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倒式排烟窗的合页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23282阅读:79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下倒式排烟窗的合页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幕墙上的窗户合页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下倒式排烟窗的合页结构。



背景技术:

现在的幕墙在国家消防规范的严格要求下对于开启的要求也越来越严,特别是对于下倒式的翻窗的开启角度及数量要求也越来越严。不仅要求在建筑火灾时要消防联动打开,还需要能在多次使用的情况下各五金件不能失效,电动装置目前发展比较成熟,多数为液压或是气动、电动装置,但翻窗下面的开启合页就没有一个定型的系统设计,材料的采用也五花八门,有不锈钢的、有铸铁的、有铝材的,基本上是遇到了才会考虑配相应的合页,没有产品的延续性和通用性;合页与翻窗边框的配合也达不到精度要求,在测试的过程中就有损坏的现象,再补料的时间过长,延误工期;遇到较大的下倒翻窗,合页的承载力达不到要求,导致合页扭曲变形,翻窗闭合不密封,产品维护措施费较大。目前国内绝大部分的外倒窗采用的合页并没有翻转限位装置,导致翻窗重量全部集中在合页上,再通过推杆复位翻窗时,推杆受力过大,导致推杆变形、报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下倒式排烟窗的合页结构,解决合页在满足开启角度及开闭的使用功能的同时,通过合页底部的限位措施,固定翻窗的开启角度,不会导致翻窗开启角度过大而导致合页受力受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下倒式排烟窗的合页结构,包括扇边框、窗边框、上合页和下合页;所述扇边框通过安装于玻璃窗面的侧边上;所述扇边框通过密封胶条与玻璃窗面固定;所述上合页的一端固定在扇边框上,其另一端与下合页铰接配合;所述下合页固定在所述窗边框上;所述上合页上设有凸起的球形支柱;所述窗边框上还设有与所述球形支柱相配合的限位弧槽;所述球形支柱在限位弧槽内的顺时针转动角度不大于70°。

优选的是,所述上合页与下合页的铰接处为不锈钢转轴。

优选的是,所述扇边框和窗边框上均设有卡接槽;所述上合页、下合页的端部均设有与卡接槽配合的限位部。

优选的是,所述上合页的限位部安装于扇边框上的卡接槽内并通过一根机制螺钉固定。

优选的是,所述下合页的限位部安装于窗边框上的卡接槽内并通过另一根机制螺钉固定。

优选的是,所述窗边框上还设有保护上、下合页铰接点的橡胶挡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下倒式排烟窗的合页结构,其采用的是铝合金开模,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全称质量及精度配合的监控,不断的调整配合间隙,使得翻窗在使用过程中达到最佳的受力效果。避免合页的过载荷,有效的延长了合页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下倒式排烟窗的合页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球形支柱在限位弧槽内转动到最大角度的放大视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扇边框;2、窗边框;3、上合页;4、下合页;5、不锈钢转轴;6、球形支柱;7、限位弧槽;8、机制螺钉;9、橡胶挡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附图1至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一种下倒式排烟窗的合页结构,包括扇边框1、窗边框2、上合页3和下合页4。扇边框1通过安装于玻璃窗面的侧边上,扇边框1通过密封胶条与玻璃窗面固定。上合页3的一端固定在扇边框2上,其另一端与下合页4铰接配合,上合页3与下合页4的铰接处为不锈钢转轴5。下合页4固定在窗边框2上,上合页3上设有凸起的球形支柱6,窗边框2上还设有与球形支柱6相配合的限位弧槽7,球形支柱6在限位弧槽7内的顺时针转动角度不大于70°。扇边框1和窗边框2上均设有卡接槽,上合页3、下合页4的端部均设有与卡接槽配合的限位部。上合页3的限位部安装于扇边框1上的卡接槽内并通过一根机制螺钉8固定,下合页4的限位部安装于窗边框2上的卡接槽内并通过另一根机制螺钉8固定,在机制螺钉固定处的边框壁厚均为加厚型。窗边框2上还设有保护上、下合页铰接点的橡胶挡片9。

根据国内的消防排烟要求下倒式的翻窗的开启角度要大于70度才能达到排烟的效果,在翻窗的底部采用铝合金开模的铝型材作为翻窗的旋转轴,将两片合页分别固定在窗边框和扇边框上。 窗边框和扇边框固定M4的机制螺钉的壁厚要大于等于螺钉的公称直径,这样螺钉才能起到受力作用。在翻窗开启到70度角度时,底部的限位装置会旋转到极限位置,翻窗就不会再向外打开,有效的避免翻窗开启的过载荷。上合页与下合页的铰接处为不锈钢转轴,有效的起到了耐磨、抗压作用,根据翻窗的大小计算合理设置合页的数量,无须采用通长的合页,可以有效的降低造价。球形支柱与限位弧槽的配合,在翻窗开启达到70度时,就能有效的限制住翻窗继续开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