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不同环境的窗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21756发布日期:2019-03-02 02:44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不同环境的窗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用品,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不同环境的窗帘。



背景技术:

窗帘是用布、竹、苇、麻、纱、塑料、金属材料等制作的遮蔽或调节室内光照的挂在窗上的帘子。随着窗帘的发展,它已成为居室不可缺少的、功能性和装饰性完美结合的室内装饰品。窗帘种类繁多,常用的品种有:卷帘、窗纱、直立帘、罗马帘、木竹帘、铝百叶、布窗帘、纱窗帘、无缝纱帘、遮光窗帘、隔音窗帘、立式移帘。

公告号为CN204192290U的中国专利一种冬夏两用窗帘,包括布帘本体、窗纱,所述布帘本体上开设有窗纱孔,所述窗纱孔内安装有窗纱,且所述窗纱与布帘本体相连;所述布帘本体上安装有弹性窗帘挂圈。

上述的实用新型中,通过在窗纱孔内安装不同的材质的遮挡布,从而适应不同的外部环境,然而其并未公开如何实现遮挡布的安装,存在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不同环境的窗帘,能够对窗帘本体上位于安装孔处的遮挡布进行稳定的安装以及方便地拆卸更换。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适用于不同环境的窗帘,包括带有安装孔的窗帘本体以及设置在安装孔处的遮挡布,所述遮挡布两端与所述窗帘本体之间通过拉链连接,所述遮挡布上位于拉链两端与所处窗帘本体之间通过魔术贴进行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遮挡布的两端与窗帘本体之间通过拉链连接,实现对遮挡布两端的固定,遮挡布位于拉链的两端与窗帘本体之间通过魔术贴进行固定,使得遮挡布的周侧与窗帘本体之间能够稳定地固定,提升遮挡布的稳定性,并且能够方便的进行拆卸更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窗帘本体上位于所述安装孔的两端设置有用于遮挡所述拉链的挡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窗帘本体上设置挡条用于对拉链进行遮挡,使拉链的连接处不易有光线透过,提升挡光性能,并且能够提升窗帘的美观度,提升销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条由一体连接在所述窗帘本体上的延伸部弯折后经缝合形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窗帘本体上的延伸部弯折缝合形成挡条,对于挡条远离窗帘本体的一侧比较光滑,并且在拉链进行连接的时候,与挡条接触时不易导致挡条的磨损,保持挡条的完整度,不易产生拉毛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遮挡布上设置有凸出于所述拉链两端的连接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遮挡布上的连接部凸出于链条的两端,在遮挡布和窗帘本体之间不易产生缝隙,能够稳定地实现对安装孔的封闭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魔术贴由缝合在所述连接部上的子贴以及缝合在窗帘本体上的母贴组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魔术贴中的子贴缝合在连接部上,母贴缝合在窗帘本体上,通过操控连接部能够方便地将连接部上的子贴从母贴上揭下,提升操作的便捷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窗帘本体下端间隔排列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之间依次穿设有用于捆绑窗帘本体的连接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绳依次穿设过窗帘本体下端的通孔,当连接绳收拢时能够将窗帘本体下端捆绑起来,并且窗帘本体不易散开,操作方便,捆绑效果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绳两端打结形成限位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绳搭接形成限位部,限位部不会从通孔中穿过,从而提升连接绳的稳定性,不易从窗帘本体上掉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窗帘本体上位于通孔处设置有加强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环的设置用于对连接绳和窗帘本体之间进行隔离,使得连接绳在与窗帘本体之间发生相对移动时不会将窗帘本体磨损,提升窗帘本体的稳定性和耐久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遮挡布的两端与窗帘本体之间通过拉链进行连接,实现对遮挡布两端的固定,并且在窗帘本体上设置的延伸部弯折缝合后形成挡条,对拉链处进行遮挡,不易有光线从拉链处透过,提升挡光效果,并且拆卸方便。

遮挡布上凸出于拉链两端设置的连接部与窗帘本体之间通过魔术贴进行连接,在保证良好遮光性能的同时,能够实现对遮挡布位于拉链两端的固定,与拉链结合提升遮挡布整体的稳定性,实现对安装孔的封闭。

窗帘本体上的通孔内穿设连接绳,通过连接绳的捆绑作用能够将窗帘本体收起,并且不易散开,操作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窗帘本体上安装遮挡布的示意图;

图2是窗帘本体上未安装遮挡布的示意图;

图3是连接部与窗帘本体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是挡条形成的示意图。

图中:1、窗帘本体;2、安装孔;3、遮挡布;4、拉链;5、魔术贴;51、子贴;52、母贴;6、挡条;7、连接部;8、通孔;9、连接绳;10、限位部;11、加强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适用于不同环境的窗帘,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窗帘本体1,窗帘本体1上设置安装孔2,在安装孔2处安装遮挡布3,用于将安装孔2封闭起来,遮挡布3可以为不同的材质,具有不同的透光量,从而能够适用于不用的环境需求。

如图1所示,遮挡布3沿水平方向的两端与窗帘本体1之间通过拉链4进行连接,对遮挡布3的两端进行固定,并且拉链4固定的方式简单牢固。

如图1所示,窗帘本体1上设置有用于遮挡拉链4的挡条6,在挡条6的作用下能够将通过拉链4处透入的光线遮挡起来,从而提升遮光效果,并且在挡条6的作用下能够将拉链4遮挡起来,提升窗帘的美观度,提升销量。拉链4自上而下拉动实现连接,在窗帘进行挂设时不易发生分离的现象,从而提升遮挡布3的稳定性。

如图4所示,挡条6由一体连接在窗帘本体1上的延伸部经折弯后缝合形成,在挡条6的表面比较光滑,在拉链4进行拉动的时候,不易将挡条6磨损,不易产生拉毛的现象,保持挡条6的完整度。

如图1和图3所示,在遮挡布3上位于拉链4的两端一体设置有连接部7,连接部7与窗帘本体1之间通过魔术贴5进行粘结,实现对遮挡布3在竖直方向的两端进行固定,并且在连接部7的作用下能够对安装孔2进行完全封闭,提升遮光效果。

如图3所示,魔术贴5由缝合在连接部7上的子贴51和缝合在窗帘本体1上的母贴52组成,通过两者的结合能够实现对遮挡布3和窗帘本体1之间的固定,提升窗来本体的稳定性,并且能够方便的实现对遮挡布3的拆卸和安装。

如图1所示,窗帘本体1的下端间隔排列设置有多个通孔8,并且在通孔8之间穿设与连接绳9,连接绳9依次穿设过通孔8设置,当连接绳9收紧后打结固定时,即能将窗帘本体1收拢,并且窗帘本体1不易散开,保持良好的收拢效果。

如图1所示,窗帘本体1两端的端部处打结形成限位部10,限位部10大于通孔8,使得连接绳9不会从窗帘本体1上掉落,在需要对窗帘本体1进行捆绑时能够方便地进行操作。

如图1所示,窗帘本体1上在通孔8处设置有加强环11,用于对连接绳9以及窗帘本体1之间进行隔离,在连接绳9进行捆绑作用的过程中不易导致窗帘本体1的破损,加强环11为不锈钢环,表面比较光滑,从而能够减小对连接绳9的磨损。

当需要更换遮挡布3时,先将遮挡布3水平方向两侧的拉链4拉开,再将竖直方向两端的魔术贴5分离,即能将遮挡布3取下。在更换新的遮挡布3时,先将遮挡布3的上下两端通过魔术贴5粘合起来,保持遮挡布3的稳定,再将遮挡布3水平方向的两端通过拉链4连接起来,实现对遮挡布3周侧的整体固定。在进行更换的过程中操作方便快捷,并且遮挡布3的稳定性高。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