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餐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47411发布日期:2019-02-22 21:43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婴儿餐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垫,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婴儿餐垫。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婴儿餐垫通常是软质材质一次成型形成,其颜色也只有一种颜色,能产生的视觉效果也非常有限,无法对婴儿产生较大的吸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婴儿餐垫。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婴儿餐垫,包括软质材质形成的餐垫本体,所述餐垫本体包括作为动物的头部的头状主体垫和由所述主体垫边缘向外凸出作为动物的耳朵的耳状耳体垫;

所述耳体垫的至少一侧设有与所述耳体垫的外形轮廓相当的耳廓部,所述耳廓部采用二次成型形成到所述耳体垫上。

优选地,所述耳廓部的外形小于所述耳体垫的外形,所述耳廓部与所述餐垫本体的表面齐平;或,所述耳廓部高出所述餐垫本体的表面。

优选地,所述耳廓部为线框状。

优选地,所述餐垫本体呈平板状,所述主体垫的底面设有内凹设置的内凹槽,所述内凹槽的底面为光面。

优选地,所述餐垫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垫的正面一侧向外凸起的支撑体,所述支撑体上设有用于盛放食物的内凹结构,所述支撑体所在的一侧设有所述耳廓部。

优选地,所述支撑体的外形与所述主体垫的外形对应,且小于所述主体垫的外形;

所述内凹结构包括内凹作为动物张开的嘴巴的第一内凹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内凹部的底部设有作为动物的舌头的舌体部。

优选地,所述舌体部与所述第一内凹部的底面齐平;或,所述舌体部高出所述第一内凹部的底面。

优选地,所述耳廓部与所述支撑体的侧面对应连接。

优选地,所述内凹结构还包括内凹作为动物的眼睛的第二内凹部。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婴儿餐垫,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婴儿餐垫的耳廓部采用二次成型的方式形成,可以使餐垫本体和耳廓部分别用不同的颜色,让餐垫的外形更加的奇特,能吸引婴儿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婴儿餐垫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婴儿餐垫背面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的婴儿餐垫包括软质材质形成的餐垫本体1,餐垫本体1包括作为动物的头部的头状主体垫11和由主体垫11边缘向外凸出作为动物的耳朵的耳状耳体垫12,通常,耳体垫12包括两个。

耳体垫12的一侧设有与耳体垫12的外形轮廓相当的耳廓部13,耳廓部13采用二次成型形成到耳体垫12上。耳廓部13采用二次成型的方式形成,可以使餐垫本体1和耳廓部13分别用不同的颜色,让餐垫的外形更加的奇特,能吸引婴儿使用。

优选地,餐垫本体1呈平板状,便于放置平整,主体垫11的底面设有内凹设置的内凹槽14,内凹槽14的底面为光面,内凹槽14的外形可不做限定。在其他实施例中,耳廓部13也可贯穿耳体垫12的两相对侧设置,让耳体垫12的两侧均能显示耳廓部13。

进一步地,耳廓部13的外形小于耳体垫12的外形,让耳朵更加的有层次感。通常,耳廓部13高出餐垫本体1的表面,富有立体感。在其他实施例中,耳廓部13也可与餐垫本体1的表面齐平。

优选地,耳廓部13为线框状,当耳廓部13为线框状时,耳廓部13也可沿耳体垫12的边缘设置,或在耳体垫12上沿特定的形状、及在特定的方位设置,让造型更加的能吸引人。

在一些实施例中,餐垫还包括设置在主体垫11的正面一侧向外凸起的支撑体2,支撑体2上设有用于盛放食物的内凹结构,支撑体2所在的一侧设有耳廓部13。在支撑体2上同时设置一些造型与耳廓部13相互呼应,形成一体风格。

优选地,支撑体2的外形与主体垫11的外形对应,且小于主体垫11的外形,使造型上形成层次感。

进一步地,内凹结构包括内凹作为动物张开的嘴巴的第一内凹部21。为了使张开的嘴巴更有动画感,在第一内凹部21的底部设有作为动物的舌头的舌体部22。舌体部22与第一内凹部21结合,变化不同的外形可以体现出张嘴笑的多种表情。

舌体部22高出第一内凹部21的底面,使造型更加富有立体感。在其他实施例中,舌体部22也可与第一内凹部21的底面齐平。

为了体现造型的连贯性和一体性,耳廓部13与支撑体2的侧面对应连接。

进一步地,内凹结构还包括内凹作为动物的眼睛的第二内凹部23,第一内凹部21、第二内凹部23内凹可作为餐垫盛放食物的空间,外形像嘴巴和眼睛的设置即丰富了餐垫的造型,还减小了支撑体2的壁厚,使的成型更加的容易。

可以理解地,上述各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使用而不受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