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盛水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13217发布日期:2019-02-19 18:46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盛水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常生活盛水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盛水器具。



背景技术:

水是生命之本,是为人体获得各种营养物质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导致人类周围的水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和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其中饮水安全则是影响人体健康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自来水则是我们日常使用最为频繁的,而自来水在经过管道传输过程中比不可少的会带来一切杂质,影响人们日常使用过程中的健康,因此我们日常饮用自来水时一般都是进行加热至沸腾,但自来水中杂质过多时就不可避免的产生水垢,影响盛水器具的使用寿命,在饮用时一般只能通过接触来判断开水的温度是否适宜饮用,极易导致烫伤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检测水质且无法直观判断进行加热过的饮用水温度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盛水器具。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水质检测以及直观显示温度的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智能盛水器具,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顶部的上盖,还包括风扇、水质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风扇驱动模块和单片机模块;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上盖的内顶面上,上盖的顶面上设有通气孔;所述水质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与单片机模块均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壳体外表面设有开关S和显示模块,显示模块包括液晶屏、发光二极管LED1和发光二极管LED2;

所述单片机模块分别与温度检测模块、风扇驱动模块和液晶屏电连接;水质检测模块与发光二极管LED1和放光二极管LED2电连接;

所述水质检测模块包括向壳体内部延伸的检测探头H与检测探头L,用于检测壳体内的水质情况,检测探头H和检测探头L均与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与发光二极管LED2电连接,通过发光二极管LED1与发光二极管LED2的亮灭对水质情况进行判断;

所述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壳体内的水温,并将温度信号发送至单片机模块;

所述单片机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温度信号,并将所述温度信号发送至液晶屏进行显示,同时对温度信号与预设温度进行比对,当温度信号高于预设温度时发送冷却信号至风扇驱动模块;

所述风扇驱动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单片机模块发送的冷却信号,并驱动风扇工作,以实现对壳体内的水进行冷却;

所述液晶屏用于接收所述单片机模块发送的温度信号进行显示。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探头H连接100K滑动变阻RW一端,100K滑动变阻RW另一端连接3DJ6场效应管V1的栅极,3DJ6场效应管V1的漏极连接62欧电阻R5一端,62欧电阻R5一端还连接10K电阻R4一端,10K电阻R4另一端还连接36K电阻R1的一端,36K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100K滑动变阻RW的滑动端,所述62欧电阻R5另一端还连接9014三极管V2的基极,9014三极管V2的集电极连接9014三极管V3的基极,9014三极管V2的发射极连接3DJ6场效应管V1的源极,所述9014三极管V2的发射极还连接所述检测探头L,检测探头L分别连接7.5K电阻R2的一端与100K滑动变阻RW的滑动端,7.5K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30K电阻R3的一端,30K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3DJ6场效应管V1的栅极,30K电阻R3的一端还连接33欧电阻R6的一端,33欧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所述9014三极管V3的发射极,所述33欧电阻R6的一端还连接100uF电容C1的负极,100uF电容C1的正极分别连接有10K电阻R4的另一端、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发光二极管LED2的负极与开关S一端,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连接所述9014三极管V2的集电极,发光二极管LED2的正极连接所述9014三极管V3的集电极,所述开关S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的正极,电源的负极连接100uF电容C1的负极。

进一步的,所述单片机模块包括AT89C52型芯片,所述AT89C52型芯片的18脚与19脚并联12M晶振,且18脚与19脚分别经27pF电容C1和27pF电容C2接地,9脚经开关连接VCC电源,9脚还连接1K电阻一端,1K电阻另一端接地,所述开关上并联有100pF电容C3,所述单片机的 40脚与31脚接VCC电源。

进一步的,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包括DS18B20温度传感器,所述DS18B20温度传感器1脚接地,3脚接VCC,2脚接4.7K电阻R一端,4.7K电阻R另一端接VCC,述DS18B20温度传感器2脚还连接单片机21脚。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模块包括1602液晶显示屏,1602液晶显示屏1脚接地,2脚接VCC,3脚连接10K滑动变阻R4的一端,10K滑动变阻R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1602液晶显示屏4脚接单片机26脚,5脚接地,6脚接单片机28脚,7脚至14脚分别连接单片机的1脚至8脚,所述1602液晶显示屏15脚连接1K电阻R5一端,1K电阻R5的另一端接VCC,所述1602液晶显示屏16脚接地。

进一步的,包括四个三极管,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5的发射极相连,三极管Q5的集电极接地,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还连接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6的发射极,三极管Q6的集电极连接VCC电源,VCC电源还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510欧电阻R9的一端,510欧电阻R9的另一端接单片机的39脚,所述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510欧电阻R11的一端,510欧电阻R11的另一端接单片机的37脚,所述三极管Q6基极连接510欧电阻R12的一端,510欧电阻R12的另一端接单片机的36脚,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510欧电阻R10的一端,510欧电阻R10的另一端接单片机的38脚,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6的发射极之间串联风扇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水质检测模块对于水质的自动检测,能够及时辨别所盛水的杂质含量,避免误饮含有杂质的水。

(2)本实用新型的温度检测模块能够实时检测器具内的水温并通过显示模块进行显示,进一步的方便了在日常烧水过程中对器具内水温度的直观显示,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方便的取用不同温度的水,也同时避免了器具内水温过高时误饮造成烫伤。

(3)本实用新型通过风扇有效的对温度较高的水进行快速降温,达到所需温度,便于饮用。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智能盛水器具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2是智能盛水器具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3是水质检测模块电路示意图。

图4是单片机模块电路示意图。

图5是温度检测模块电路示意图。

图6是显示模块电路示意图。

图7是风扇驱动模块的电路示意图。

图中:1、上盖;2、壳体;3、风扇;4、通气孔;5、开关S;6、检测探头L;7、检测探头H。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为了解决在日常用水中,能对水质进行检测,并且实现自动为开水降温,避免误饮对人体带来损伤的问题,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盛水器具,包括壳体2和设置在壳体2顶部的上盖1,还包括风扇3、水质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风扇驱动模块和单片机模块;风扇3设置于上盖1的内顶面上,上盖1的顶面上设有通气孔4;水质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与单片机模块均设置于壳体2的底部;壳体2外表面设有开关S5和显示模块,显示模块包括液晶屏、发光二极管LED1和发光二极管LED2;

单片机模块分别与温度检测模块、风扇驱动模块和液晶屏电连接;水质检测模块与发光二极管LED1和放光二极管LED2电连接;

水质检测模块包括向壳体2内部延伸的检测探头H7与检测探头L6,用于检测壳体2内的水质情况,检测探头H7和检测探头L6均与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与发光二极管LED2电连接,通过发光二极管LED1与发光二极管LED2的亮灭对水质情况进行判断;当水质为检测杂质含量少时发光二极管LED1亮,当水质检测杂质含量多时发光二极管LED2亮;通过水质检测模块对于水质的自动检测,能够及时辨别所盛水的杂质含量,避免误饮含有杂质的水。

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壳体2内的水温,并将温度信号发送至单片机模块,以实现对壳体2内的水温进行实时监测;温度检测模块能够实时检测器具内的水温并通过显示模块进行显示,进一步的方便了在日常烧水过程中对器具内水温度的直观显示,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方便的取用不同温度的水,也同时避免了器具内水温过高时误饮造成烫伤。

单片机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温度信号,并将所述温度信号发送至液晶屏进行显示,同时对温度信号与预设温度进行比对,当温度信号高于预设温度时发送冷却信号至风扇驱动模块,预设温度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设定;

风扇驱动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单片机模块发送的冷却信号,并驱动风扇3工作,以实现对壳体2内的水进行风冷降温;当壳体2内水温大于预设温度时,风扇3开始转动降温,小于预设温度时,风扇3停止工作。通过风扇有效的对温度较高的水进行快速降温,达到所需温度,便于饮用。

液晶屏用于接收所述单片机模块发送的温度信号进行显示。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水质检测模块还包括检测探头H7与检测探头L6,检测探头H7连接100K滑动变阻RW一端,100K滑动变阻RW另一端连接3DJ6场效应管V1的栅极,3DJ6场效应管V1的漏极连接62欧电阻R5一端,62欧电阻R5一端还连接10K电阻R4一端,10K电阻R4另一端还连接36K电阻R1的一端,36K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100K滑动变阻RW的滑动端,62欧电阻R5另一端还连接9014三极管V2的基极,9014三极管V2的集电极连接9014三极管V3的基极,9014三极管V2的发射极连接3DJ6场效应管V1的源极,9014三极管V2的发射极还连接检测探头L6,检测探头L6分别连接7.5K电阻R2的一端与100K滑动变阻RW的滑动端,7.5K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30K电阻R3的一端,30K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3DJ6场效应管V1的栅极,30K电阻R3的一端还连接33欧电阻R6的一端,33欧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9014三极管V3的发射极,33欧电阻R6的一端还连接100uF电容C1的负极,100uF电容C1的正极分别连接有10K电阻R4的另一端、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发光二极管LED2的负极与开关S5一端,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连接9014三极管V2的集电极,发光二极管LED2的正极连接9014三极管V3的集电极,开关S5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的正极,电源的负极连接100uF电容C1的负极;检测探头H7与检测探头L6分别从壳体2底部延伸至器具内的水中,对杂质进行检测,开关S5、发光二极管LED1和发光二极管LED2均设置于壳体2外壁上,优选的可将发光二极管LED1设置为绿灯,发光二极管LED2设置为红灯,若水中有害杂质浓度没有超标绿灯亮,若水中有害杂质浓度超标则红灯亮,本水质检测的实施例,成本低廉便于实施,可以通过100K滑动变阻RW改变阻值来调节本实施例中判断杂质多少的分界值。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单片机模块包括AT89C52型芯片,AT89C52型芯片的18脚与19脚并联12M晶振,且18脚与19脚分别经27pF电容C1和27pF电容C2接地,9脚经开关连接VCC电源,9脚还连接1K电阻一端,1K电阻另一端接地,开关上并联有100pF电容C3,单片机的 40脚与31脚接VCC电源。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温度检测模块包括DS18B20温度传感器,DS18B20温度传感器1脚接地,3脚接VCC,2脚接4.7K电阻R一端,4.7K电阻R另一端接VCC,述DS18B20温度传感器2脚还连接单片机21脚。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显示模块包括1602液晶显示屏,1602液晶显示屏1脚接地,2脚接VCC,3脚连接10K滑动变阻R4的一端,10K滑动变阻R4的另一端接地,1602液晶显示屏4脚接单片机26脚,5脚接地,6脚接单片机28脚,7脚至14脚分别连接单片机的1脚至8脚,1602液晶显示屏15脚连接1K电阻R5一端,1K电阻R5的另一端接VCC,1602液晶显示屏16脚接地;显示模块上显示内容可根据需要通过单片机进行软件设置。

进一步的,如图7所示,风扇驱动模块包括四个三极管,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5的发射极相连,三极管Q5的集电极接地,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还连接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6的发射极,三极管Q6的集电极连接VCC电源,VCC电源还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510欧电阻R9的一端,510欧电阻R9的另一端接单片机的39脚,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510欧电阻R11的一端,510欧电阻R11的另一端接单片机的37脚,三极管Q6基极连接510欧电阻R12的一端,510欧电阻R12的另一端接单片机的36脚,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510欧电阻R10的一端,510欧电阻R10的另一端接单片机的38脚,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6的发射极之间串联风扇3电机,三极管Q3、三极管Q4、三极管Q5与三极管Q6均为PNP型三极管,优选的可以为8550三极管。

在使用时,先摁下壳体2外壁上的开关S5,此时发光二极管LED1被点亮,然后将器具内盛满水,如果水中杂质浓度没有超过预设标则发光二极管LED1仍然正常点亮,如果水中杂质浓度超过预设标准,则发光二极管LED1灭,此时发光二极管LED2亮;在使用器具盛开水时,壳体2外壁上的液晶模块则可以实时显示器具内水的温度,避免温度过高时误饮用带来的烫伤,以及温度过低时饮用不利于健康的情况发生,当温度超过预设值时,风扇3开始转动对器具内的水进行降温,当器具内水温降至预设值以下时,风扇3停止工作。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