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感应式洗手液出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40481发布日期:2018-08-24 17:47阅读:1049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感应式洗手液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感应式洗手液出液机。



背景技术:

在酒店、飞机场、办公楼等公共场所,都放有洗手液,但通常情况下,洗手液不会自动流出,这就很容易形成病菌的交叉感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自动自动感应式洗手液出液机,采用了通过自动感应驱动技术的方法,解决了按压式洗手液相互间接触的形式,有效地降低了病菌的传播路径,隔绝病菌的交叉感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感应式洗手液出液机,包括底盖、出液机构、控制开关、感应器和机身外壳;所述机身外壳设置在底盖上,机身外壳与底盖之间围成容纳腔,所述出液机构位于容纳腔中;所述机身外壳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洗手液瓶的安装室,所述安装室底部设有连通洗手液瓶与出液机构的进液口;所述机身外壳向上延伸出出液嘴,所述出液嘴的末端设有连通所述出液机构的出液口;所述感应器设置在出液嘴处的机身外壳上,所述控制开关位于容纳腔中,控制开关与所述感应器以及出液机构连接;所述底盖的底部设置有电源装置,所述控制开关、感应器分别与所述电源装置电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出液机构包括固定底座和分别安装在固定底座上的出液管、驱动电机、推力杆、变速齿轮组、进液管、弯管;所述进液管一端连接所述进液口,进液管另一端与出液管连通;所述弯管连通所述出液管和出液嘴;所述推力杆一端位于出液管内,推力杆的另一端通过变速齿轮组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控制开关及电源装置电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变速齿轮组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安装在驱动电机的主轴上,从动轮固定在推力杆上从动轮与主动轮相互啮合;所述主动轮的直径小于所述从动轮的直径。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出液机构还包括三通管阀,所述三通管阀分别连接进液管、出液管和推力杆。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安装室中设置有用于固定洗手液瓶的固定架。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固定架通过螺钉固定在安装室内的外壳上。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源装置为充电电池,所述底盖底部设置有用于安装充电电池的电池腔。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源装置为设置在底盖上的电源插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感应式洗手液出液机能避免接触的方式,洗手液就会自动流出,防止交叉感染;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感应式洗手液出液机中洗手液瓶能稳定的放在机身外壳的安装室中,可以轻松更换洗手液瓶;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感应式洗手液出液机瞎用变速齿轮组进行变速,能有效控制洗手液的流出量;

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感应式洗手液出液机可以通过控制开关可以控制洗手液机的开启或者关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感应式洗手液出液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出液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所述的自动感应式洗手液出液机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10、底盖;11、电池腔;20、感应器;30、机身外壳;31、安装室;32、出液嘴;33、进液口;34、“U”型槽;35、出液口;41、出液管;42、推力杆;43、变速齿轮组;44、进液管;45、弯管;46、三通管阀;47、固定底座;50、固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感应式洗手液出液机,包括底盖10、出液机构、控制开关(图中未示)、感应器20和机身外壳30;所述机身外壳30设置在底盖10上,机身外壳30与底盖10之间围成容纳腔,所述出液机构位于容纳腔中;所述机身外壳30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洗手液瓶的安装室31,所述安装室31底部设有连通洗手液瓶与出液机构的进液口33;所述机身外壳30向上延伸出出液嘴32,所述出液嘴32的末端设有连通所述出液机构的出液口35;所述感应器设置在出液嘴32处的机身外壳30上,所述控制开关位于容纳腔中,控制开关与所述感应器20以及出液机构连接;所述底盖10的底部设置有电源装置,所述控制开关、感应器20分别与所述电源装置电连接。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出液机构包括固定底座47和分别安装在固定底座上的出液管41、驱动电机(图中未示)、推力杆42、变速齿轮组43、进液管44、弯管45;所述进液管44一端连接所述进液口33,进液管44另一端与出液管41连通;所述弯管45连通所述出液管41和出液嘴32;所述推力杆42一端位于出液管41内,推力杆42的另一端通过变速齿轮组43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控制开关及电源装置电连接。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变速齿轮组43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安装在驱动电机的主轴上,从动轮固定在推力杆42上从动轮与主动轮相互啮合;所述主动轮的直径小于所述从动轮的直径。通过设置直径不等的变速齿轮,可以控制洗手液的流量。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出液机构还包括三通管阀46,所述三通管阀46分别连接进液管44、出液管41和推力杆42。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安装室31中设置有用于固定洗手液瓶的固定架50。固定架50通过螺钉固定在安装室31内的外壳上。除了螺钉固定,固定架也可以通过其他固定方式固定在安装室内。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源装置为充电电池,所述底盖10底部设置有用于安装充电电池的电池腔11。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源装置为设置在底盖10上的电源插头。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出液嘴处设置有盖体。不使用时,可以将盖体盖在出液嘴上,防止洗手液被污染。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身外壳上设置有便于取出洗手液瓶的“U”型槽34。

使用时,把洗手液瓶倒置安放在安装室中,洗手液瓶的开口处于进液口连接,使用者将手防止在出液嘴处,出液嘴处机身外壳上的感应器将感应到的人手信号传输给控制开关,通过控制开关打开驱动电机,在驱动电机的带动下,主动轮转动同时与主动轮啮合的从动轮带动推动干往前推动,进液管中的洗手液被经由出液管送知道出液嘴处;在出液时,控制电机带动齿轮组进行变速,使进液口处的转速能够得到控制,从而使一次感应后通过出液管道流出的液体能够得到控制。无需碰触出液机,隔绝与物体接触,安全方便,防止病菌传染。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