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水分离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50467发布日期:2019-01-18 19:20阅读:1041来源:国知局
一种茶水分离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杯等容器,具体为一种茶水分离杯。



背景技术:

常见的泡茶杯中多卡有金属隔离网以使茶叶和泡好的茶汤进行分离。即,使用时,茶叶被隔离网阻挡于杯体中,茶汤经过该隔离网流出。其缺陷在于:装取茶叶时,需要将隔离网取出,较为不便,且该隔离网也不易清洗干净,极易滋生细菌。而且,该泡茶杯在结构上讲,整体性不强从而不够美观,使用不便。

目前专利号为201420275554.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一体茶水分离杯,包括上下通透的杯体,该杯体的上、下开口均螺接有盖子,且该杯体具有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和外层均为玻璃制备,该内层和该外层的两端烧结在一起且该内层和该外层之间形成有空腔,以及,该内层的内壁上一体烧结成型有玻璃材质制备的盘形的隔网,该隔网上设有漏孔。所述盖子为玻璃或透明塑料制备。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茶叶装取方便,整体性强,极易清洗。

由于上述实用新型的漏孔处于常开状态,即喝水时,茶水又会通过漏孔与茶叶接触,导致茶水的浓度进一步提高,影响使用者口感,并且摆放时必须是带茶叶的一端要朝上,使用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茶水分离杯,通过在杯体的中部增设透水机构,透水机构内的阀芯控制透水孔的启闭,以此将茶水腔和茶叶腔进行分离,透水孔关闭后茶水不会重新回到茶叶腔内,因此茶水的浓度可以根据使用者自身喜好进行控制。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茶水分离杯,包括杯体、底盖和顶盖,顶盖位于杯体的顶部,底盖位于杯体底部,所述杯体内设有透水机构,透水机构包括触发开关、阀杆、阀芯、滤网、挡板和复位件,所述挡板固定于杯体内部,挡板外周与杯体内壁之间密封设置,挡板将杯体内部分为茶叶腔和茶水腔,茶叶腔靠近于顶盖,茶水腔靠近底盖,挡板中部开设有供茶水透过的透水孔;所述滤网位于挡板在茶叶腔内的表面,用于对经过透水孔的茶水过滤茶叶;所述阀芯位于挡板朝向茶水腔的一侧表面,阀芯活动启闭透水孔;所述触发开关位于顶盖上,触发开关与阀杆抵接,阀杆连接阀芯;所述复位件连接阀芯或阀杆,用于阀芯复位封闭透水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茶水分离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茶水分离杯,触发开关通过阀杆与阀芯连接,摁下触发开关后可以将阀芯下压,打开透水孔,使茶叶腔内的茶水岁重力流过进入茶水腔内,而茶叶被滤网过滤留在茶叶腔内,松手后阀芯在复位件作用下重新封闭透水孔。使用者喝水时,此时底端朝上,由于透水孔关闭,茶水不再进入茶叶腔内,因此浓度不再发生变化,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喜好控制茶叶的浸泡时间和浓度。

二、由于触发开关不动时,阀芯在复位件的作用下封闭透水孔,使得茶水腔和茶叶腔之间通过挡板和阀芯封闭,因此茶水分离杯摆放的角度也不会受到限制,使用者可以任意摆放,甚至是水平放置。

优选的,所述滤网呈斗状,滤网开口较大的一端与挡板贴合,滤网与挡板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空腔与透水孔连通。通过滤网将茶叶托起,形成空腔,空腔为透水孔的水流流动提供充足的流量,避免茶叶堆积在透水孔附近影响流动速度。

为了便于复位件安装,优选滤网顶部呈平面结构,所述复位件为弹簧,弹簧一端与滤网顶部固定,弹簧另一端与阀杆固定。复位件(弹簧)两端的设置,首先起到基本的弹性复位作用,其次增加了对滤网的固定,使得滤网可以牢牢的固定在挡板表面。

为便于阀杆和阀芯的组装,优选阀杆与阀芯连接的一端为丝杆,阀芯设有内螺纹,阀芯与阀杆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阀芯的结构可以是传统的平面结构,如图4所示。而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所述阀芯呈球形,透水孔为球形通孔,透水孔的球心位于挡板靠近茶水腔一侧。通过增加阀芯和透水孔的接触面积,提高密封性。

为提高顶盖的密封性,防止茶叶腔从顶盖漏水,优选所述触发开关与茶叶腔之间设有用于密封茶叶腔的密封片,触发开关于顶盖上伸缩。

优选的,所述密封片由硅胶制成,弹性稳定,且在长时间的使用中不易老化和变形。

优选的,底盖内侧设有不锈钢盖板,底盖由塑料制成,可降低成本,通过不锈钢盖板将底盖和茶水分离,避免高温茶水溶解塑料底盖内的成分,使茶水饮用更为健康。

优选的,所述杯体和挡板均由玻璃制成,所述复位件、滤网、阀杆和阀芯均由不锈钢制成。玻璃和不锈钢均与滚烫的茶水不反应,无塑浸泡,不会影响茶水口感和味道,同时更为卫生、健康、环保。并且玻璃透明,使用者可以观察茶水和茶叶的颜色和状态。

其中,杯体为双层玻璃,可以隔热保温,不烫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茶水分离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透水孔关闭状态);

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透水孔打开状态);

图4为本实用新型茶水分离杯的阀芯的多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杯体;20、顶盖;21、触发开关;3、密封片;40、阀杆;41、阀芯;42、复位件;43、滤网;5、挡板;6、不锈钢盖板;7、底盖;70、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3所示的一种茶水分离杯,由上至下依次为顶盖20、密封片3、阀杆40、滤网43、复位件42、挡板5、阀芯41、不锈钢盖板6和底盖7。

杯体1由双层玻璃制成,透光可观察,并且保温隔热,避免烫手,长久保持茶水温度。

顶盖20位于杯体1的顶部,顶盖20设有触发开关21,触发开关21可以在顶盖内伸缩活动。

顶盖20下方为密封片3,密封片3与挡板5之间形成茶叶腔,密封片3可以防止茶水漏出顶盖20,密封片3由硅胶制成。触发开关21与阀杆40抵接,阀杆40连接阀芯41;通过触发开关21带动阀芯活动。

滤网43,位于挡板5在茶叶腔内的表面,用于对经过透水孔的茶水过滤茶叶;滤网43呈斗状,滤网43开口较大的一端与挡板5贴合,滤网43与挡板5之间形成空腔,空腔与透水孔连通,透水孔为球形通孔,透水孔的球心位于挡板5靠近茶水腔一侧。

挡板5固定于杯体1内部,挡板5外周与杯体1内壁之间密封设置,挡板5将杯体1内部分为茶叶腔和茶水腔,茶叶腔靠近于顶盖20,茶水腔靠近底盖7,挡板5中部开设有供茶水透过的透水孔;

阀芯41,位于挡板5朝向茶水腔的一侧表面,阀芯41活动启闭透水孔;阀芯41呈球形,通过将阀芯41制成球形,增加与球形透水孔的接触面积提高密封性。

复位件42连接阀芯41或阀杆40,用于阀芯41复位封闭透水孔。滤网43顶部呈平面结构,复位件42为弹簧,弹簧一端与滤网43顶部固定,弹簧另一端与阀杆40固定。阀杆40与阀芯41连接的一端为丝杆,阀芯41设有内螺纹,阀芯41与阀杆40螺纹连接。

本实施例使用过程如下:

1.打开顶盖20,在茶叶腔内放入茶叶,倒入开水浸泡茶叶,同时拧紧封盖20,待茶叶浸泡若干分钟后。

2.摁压触发开关21,触发开关21通过阀杆40带动阀芯41向下运动,阀芯41脱离透水孔,使透水孔连通茶水腔和茶叶腔,茶叶腔内的茶水流入茶水腔,而茶叶则被滤网43过滤,留在茶叶腔内。

3.松手后,在复位件42作用下,阀杆40复位,带动阀芯41重新回到透水孔内,将透水孔封闭,茶水腔和茶叶腔之间封闭,并且触发开关21也复位。此时无论茶水分离杯如何摆放,茶水腔内的茶水不会再回到茶叶腔内,茶水腔内茶水的浓度不再改变。

4.饮用时,可以将茶水分离杯倒置,打开底盖70,使茶水腔朝上,即可饮用茶水。

本实施例中,杯体1和挡板5均由玻璃制成,盖板6、复位件42、滤网43、阀杆40和阀芯41均由不锈钢制成,通过尽可能的减少塑料件,避免热水遇到塑料件释放出异物。

同时,底盖7朝向茶水腔的内侧是与茶水长时间接触的,而底盖7采用塑料,可节省成本降低底盖重量,其次采用不锈钢的盖板6,可以避免茶水接触塑料底盖7,避免异物释放。

以上所述使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