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爬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31087阅读:15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用爬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用爬梯。



背景技术:

建筑用爬梯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常用的工具,由于施工人员有时需要站在爬梯上工作,所以爬梯的稳定性是影响施工安全至关重要的因素。普通建筑用爬梯结构简单且由于较窄的宽度容易发生侧滑和平滑的事故,给施工作业造成不利的影响。并且,建筑用爬梯多用钢铁材料焊接而成,其重量大,搬运起来极其费力,大大消耗施工人员的体力。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建筑用爬梯,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建筑用爬梯,包括第一侧撑杆和第二侧撑杆,所述第一侧撑杆与所述第二侧撑杆通过若干脚踏板连接,并且,所述第一侧撑杆与所述第二侧撑杆的下部均设有对应的长条孔,两所述长条孔内贯穿有水平杆,所述水平杆上对称设有两个竖直导杆,所述竖直导杆远离所述水平杆的一端贯穿最底部的所述脚踏板一侧,并通过调节螺母固定,所述水平杆的两端均活动连接有第一从动杆,所述第一从动杆上活动连接有第二调节杆,所述第二调节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一调节杆,两所述第一调节杆分别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一侧撑杆和所述第二侧撑杆的下部。

所述第一侧撑杆的下部内侧面与所述第二侧撑杆的内侧面通过相连接的第二丝杆和第一丝杆相连接,所述第二丝杆与所述第一丝杆上均设有从动丝母,所述从动丝母上活动连接有第二从动杆,所述第二从动杆的一端与设置于所述第一丝杆与所述第二丝杆连接处的第三从动杆活动连接,所述第三从动杆贯穿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撑杆与所述第二侧撑杆之间的水平板,所述水平板位于所述第一丝杆和所述第二丝杆的上方,所述第三从动杆的底部位于所述第一丝杆与所述第二丝杆连接处的后方,并且位于所述第一丝杆与所述第二丝杆连接处下方的第三从动杆的端部设有行走轮,且该端部位于所述水平板与所述行走轮顶端之间设有第一弹簧。

所述第一侧撑杆和所述第二侧撑杆的外侧面均分别活动连接有第四从动杆和卡板,其中,所述第四从动杆上活动连接有第五从动杆,所述第五从动杆上活动连接有卡槽板,所述卡板卡接于所述卡槽板内,且所述卡槽板上设有导槽,所述导槽内设有第二弹簧和顶杆,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固连在所述卡槽板上,另一端固连在所述顶杆的一端面上,所述顶杆的另一端端面与所述卡板相抵。

进一步,所述第一侧撑杆和所述第二侧撑杆的下端均设有支撑脚。

进一步,所述第二丝杆的一端设有调节把手。

进一步,所述第一从动杆的下端设有防滑套。

进一步,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第二弹簧均为压缩弹簧。

进一步,所述顶杆为T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调节螺母、竖直导杆、水平杆、第一从动杆、第一调节杆、连接杆和第二调节杆,从而增加了爬梯的侧向支承长度,可使爬梯更加稳定,利于施工人员站在爬梯上工作;通过设置第一丝杆、第二丝杆、第二从动杆、第三从动杆、水平板、第一弹簧和行走轮,可以便于施工人员搬运,从而减轻其劳动强度;通过设置第四从动杆、卡板、卡槽板、导槽、第二弹簧、顶杆、第五从动杆,可以防止爬梯发生平滑事故,从而加强爬梯的稳定性,降低所存在的安全隐患。

此外,通过在第一侧撑杆和第二侧撑杆的下端安装支撑脚,可以增大爬梯的受力面积,从而使得施工人员站在爬梯上更加稳定;通过在第二丝杆的一端安装调节把手,可以便于施工人员对行走轮进行上下位置调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在第一从动杆的下端安装防滑套,可防止爬梯发生侧滑,从而保证爬梯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通过设置第二弹簧为压缩弹簧,可以使得顶杆紧紧顶住卡板,从而保证其结构的稳定性;通过设置第一弹簧为压缩弹簧,可对行走轮起到减震效果;通过设置顶杆为T型结构,可以增大顶杆与第二弹簧的接触面积,同时也便于顶杆在导槽内移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建筑用爬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建筑用爬梯的局部侧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建筑用爬梯的卡槽板和卡板的剖视图。

图中:

1、第一侧撑杆;2、第二侧撑杆;3、长条孔;4、水平板;5、水平杆;6、调节螺母;7、竖直导杆;8、第一丝杆;9、第一从动杆;10、第一调节杆;11、连接杆;12、第二调节杆;13、防滑套;14、调节把手;15、第二丝杆;16、从动丝母;17、第二从动杆;18、第三从动杆;19、第一弹簧;20、行走轮;21、第四从动杆;22、卡槽板;23、第五从动杆;24、卡板;25、顶杆;26、导槽;27、第二弹簧;28、支撑脚;29、脚踏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筑用爬梯。

如图1-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建筑用爬梯,包括第一侧撑杆1和第二侧撑杆2,所述第一侧撑杆1与所述第二侧撑杆2通过若干脚踏板29连接,并且,所述第一侧撑杆1与所述第二侧撑杆2的下部均设有对应的长条孔3,两所述长条孔3内贯穿有水平杆5,所述水平杆5上对称设有两个竖直导杆7,所述竖直导杆7远离所述水平杆5的一端贯穿最底部的所述脚踏板29一侧,并通过调节螺母6固定,所述水平杆5的两端均活动连接有第一从动杆9,所述第一从动杆9上活动连接有第二调节杆12,所述第二调节杆12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一调节杆10,两所述第一调节杆10分别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一侧撑杆1和所述第二侧撑杆2的下部。

所述第一侧撑杆1的下部内侧面与所述第二侧撑杆2的内侧面通过相连接的第二丝杆15和第一丝杆8相连接,所述第二丝杆15与所述第一丝杆8上均设有从动丝母16,所述从动丝母16上活动连接有第二从动杆17,所述第二从动杆17的一端与设置于所述第一丝杆8与所述第二丝杆15连接处的第三从动杆18活动连接,所述第三从动杆18贯穿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撑杆1与所述第二侧撑杆2之间的水平板4,所述水平板4位于所述第一丝杆8和所述第二丝杆15的上方,所述第三从动杆18的底部位于所述第一丝杆8与所述第二丝杆15连接处的后方,并且位于所述第一丝杆8与所述第二丝杆15连接处下方的第三从动杆18的端部设有行走轮20,且该端部位于所述水平板4与所述行走轮20顶端之间设有第一弹簧19。

所述第一侧撑杆1和所述第二侧撑杆2的外侧面均分别活动连接有第四从动杆21和卡板24,其中,所述第四从动杆21上活动连接有第五从动杆23,所述第五从动杆23上活动连接有卡槽板22,所述卡板24卡接于所述卡槽板22内,且所述卡槽板22上设有导槽26,所述导槽26内设有第二弹簧27和顶杆25,所述第二弹簧27的一端固连在所述卡槽板22上,另一端固连在所述顶杆25的一端面上,所述顶杆25的另一端端面与所述卡板24相抵。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所述第一侧撑杆1和所述第二侧撑杆2来说,所述第一侧撑杆1和所述第二侧撑杆2的下端均设有支撑脚28,可以增大爬梯的受力面积,从而使得施工人员站在爬梯上更加稳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第二丝杆15来说,所述第二丝杆15的一端设有调节把手14,可以便于施工人员对行走轮20进行上下位置调整,提高工作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第一从动杆9来说,所述第一从动杆9的下端设有防滑套13,可防止爬梯发生侧滑。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第一弹簧19和第二弹簧27来说,所述第一弹簧19为压缩弹簧,可以使得顶杆25紧紧顶住卡板24,保证其结构的稳定性,所述第二弹簧27为压缩弹簧,可以对行走轮20起到减震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顶杆25来说,所述顶杆25为T型结构,可以增大顶杆25与第二弹簧27的接触面积。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调节螺母6、竖直导杆7、水平杆5、第一从动杆9、第一调节杆10、连接杆11和第二调节杆12,增加了爬梯的侧向支承长度,可使爬梯更加稳定,从而利于施工人员站在爬梯上工作;通过设置第一丝杆8、第二丝杆15、第二从动杆17、第三从动杆18、水平板4、第一弹簧19和行走轮20,可以便于施工人员搬运,从而减轻其劳动强度;通过设置第四从动杆21、卡板24、卡槽板22、导槽26、第二弹簧27、顶杆25、第五从动杆23,可以防止爬梯发生平滑事故,从而加强爬梯的稳定性,降低所存在的安全隐患。

此外,通过在第一侧撑杆1和第二侧撑杆2的下端设有支撑脚28,可以增大爬梯的受力面积,从而使得施工人员站在爬梯上更加稳定;通过在第二丝杆15的一端设有调节把手14,可以便于施工人员对行走轮20进行上下位置调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在第一从动杆9的下端设有防滑套13,可防止爬梯发生侧滑,从而保证爬梯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通过设置第二弹簧27为压缩弹簧,可以使得顶杆25紧紧顶住卡板24,从而保证其结构的稳定性;通过设置顶杆25为T型结构,可以增大顶杆25与第二弹簧27的接触面积,同时也便于顶杆25在导槽26内移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