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槛石及房屋装修组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19530阅读:666来源:国知局
门槛石及房屋装修组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房屋装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门槛石及房屋装修组装结构。



背景技术:

在室内装修工程中通常存在湿区(如:卫生间、淋浴房、厨房等)和过道、卧室等干区的交接,由于干区地面通常会铺装木地板,如干、湿区交界处处理不当,湿区地面内的水就会渗入干区,长久之下木地板和门套的根部就会产生霉变、腐烂等情况。现有技术中在干、湿区交界处会设置门槛石。一般门槛石为规则的长方体状,室内的干区高于湿区,门槛石设于湿区与干区之间,且门槛石的上表面与干区齐平。

从而,在设置了门槛石后,门槛石与湿区存在高度差;对于坐在轮椅上的用户或幼儿来说,由干区进入湿区,或者由湿区进入干区,门槛石与湿区的高度差不利于轮椅或幼儿的通行,轮椅或幼儿通行有障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门槛石不利于室内无障碍通行。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门槛石,包括: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下表面用于和地面贴合;

所述上表面包括呈角度设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平行于所述下表面,所述第二部分低于所述第一部分且与所述下表面连接。

可选的,沿所述上表面的延伸方向,所述门槛石的两端还设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下表面齐平,用于和地面贴合,所述第二表面用于放置门套。

可选的,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部分齐平。

可选的,所述第二表面低于或高于所述第一部分。

可选的,沿垂直于所述上表面的延伸方向的方向,所述上表面的尺寸和所述延伸部的尺寸一致。

可选的,沿所述上表面的延伸方向,每一所述延伸部上设有一凸伸部,所述凸伸部垂直于所述延伸部。

可选的,沿垂直于所述上表面的延伸方向的方向,所述延伸部靠近所述第二部分的一端与所述凸伸部与齐平。

可选的,所述凸伸部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凸伸部的第一表面与所述延伸部的第一表面齐平,所述凸伸部的第二表面与所述延伸部的第二表面齐平。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房屋装修组装结构,包括:相连的地面干区和地面湿区,所述地面干区高于所述地面湿区;

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门槛石,所述门槛石设于所述地面湿区,且与所述地面干区相连接,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地面干区齐平。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房屋装修组装结构,包括:相连的地面干区和地面湿区,所述地面干区高于所述地面湿区;

设于所述地面湿区的两相对的墙体;

上述所述的门槛石,所述门槛石设于两相对的墙体之间的所述地面湿区,且与所述地面干区相连接,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地面干区齐平;

两相对设置的门套,所述门套设于所述门槛石的所述延伸部上。

可选的,沿所述地面湿区至所述地面干区的方向上,所述门槛石的两所述凸伸部分别与所述墙体相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门槛石包括用于和地面贴合的下表面,以及与下表面间隔设置的上表面,其中,上表面包括呈角度设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当在地面干区和地面湿区的连接处设置门槛石后,门槛石的第一部分与地面干区齐平,第二部分低于第一部分并与下表面连接,相当于第二部分相对第一部分倾斜设置了。

而门槛石的下表面与地面湿区相贴合,当用户使用轮椅时,轮椅可以依次沿着地面湿区、门槛石的第二部分、门槛石的第一部分行驶至地面干区。由于门槛石的第二部分倾斜设置了,轮椅可以顺着门槛石的第二部分行使至地面干区。相反,轮椅也可以顺利由地面干区行驶至地面湿区,用户可以在地面干区和地面湿区之间无障碍通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门槛石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门槛石的侧视图,图中未示出门槛石的延伸部;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门槛石与墙体的安装结构示意图一;

图4是图3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变形例中门槛石、地面干区、地面湿区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门槛石与墙体的安装结构示意图二,图中示出了安装在门槛石上的门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门槛石1,门槛石1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制,本实施例中门槛石1呈长方体状,在其它实施例中门槛石可以呈正方体状或其它形状。参考图2,本实施例的门槛石1包括:上表面12和下表面11,其中下表面11用于和地面贴合,上表面12和下表面11的延伸方向(图1中X 方向所示)即为门槛石1的长度方向。相当于,门槛石1的上表面12和下表面11在长度方向的尺寸大于在宽度方向(图1中Y方向所示)的尺寸。

参考图2,门槛石1的上表面12包括呈角度设置的第一部分121和第二部分122,其中第一部分121平行于门槛石1的下表面11,第二部分122低于第一部分121且与下表面11连接。即,本实施例的门槛石1的第二部分122 与第一部分121的夹角(图2中α所示)呈钝角,第二部分122相对第一部分121倾斜设置;也即,第二部分122为门槛石1的斜面。

需说明的是,门槛石1的第二部分122与第一部分121的夹角范围不做限制,只要是钝角即可。

可以在室内的干区和湿区连接处设置本实用新型的门槛石1,参考图3和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房屋装修组装结构,包括:相连的地面干区40和地面湿区50,地面干区40高于地面湿区50;在地面湿区50设有两相对的墙体 60,墙体也可以设于地面干区。门槛石1设于两相对的墙体60之间的地面湿区50,且与地面干区40相连接,门槛石1的第一部分121与地面干区40齐平,门槛石1的第二部分122与地面湿区50平滑过渡。

从而,当用户使用轮椅时,轮椅可以依次沿着地面湿区50、门槛石1的第二部分122、门槛石1的第一部分121行驶至地面干区40。由于门槛石1 的第二部分122倾斜设置了,轮椅可以顺着门槛石1的第二部分122行使至地面干区40。相反,轮椅也可以沿门槛石1的第二部分122由地面干区40行驶至地面湿区50,用户可以在地面干区40和地面湿区50之间无障碍通行,方便了轮椅用户在地面干区40和地面湿区50之间通行。

另外,门槛石1的第二部分122为斜面,还有一个优点是:当地面干区 40有积水时,可以顺着第二部分122流至地面湿区50,避免积水在地面干区 40逗留。当地面干区40铺设有木地板时,可以有效防止铺设在地面干区40 的木地板受潮。

参考图5并结合图2所示,在其它实施例中,门槛石1的第二部分122 相对门槛石1的下表面11抬高一定厚度,形成阻挡面123,可以有效防止地面湿区50的积水流至第二部分122,使得第二部分122潮湿,影响轮椅用户在第二部分122上的通行。

继续参考图1,沿门槛石1的上表面12的延伸方向(图1中X方向所示),门槛石1的两端还设有延伸部20,延伸部20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表面22和第二表面21,本实施例中,延伸部20的第一表面22与门槛石1的下表面11 齐平,用于和地面贴合。延伸部20的第二表面21与门槛石1的第一部分121 齐平,显得门槛石1美观。参考图6,可在延伸部20的第二表面21放置门套70,这样,门套70可以不与地面湿区50相接触,有效避免门套70及门套线条受潮发霉,影响美观和使用寿命。

在其它实施例中,延伸部的第二表面可以低于或高于门槛石的第一部分,只要能够放置门套即可。

另外,本实施例中,参考图1,沿垂直于门槛石1的上表面12的延伸方向的方向(图1中Y方向所示),门槛石1的上表面12的尺寸和延伸部20的尺寸一致。这样可以加大门套70与延伸部20的接触面积,以使门槛石1更好地支撑门套70。在其它实施例中,延伸部的尺寸可以小于门槛石的上表面的尺寸,只要能够支撑门套即可。

继续参考图1,沿门槛石1的上表面12的延伸方向(图1中X方向所示),每一延伸部20上设有一凸伸部30,凸伸部30垂直于延伸部20。参考图2,当在两相对的墙体60之间设置门槛石1后,为了加强门槛石1的连接强度,结合图3和图4所示,沿地面湿区50至地面干区40的方向上,门槛石1的两凸伸部30分别与墙体60相抵,门槛石1与墙体60相抵后,可加强门槛石 1的连接强度。

继续参考图1,本实施例中,沿垂直于上表面12的延伸方向的方向(图 1中Y方向所示),延伸部20靠近第二部分122的一端与凸伸部30与齐平。相当于凸伸部30设于延伸部20靠近第二部分122的边缘的一端,在其它实施例中,凸伸部可以设于延伸部的其它位置处,例如中间位置,只要能够与墙体60相抵即可。

此外,凸伸部30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凸伸部30的第一表面与延伸部20的第一表面22齐平,凸伸部30的第二表面与延伸部20的第二表面 21齐平。即,凸伸部30的第一表面至第二表面的距离等于延伸部20的第一表面22至第二表面的距离。也即,凸伸部30的厚度和延伸部20的厚度相等,使得门槛石1整体比较美观,且使得凸伸部30具有足够的强度与墙体60相抵。

在其它实施例中,凸伸部的第一表面低于或者高于延伸部的第一表面,凸伸部的第二表面低于或高度延伸部的第二表面,只要凸伸部能够与墙体相抵即可。

参考图6并结合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房屋装修组装结构,包括:相连的地面干区40和地面湿区50,地面干区40高于地面湿区50,在地面湿区50上设有两相对的墙体60,在其它实施例中,墙体可以设于地面干区。在两相对的墙体60之间的地面湿区50设有门槛石1,门槛石1与地面干区40相连接,门槛石1的第一部分121与地面干区40齐平。

在门槛石1的每一延伸部20上设有门套70,门套70设于门槛石1的延伸部20上,不与地面湿区50直接接触,可以有效避免门套70和门套线条受潮发霉,影响美观和使用寿命。且,沿地面湿区50至地面干区40的方向上,门槛石1的两凸伸部30分别与墙体60相抵,可提升门槛石1的连接强度。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