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尘园林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97692发布日期:2018-09-21 22:02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园林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尘园林椅。



背景技术:

目前,椅子是常用的家具,不但在家庭中广泛使用,作为坐具,几乎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在公共场合,椅子也是常见的公共设施,例如在公园里,马路边等等,以供路人或游客暂时休息。

公告号CN102415711A、公开日20120418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便于移动的公共椅,所述公共椅具有用以坐人的椅面和设置于椅面下方用以支撑椅面的椅腿,在所述公共椅的长方向上的一侧设置有一滚轮,所述滚轮的最低点与所述椅腿的最低点平齐或者略高于所述椅腿的最低点,在所述公共椅的长方向的另一侧具有用以推动所述公共椅的把手。

上述便于移动的公共椅,在需要移动时,可以将把手抬起,则使得滚轮着地,从而可以推动公共椅挪动地方。户外长椅因为长期处于户外,椅面经受风吹雨打,路人休憩,椅面总是无可避免的由于水渍、污渍、垃圾等变脏,人们想要坐下休息,清洁椅面便成了麻烦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尘园林椅,具有避免园林椅变脏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防尘园林椅,包括水平放置的底座和用于支撑底座的椅脚,所述底座一侧固定设置有靠背,所述底座上贴合设置有椅面,所述底座和靠背的夹角处设置有与底座平行的支撑杆;

所述底座上延伸有用于固定支撑杆的支架,所述支架和支撑杆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椅面的边缘横向延伸有末端和支撑杆固定连接的支撑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座、椅脚、靠背和椅面共同实现了防尘园林椅的基础功能,椅面上的支撑块与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底座上的支撑杆固定连接,实现了椅面相对于底座可旋转;坐在园林椅上休息的人离开的时候,可以随手将椅面朝向靠背方向旋转驱动,从而有效解决园林椅在风吹日晒下易积尘的问题,从而具有避免园林椅变脏的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靠背上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支撑杆的端部设有驱动轮,所述驱动电机与驱动轮通过皮带传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电机带动驱动轮旋转,进而支撑杆带动与之固定的椅面向靠近靠背的方向运动,从而实现椅面从底座上翻折起来,而不需要人工动手翻转椅面,省时又省力。

作为优选,所述靠背的侧壁上设置有与驱动电机电连接的驱动开关,所述椅面上设置有与驱动电机电连接的压敏传感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靠背侧面设置驱动开关和椅面上设置压敏传感器,在人们需要坐在园林椅上休息时,开启驱动开关,使得驱动电机驱动椅面朝远离靠背方向翻转,直至椅面搭接在底座上,实现园林椅的承坐功能;人体离开椅面时,压敏传感器感应到人体远离椅面,从而驱动电机开始工作,进而带动椅面朝向靠背方向翻折,由此实现椅面的更加便捷的收合功能,有效减少人们在离开园林椅时忘记收合椅面而造成椅面变脏的情况。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凹陷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内贴合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太阳能电池板,当平时园林椅椅面翻折起来的情况下,太阳能电池板能够储能,能够用来驱动与太阳能电池板电连接的驱动电机工作,从而实现绿化节能的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椅面的下表面凹陷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内同样固定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二块卡槽及太阳能电池板,能够更多的储能,延长驱动电机的使用时间,有效避免阴雨天气下电机无法工作的情况。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卡槽的深度大于太阳能电池板的厚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块卡槽的深度大于太阳能电池板的厚度,能够有效避免在椅面搭接在底座上时,太阳能电池板与底座抵触损坏,从而延长了太阳能电池板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靠背的正面设置有供椅面贴合卡入并呈匚型的防尘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防尘框,当椅面翻折起来与靠背贴合时,防尘框能够有效减少外界灰尘等杂质进入椅面与靠背之间的缝隙中,进而使得椅面变脏。

作为优选,所述靠背凹陷有供防尘框沿靠背厚度方向滑移的防尘槽,所述防尘框指向防尘槽的一面凹陷有数个复位槽,所述防尘槽延伸有贴合复位槽滑移的复位筒,所述复位槽和防尘槽之间设置有位于复位筒内的复位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尘框能够嵌合在防尘槽中,当人体坐在椅面上时,背部靠在靠背上,防尘框受到挤压作用力,复位槽内的弹簧被压缩,防尘框收纳进入防尘槽,从而不影响乘坐者的舒适性;当人体从园林椅上离开时,防尘框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被弹起,进而当椅面翻折起来与靠背贴合时,防尘框能够包覆在椅面与靠背之间的缝隙边缘,有效避免灰尘等杂质进入缝隙对椅面与靠背造成污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了支撑块与支撑杆,从而产生椅面相对靠背可以翻折,实现防止园林椅变脏的效果;

2.采用了驱动电机,从而产生翻折椅面时省时省力的效果;

3.采用了太阳能电池板,从而产生绿化节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椅面与靠背贴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防尘框与靠背之间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图中,1、底座;11、第一卡槽;12、支架;2、椅脚;3、靠背;31、防尘框;311、复位槽;32、防尘槽;321、复位筒;33、复位弹簧;4、椅面;41、支撑块;42、压敏传感器;43、第二卡槽;5、支撑杆;51、驱动轮;6、支撑架;7、驱动电机;8、驱动开关;9、太阳能电池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防尘园林椅,如图1所示,包括水平放置的底座1和用于支撑底座1的椅脚2。在底座1的一长边侧固定连接有靠背3。底座1与椅脚2相对的一面上设置有与底座1贴合的椅面4。底座1、椅脚2、靠背3和椅面4共同实现了防尘园林椅的基础功能。

如图1所示,椅面4与靠背3之间转动连接。在底座1和靠背3的夹角处设置有与底座1平行的支撑杆5。底座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延伸有用于固定支撑杆5的支架12,支撑杆5和支架12之间通过轴承连接,从而实现支撑杆5与底座1之间的转动连接。椅面4的边缘设置有末端与支撑杆5固定连接的支撑块41,从而实现椅面4与支撑杆5固定连接。支撑杆5的端部设有驱动轮51,靠背3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7,驱动电机7与驱动轮51通过皮带传动。

如图1所示,靠背3的侧壁上设置有与驱动电机7电连接的驱动开关8,椅面4上设置有与驱动电机7电连接的压敏传感器42。在人们需要坐在园林椅上休息时,开启驱动开关8,使得驱动电机7驱动椅面4朝远离靠背3方向翻转,直至椅面4搭接在底座1上,实现园林椅的承坐功能;人体离开椅面4时,压敏传感器42感应到人体远离椅面4,从而驱动电机7开始工作,进而带动椅面4朝向靠背3方向翻折,由此实现椅面4的更加便捷的收合功能,有效减少人们在离开园林椅时忘记收合椅面4而造成椅面4变脏的情况。

如图2所示,底座1靠近椅面4的端面上凹陷有第一卡槽11,椅面4与底座1贴合的端面上凹陷有与第一卡槽11位置相应的第二卡槽43。在第一卡槽11和第二卡槽43内分别贴合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9。太阳能电池板9的厚度分别小于第一卡槽11与第二卡槽43的槽深,从而能够有效避免在椅面4搭接在底座1上时,两块太阳能电池板9相互抵接,由此造成太阳能电池板9容易损坏。太阳能电池板9与驱动电机7电连接,用于供给驱动电机7电能,以此达到绿化节能的效果。

如图2所示,靠背3的正面设置有供椅面4贴合卡入并呈匚型的防尘框31,靠背3凹陷有供防尘框31沿靠背3厚度方向滑移的防尘槽32。当椅面4翻折到与靠背3贴合时,椅面4刚好嵌设于防尘框31内,防尘框31能够遮盖住椅面4与靠背3之间贴合的缝隙,防止外界灰尘进入缝隙污染椅面4与靠背3。

如图3所示,防尘框31指向防尘槽32的一面凹陷有数个复位槽311,防尘槽32延伸有贴合复位槽311滑移的复位筒321。复位筒321的大小尺寸与复位槽311相适配,当人体坐在椅面4(参见图1)上时,背部靠在靠背3上,防尘框31受到挤压作用力,防尘框31收纳进入防尘槽32并且防尘框31远离防尘槽32的一面与靠背3共面,从而不影响乘坐者的舒适性。复位槽311和防尘槽32之间设置有位于复位筒321内的复位弹簧33。当人体从园林椅上离开时,防尘框31在复位弹簧33的作用下被弹起,进而当椅面4翻折起来与靠背3贴合时,防尘框31能够包覆在椅面4与靠背3之间的缝隙边缘,有效避免灰尘等杂质进入缝隙对椅面4与靠背3造成污染。

具体实施过程:在人们需要坐在园林椅上休息时,首先开启驱动开关8,使得驱动电机7驱动椅面4朝远离靠背3方向翻转,直至椅面4搭接在底座1上,实现园林椅的承坐功能。人体坐在椅面4上,背部靠在靠背3上,防尘框31受到挤压作用力,复位槽311内的弹簧被压缩,防尘框31收纳进入防尘槽32。

人体离开椅面4时,椅面4上的压敏传感器42感应到人体远离椅面4的距离,驱动电机7开始工作,进而带动椅面4朝向靠背3方向翻折,实现椅面4的收合功能。同时防尘框31在复位弹簧33的作用下被弹起,在椅面4翻折起来与靠背3贴合时,防尘框31包覆在椅面4与靠背3之间的缝隙边缘,避免灰尘等杂质进入缝隙对椅面4与靠背3造成污染。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