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3136发布日期:2018-11-09 20:37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温盒。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饮食中,往往会做几道菜,而几道菜不会同时出锅,做好最后一道菜,准备食用时,前面的菜已经变凉了,尤其是冬季和寒冷的气候下,目前一般的解决方法是将已变凉的菜再用微波炉加热,这种方法费时、不环保,而且二次加热也影响口感。

因此,如何对多道饭菜同时进行保温,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保温盒,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对多道饭菜同时保温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保温盒,包括多个层板和一个底板,所述多个层板叠置于所述底板之上;每一所述层板包括一块第一凸板、一块隔板、四块侧围板和八个弹性拉紧组合件,所述第一凸板设置于所述隔板的正面;所述隔板呈长方体形状,且所述隔板的侧面设置有一端部方槽,且所述隔板的每一侧边均设置有两个豁口,每一豁口内安装有连接轴,所述隔板的背面设置有一平面方槽;每一所述侧围板与所述隔板接触的端部有方凸条以及在所述方凸条中开设的两个连接孔,所述方凸条能够分别卡合固定于所述端部方槽和所述平面方槽内;每一弹性拉紧组合件安装于连接孔中,且所述弹性拉紧组合件由拉杆、塞管、弹簧及螺母组成;所述拉杆末端的外螺纹穿过所述塞管上端的通孔,使得拉杆能够在塞管中沿所述拉杆的轴向运动,且所述拉杆末端的外螺纹上套设有与其匹配的螺母;所述弹簧置于所述塞管的弹簧空腔内、并套在所述拉杆上;所述拉杆顶端弯成圆孔状,并使得所述隔板中所述豁口内的连接轴穿过所述拉杆顶端的圆孔状结构;四块所述侧围板能够以每一侧围板均卡合固定于所述平面方槽的方式环绕所述隔板背面的四周设置,以形成一下端开口的腔体形状,所述腔体的开口能够与所述第一凸板卡合固定;所述底板包括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基板表面的第二凸板,所述第二凸板能够与所述腔体的开口卡合固定;多个所述层板与所述底板均采用保温隔热材料制作而成。

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多个凸条,所述凸条与所述第二凸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基板的相对两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温盒,通过采用隔热保温材料制作多个层板和底板,在使用时,可以将盛有饭菜的碗碟一一放置于一层板的第一凸板上或底板的第二凸板上,并盖合下一层板,实现了多道饭菜的同时保温;而且,每一层板中的侧围板与隔板活动连接,在所述保温盒不使用时,可以将所述侧围板与所述隔板置于同一平面内,减小了保温盒的体积,便于保温盒的收纳,节省了空间。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保温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保温盒中层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附图2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保温盒中隔板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附图4中B部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6是附图4中C部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保温盒中隔板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8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保温盒中层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9是附图8中A-B方向的剖面图;

附图10A-10E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保温盒中弹性拉紧组合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保温盒中侧围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保温盒中侧围板与弹性拉紧组合件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保温盒中侧围板卡合于隔板中的平面方槽内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保温盒中侧围板卡合于隔板中的端部方槽内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保温盒中层板收纳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温盒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保温盒,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保温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保温盒,包括多个层板11和一个底板12,所述多个层板11叠置于所述底板12之上。其中,所述多个层板11的具体数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确定,本具体实施方式对此不作限定。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层板11,在使用时呈一下端开口的腔体形状,且多个层板11以开口向下的方式依次叠置,用以实现多道饭菜的保温;在不使用时,所述层板11可以收纳呈平板状结构,节省空间。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保温盒中层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附图2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具体来说,如图2、3所示,每一所述层板11包括一块第一凸板112、一块隔板111、四块侧围板113和八个弹性拉紧组合件。所述第一凸板112设置于所述隔板111的正面,在使用过程中,所述侧围板113与所述第一凸板112分别位于所述隔板111的相对两侧,且所述四块侧围板113环绕所述隔板111的边缘设置,以形成一下端开口的腔体形状,盛有待保温饭菜的碗碟置于所述第一凸板112上,所述多个层板11以所述腔体的开口向下的方式层叠放置。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保温盒中隔板背面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附图4中B部的局部放大图,附图6是附图4中C部的局部放大图,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保温盒中隔板正面的结构示意图,附图8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保温盒中层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9是附图8中A-B方向的剖面图。

如图4-9所示,所述隔板111呈长方体形状,且所述隔板111的侧面设置有一端部方槽1111,且所述隔板111的每一侧边均设置有两个豁口1113,每一豁口1113内安装有连接轴1114,所述隔板111的背面设置有一平面方槽1112,即所述平面方槽1112与所述第一凸板112分别位于所述隔板111的相对两侧,而所述端部方槽1111位于所述隔板111的侧面,例如图4-9中,所述第一凸板112位于所述隔板111的正面,所述平面方槽1112位于所述隔板111的背面,所述端部方槽1111环绕所述隔板111的前、后、左、右四个侧面设置。

附图10A-10E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保温盒中弹性拉紧组合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1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保温盒中侧围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1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保温盒中侧围板与弹性拉紧组合件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附图1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保温盒中侧围板卡合于隔板中的平面方槽内的结构示意图,附图1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保温盒中侧围板卡合于隔板中的端部方槽内的结构示意图,附图1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保温盒中层板收纳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1所示,每一所述侧围板113与所述隔板111接触的端部有方凸条1131以及在所述方凸条1131中开设的两个连接孔1132,所述方凸条1131能够分别卡合固定于所述端部方槽1111和所述平面方槽1112内。当所述方凸条1131卡合固定于所述端部方槽1111时,所述侧围板113与所述隔板111位于同一平面内,即所述层板11呈一平面状结构;当所述方凸条1131卡合固定于所述平面方槽1112时,所述侧围板113与所述隔板111相互垂直,即所述层板呈一下端开口的腔体形状。

如图8所示,在所述层板11的组装过程中,每一弹性拉紧组合件114安装于连接孔1132中,所述八个弹性拉紧组合件114一一装配于八个连接孔1132中。如图10A-10E所示,所述弹性拉紧组合件114由拉杆1141、塞管1142、弹簧1143及螺母1144组成;所述拉杆1141末端的外螺纹11411穿过所述塞管1142上端的通孔11421,使得拉杆1141能够在塞管1142中沿所述拉杆1141的轴向运动,且所述拉杆1141末端的外螺纹11411上套设有与其匹配的螺母1144。所述螺母1144用于对所述弹簧1143的弹性范围进行限定,使得所述侧围板113能够在平面方槽1112和端部方槽1111之间自由切换。所述弹簧1143置于所述塞管1142的弹簧空腔11422内、并套在所述拉杆1141上;所述拉杆1141顶端弯成圆孔状,并使得所述隔板111中所述豁口1113内的连接轴1114穿过所述拉杆1141顶端的圆孔状结构。这样一来,由于所述弹性拉紧组合件114与所述豁口1113中的连接轴1114连接,在所述弹簧1143的弹力作用下,所述侧围板113可以卡扣于所述平面方槽1112内,形成如图13所示的结构;在外力作用下,所述侧围板113可以与所述平面方槽1112分离,由于所述拉杆1141顶部的圆环状结构套于所述连接轴1114上,因而所述弹性拉紧组合件114可以带动所述侧围板113绕所述连接轴1114转动;当所述侧围板113转到与所述隔板111所在的平面平行时,所述侧围板113可以在所述弹簧1143的弹力作用下卡扣于所述端部方槽1111,使得整个层板111呈一平面状结构,如图14、15所示,以便于收纳。

四块所述侧围板113能够以每一侧围板113均卡合固定于所述平面方槽1112的方式环绕所述隔板111背面的四周设置,以形成一下端开口的腔体形状,所述腔体的开口能够与所述第一凸板112卡合固定,以实现对饭菜的密闭保温。所述底板12包括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基板表面的第二凸板,所述第二凸板能够与所述腔体的开口卡合固定;多个所述层板与所述底板均采用保温隔热材料制作而成。即所述第一凸板112与所述第二凸板的形状、尺寸相同。

在使用所述保温盒的过程中,所述侧围板113卡合固定于所述平面方槽1112内,使得每一层板11形成一下端开口的腔体形状,将第一个盛有菜饭的碗碟置于所述底板12的第二凸板上,然后在其上以所述腔体开口向下的方式盖合一层板11,并使得所述层板11的开口与所述第二凸板卡合固定,之后再在所述层板11的第一凸板上放置下一个碗碟,并盖合下一层板,使得下一层板的开口与上一层板的第一凸板卡合固定,依次叠置多个层板,从而实现多道饭菜的同时保温。当不使用所述保温盒时,通过转动所述弹性拉紧组合件114,使得所述侧围板113卡合固定于所述端部方槽1111内,从而每一侧围板113呈一平面状结构,多个侧围板113可以叠置在一起,极大的减少了保温盒的收纳空间。

优选的,所述底板12上还设置有多个凸条121,所述凸条121与所述第二凸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基板的相对两侧。采用这种结构,当将所述保温盒置于桌面时,所述基板不与桌面接触,而是由所述基板下方的多个凸条121与桌面接触,确保了在放置保温盒时的稳定性,防止了保温盒倾倒,同时也有效防止了因碗碟、基板的传热对桌面的损伤。

如图1所示,为了便于拿取所述保温盒中的碗碟,所述保温盒还包括顶盖13,所述顶盖13的结构与所述层板11相似,只是没有所述层板11中的第一凸板112。即所述顶盖也包括隔板、侧围板与弹性拉紧组合件,且这些部件的组合方式与所述层板11相同。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保温盒,通过采用隔热保温材料制作多个层板和底板,在使用时,可以将盛有饭菜的碗碟一一放置于一层板的第一凸板上或底板的第二凸板上,并盖合下一层板,实现了多道饭菜的同时保温;而且,每一层板中的侧围板与隔板活动连接,在所述保温盒不使用时,可以将所述侧围板与所述隔板置于同一平面内,减小了保温盒的体积,便于保温盒的收纳,节省了空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