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智能卤蛋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72169发布日期:2018-08-28 22:33阅读:51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烹饪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多功能智能卤蛋锅。



背景技术:

卤蛋作为一种方便美味的熟食品,深受人们的喜爱;卤蛋在制作过程中如果想入味,需要在蛋带壳煮熟后将蛋壳敲裂,使卤汁中的味道在后续的卤煮过程中进入蛋白及蛋黄。现在大多数的人在卤蛋的时候均采用人工敲碎蛋壳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但给耗时耗力,且在卤制过程中需要人在锅旁看守,给人们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现在市面上也出现了卤蛋锅,但是现有的卤蛋锅的锅体结构均存在不合理的情况,由于其内部存蛋、碎蛋壳的部件是固定不可拆卸的,所以只能用来卤蛋,不能兼用来煮饭或煮粥,使得整个锅的使用率低,实用性低,造成资源浪费;同时,现有的卤蛋锅存蛋结构简单,一次只能卤制很少的几个蛋,使得其工作效率低,给人们的使用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智能卤蛋锅。

一种多功能智能卤蛋锅,包括锅本体、与锅本体可配合使用的锅盖、与锅本体内可配合安装的套筒组。

所述的锅盖的内部设置有电机,还设置有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且下端贯穿锅盖内侧的转轴;所述的转轴位于锅盖的中心位置。

所述的锅本体的外侧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的控制开关的输入端连接有控制电路;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主控芯片、供电电路;所述的电机分别与主控芯片及供电电路连接。

所述的套筒组包括固定套筒、转动套筒、转动臂;所述的固定套筒与转动套筒同轴设置且间隔设置;所述的转动臂与转动套筒的上端连接;所述的转动臂的中心与转轴连接;所述的转动臂为1个以上;电机通过转轴带动转动臂转动,转动臂通过转轴带动转动套筒转动;固定套筒通过本身的自重相对于转动套筒为固定状态,转动套筒的运动使得被固定套筒与转动套筒紧密包裹的蛋受到挤压,从而实现破蛋。

作为优选,所述的固定套筒的侧面与转动套筒的侧面均垂直设置有贯穿其侧面的开口;所述的固定套筒的一侧与转动套筒的一侧均设置有条形孔,其另一侧设置有与条形孔可配合安装的螺纹孔;所述的条形孔与螺纹孔通过螺栓或螺钉配合安装;所述的条形孔沿固定套筒的圆周或转动套筒的圆周设置。

作为优选,每个转动套筒有对应的转动臂与其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转轴与电机的输出端可拆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控制开关为按键开关、旋钮开关、触摸开关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控制开关包括启动停止开关、功能选择开关。

作为优选,所述的功能选择开关包括煮饭开关、熬粥开关、保温开关、卤蛋开关。

作为优选,所述的转轴的横截面为方形。

作为优选,所述的固定套筒与转动套筒的表面均设置有凹槽和/或凸起,以增加对蛋的挤压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的锅本体内设置有空腔;所述的控制电路位于空腔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套筒组与转轴的配合使用,使得卤蛋时由电机驱动的转轴带动转动臂转动,从而带动转动套筒转动,使得转动套筒与固定套筒之间的煮熟的蛋被挤压,从而实现将蛋壳挤碎的目的,由此使得蛋的卤制更加简单快捷,无需人工破蛋壳,节省了时间与人工成本;且套筒组可以在水平和垂直上多层布置要卤制的蛋,充分利用了锅体空间,提高了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套筒与转动套筒均可通过收紧带改变其直径,使得蛋放入后可以调整固定套筒与转动套筒之间的距离,使三者的配合度更好,由此使得套筒组可适用于不同大小的蛋,使得破蛋效果更好;同时,固定套筒与转动套筒的数量可根据蛋的数量及锅本体的大小进行随机的组合,由此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使得其使用更加便利。

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开关、主控芯片、电机的配合使用,使得卤蛋的过程实现智能化,只需通过控制开关即可实现整个过程的无人监控及操作,使得人们使用更加便捷。

本实用新型通过转轴、套筒组的可拆卸,使得其可以用于蒸米饭、煮粥等其他用途,由此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利用率,节省了资源,且多功能的特性可以避免厨房空间的杂乱。

附图说明

图1为套筒组的剖面图。

图2为固定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其中,1-锅本体,2-锅盖,3-套筒组,11-控制开关,21-转轴,31-固定套筒,32-转动套筒,34-转动臂,35-条形孔,36-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3所示,一种多功能智能卤蛋锅,包括锅本体、与锅本体可配合使用的锅盖、与锅本体内可配合安装的套筒组;套筒组可放置于锅本体内。

锅盖的内部设置有电机,还设置有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且下端贯穿锅盖内侧的转轴;转轴位于锅盖的中心位置;转轴的下端与套筒组可配合安装。本实施例中,转轴与电机的输出端可拆卸连接,由此可以方便在不使用卤蛋功能时将转轴拆除,使得本实用新型使用更加便捷。

锅本体的外侧设置有控制开关;控制开关的输入端连接有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包括主控芯片、供电电路;电机分别与主控芯片及供电电路连接;由此可以通过主控芯片控制电机的运转状态,从而实现对套筒组的转动状态的控制。本实施例中,锅本体的侧壁内设置有空腔;控制电路位于空腔内,由此使得控制电路与锅本体一体成型,不会导致控制电路外露而出现安全隐患。

本实施例中,控制开关为按键开关、旋钮开关、触摸开关中的一种或几种;控制开关包括启动停止开关、功能选择开关;功能选择开关包括煮饭开关、熬粥开关、保温开关、卤蛋开关;控制开关可以选择控制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模式,使得其可以用于蒸米饭、煮粥等其他用途,由此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利用率,节省了资源,且多功能的特性可以避免厨房空间中锅体过多造成的杂乱。

如图1所示,套筒组包括固定套筒、转动套筒、转动臂,固定套筒、转动套筒;固定套筒与转动套筒同轴设置且间隔设置;转动臂与转动套筒的上端连接;转动臂的中心与转轴连接;转动臂为1个以上。本实施例中,每个转动套筒有对应的转动臂与其固定连接。

如图2所示,固定套筒的侧面与转动套筒的侧面均垂直设置有贯穿其侧面的开口;固定套筒一侧与转动套筒的一侧均设置有条形孔,其另一侧设置有与条形孔可配合安装的螺纹孔;条形孔与螺纹孔通过螺栓或螺钉配合安装;条形孔沿固定套筒的圆周或转动套筒的圆周设置;由此可以通过螺栓或螺钉在条形孔内滑动从而调整转动套筒或固定套筒的口径,以达到使蛋与转动套筒或固定套筒的接触更加紧密,破壳效果更佳。

固定套筒通过本身的自重相对于转动套筒为固定状态,即固定套筒与转动套筒为相对运动状态;转动臂通过转轴带动转动,转动套筒通过转动臂带动转动。本实施例中,转动臂、固定套筒、转动套筒均为2个;固定套筒与转动套筒的表面均设置有凹槽和/或凸起,由此可以在需要破蛋时增加固定套筒与转动套筒之间的摩擦挤压力,使得破蛋效果更佳;转轴的横截面为方形,由此增加了连接处的摩擦力,避免了转轴转动时转轴与转动臂的连接处出现滑落的情况;由电机驱动的转轴带动旋转臂转动,从而带动转动套筒转动,使得转动套筒与固定套筒之间的煮熟的蛋被挤压,从而实现将蛋壳挤碎的目的。

当转动套筒的数量为2个以上时,所有的固定套筒均为相同的高度,各个转动套筒的高度根据直径由小到大依次增高相同的高度H,高度H大于转动臂的高L,由此使得各个转动臂在安装及运行过程中不会相互影响,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效果更佳,同时不会产生安全问题。

当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卤蛋功能时,首先将固定套筒与转动套筒依次放入锅本体中,可根据蛋的数量及锅本体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固定套筒及转动套筒的规格及数量;每放入一个固定套筒与一个转动套筒,就在两者之间的位置放入蛋,然后通过条形孔与螺纹孔的配合安装将固定套筒及转动套筒均调整至合适的直径;套筒组安装完成后,将转轴安装到电机上,并锅盖与锅本体配合安装;接着将外接电源接通,并将控制开关调节至卤蛋开关,并确定卤煮时间,然后打开电机开关;主控芯片在锅本体通电工作至蛋煮熟的时间后开启电机,使得破蛋完成,然后主控芯片关闭电机,锅本体中的蛋卤煮至合适的时间,供电电路断开外部供电;由此即可完成卤蛋的操作。

当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卤蛋以外的功能时,将转轴从电机上取下,然后将套筒组从锅本体中取出,接着将外接电源接通,并将控制开关调节至合适的功能开关,并确定运行时间;由此即可完成卤蛋以外的食物的烹煮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实施例用于理解实用新型的结构、功能和效果,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