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椅架及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97724发布日期:2018-09-21 22:02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椅架及座椅。



背景技术:

现有的座椅连接结构复杂,往往在外观上能看到很多连接件的头部,比如螺丝头、螺丝孔等,这样导致其非常的不美观,也不实用。而且现有座椅的支架在座久后,容易产生变形,所以为了加强支架的强度,防止变形,所以很多厂家仅仅是对支架进行加粗加厚的操作,单这样又导致支架缺乏弹性,让人坐着非常的不舒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连接可靠的座椅架和座椅。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座椅架,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靠背杆,靠背杆的中部上设有向前伸出的座位杆,靠背杆的下端向前伸出形成平撑杆,座位杆的前端向下延伸形成立撑杆,两个立撑杆的下端间距小于平撑杆前端的间距,立撑杆的下端设在平撑杆的上方,平撑杆的前端与立撑杆用弧形的或直线形的中介杆连接,坐垫板与支架上的两个座位杆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两个靠背杆、平撑杆、中介杆、立撑杆、座位杆由同一根金属棒折弯而成。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两根靠背杆之间用后置座杆连接,两个立撑杆的中部用前置加强杆连接,座位杆与后置座杆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立撑杆与平撑杆相互平行。

一种座椅,包括靠背板,还包括连接钉、上述的座椅架,靠背板设在两个靠背杆之间,连接钉上设有尖锥部和柱状的受力部,尖锥部插入靠背板的盲孔内,受力部插入靠背杆的盲孔内,受力部上设有至少一个压切坑,压切坑沿受力部的延伸方向延伸。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受力部整体呈圆柱状,压切坑的两侧边缘凸起并高于受力部的圆柱面。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每个靠背杆与靠背板用至少两连接间隔设置的连接钉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螺丝,靠背杆上设有通孔,螺丝穿过所述通孔与靠背板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螺丝设在连接钉的下方。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脚垫,平撑杆的截面为圆形,两个平撑杆上均设有至少一组卡接坑组,卡接坑组包括上卡接坑和下卡接坑,上卡接坑和下卡接坑一上一下设置,同一组卡接坑组内的上卡接坑和下卡接坑相互呈160度至180度的夹角布设在平撑杆的圆周面上,上卡接坑位于平撑杆上半的圆周面上,两个平撑杆之间的区域为内侧,两个平撑杆的下卡接坑均设在平撑杆内侧的弧面上,脚垫上设有两个分别与上卡接坑和下卡接坑连接的连接扣,脚垫的底面为平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座椅架,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靠背杆,靠背杆的中部上设有向前伸出的座位杆,靠背杆的下端向前伸出形成平撑杆,座位杆的前端向下延伸形成立撑杆,两个立撑杆的下端间距小于平撑杆前端的间距,立撑杆的下端设在平撑杆的上方,平撑杆的前端与立撑杆用弧形的或直线形的中介杆连接,坐垫板与支架上的两个座位杆连接。弧形或直线形的中介杆可以提供一定的缓冲作用,让用户坐得非常的舒服。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用于座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钉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受力部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脚垫与平撑杆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实用新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参照图1至图4,这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体地:

一种座椅,包括座椅架,座椅架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靠背杆11,靠背杆11的中部上设有向前伸出的座位杆13,靠背杆11的下端向前伸出形成平撑杆12,座位杆13的前端向下延伸形成立撑杆14,两个立撑杆14的下端间距小于平撑杆12前端的间距,立撑杆14的下端设在平撑杆12的上方,平撑杆12的前端与立撑杆14用弧形的或直线形的中介杆15连接,坐垫板3与支架1上的两个座位杆13连接。弧形或直线形的中介杆可以提供一定的缓冲作用,让用户坐得非常的舒服。

还包括坐垫板3、靠背板2,还包括连接钉4,支架1上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靠背杆11,靠背板2设在两个靠背杆11之间,连接钉 4上设有尖锥部41和柱状的受力部42,尖锥部41插入靠背板2内,受力部42插入靠背杆11内,受力部42上设有至少一个压切坑43,压切坑43沿受力部42的延伸方向延伸。靠背杆11上设有盲孔,所述受力部42与盲孔连接。这样的连接结构,可以让座椅外观面没有孔,非常的美观。由于有压切坑43的设置,所以可以减少受力部42 与盲孔的连接面,这样受力部与盲孔过盈配合时的安装力能大大减少,受力部42整体呈圆柱状,而用模具冲压或墩压压切坑43时,会让压切坑43的两侧边缘凸起并高于受力部42的圆柱面,这样能进一步减少接触面积,降低安装力。

为了提高连接可靠性,每个靠背杆11与靠背板2用至少两连接间隔设置的连接钉4连接。

为了防止在使用时两个靠背杆会往外张开,还包括螺丝5,靠背杆11上设有通孔,螺丝5穿过所述通孔与靠背板2连接。

因为了美观以及减少螺丝的受力,所述螺丝5设在连接钉4的下方。

为了加强支架的刚性,靠背杆11、平撑杆12、中介杆15、立撑杆14、座位杆13由同一根金属棒折弯而成,而由于这样的设置能减少焊接,节约加工成本和时间,也让支架具有一定的弹性。

为了提高支架的强度,两根靠背杆11之间用后置座杆16连接,两个立撑杆14的中部用前置加强杆17连接,座位杆13与后置座杆 16连接。

为了提高座椅的稳定性,立撑杆14与平撑杆12相互平行。

本实施例还包括脚垫6,平撑杆12的截面为圆形,两个平撑杆 12上均设有至少一组卡接坑组,卡接坑组包括上卡接坑121和下卡接坑122,上卡接坑121和下卡接坑122一上一下设置,同一组卡接坑组内的上卡接坑121和下卡接坑122相互呈180度的夹角布设在平撑杆12的圆周面上,上卡接坑121位于平撑杆12上半的圆周面上,两个平撑杆12之间的区域为内侧,两个平撑杆12的下卡接坑122均设在平撑杆12内侧的弧面上,脚垫6上设有两个分别与上卡接坑121 和下卡接坑122连接的连接扣61,脚垫6的底面为平面。这样,脚垫6与平撑杆12就可以通过卡接的方式进行连接,脚垫6的底面为平面可以很好地跟地面接触,而且容易受到外力的冲击而让脚垫6绕平撑杆12转动,接坑121和下卡接坑122相互呈180度的夹角布设很容易地进行安装,在扣接后也不容易拆卸。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