因此,本实用新型中的保护层500优选为采用等离子喷涂方法制备而成的Al2O3涂层。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保护层500还可以为采用冷喷涂方法制备的Al或Zn涂层;或采用电弧喷涂方法制备的Al和Al2O3的混合涂层,只要在石墨基体300的外表面容易形成且具备较高的硬度即可。

优选地,石墨基体300的厚度为5-8mm,保护层500的厚度为50-200μm。在这种情况下,保护层500的硬度可以达到800-1000HV。

为了克服在石墨基体300表面直接沉积不粘涂层100所导致的不粘涂层硬度低、耐磨性差以及附着力不够等缺陷,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石墨基体300的内表面还设有用于提高所述不粘涂层100的硬度和附着力的氧化铝中间层200,所述不粘涂层100沉积在氧化铝中间层200上。这样,中间层200即可以很好地附着在石墨基体300上,又可以作为不粘涂层100的沉积基础。石墨内胆的整体可以形成为具有:“保护层-石墨基体-氧化铝中间层-不粘涂层”四级结构,因此,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中间层200还可以为氧化钛涂层、氧化锆涂层或氧化铝与氧化钛的复合涂层等,只要能保证具有较好的等离子喷涂效果且致密性即可。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石墨炊具,该石墨炊具包括底部设有电磁加热装置的锅体和能分离地设置在锅体内的石墨内胆,其中,石墨内胆为上述的石墨内胆。具体地,石墨炊具包括石墨锅和石墨烤盘等。由于锅和烤盘的内表面经处理才能与米饭等食物接触,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上述的“保护层-石墨基体-氧化铝中间层-不粘涂层”四级结构,使得了石墨炊具具有易清洗和耐磨损的优点。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