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家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87520发布日期:2019-04-13 00:16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组合式家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为是关于一种家具,特别是关于一种便于安装与拆卸的组合式家具。



背景技术:

在目前高度都市化的趋势下,许多年轻人过着逐工作而居的生活,经常每隔一至两年就会面对搬家的问题。对于这些年轻的工作者而言,搬入新住所时,即可能需要添购新的家具,而其中又以便于安装的组合式家具较受这些租屋族群青睐。

然而,大部分现有技术的组合式家具虽然有便于安装的优点,但部分组合式家具并不具有可方便拆卸的特性。例如,有些组合式家具是通过卡榫来组装,组装时需在卡榫上胶,而一旦粘胶硬化后,便难以拆卸,以致于让使用者在后续搬家的过程中产生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安装及拆卸的组合式家具。

为了达成上述及其它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式家具,其包括至少二直立框体及至少二层板,各该直立框体具有二直立段及至少二横向段,该二横向段连接于该二直立段之间且位于该二直立段的不同高度,至少一部份横向段具有一横向段厚度及至少二在其厚度方向延伸且开口朝上的嵌槽。该等层板则分别对应于至少二具有嵌槽的横向段,且各该层板具有至少二位于其底面的卡槽及至少二位于其底面的嵌合段,该等卡槽的延伸方向垂直于该等嵌合段的延伸方向,各该卡槽的宽度实质相同于该横向段厚度而用以让其中一所述横向段嵌入其中,各该嵌合段是用以紧配地嵌入其中一所述嵌槽,藉以让该直少二直立框体平行跨立且让该至少二层板平行跨设于该至少二直立框体。

本实用新型中,层板的卡槽以及嵌合段可分别与直立框体的横向段及横向段上的嵌槽嵌合,在三维方向上提供固定效果,同时又能兼具安装及拆卸均方便的特性,藉此满足需经常搬家的租屋族群的需求。

为了达成上述及其它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组合式家具,其包括二直立框及一框架,各直立框具有二脚柱及一连接于两脚柱之间的连接板,连接板具有一顶缘;框架跨设于两直立框之间,且框架具有二开口实质朝下的嵌槽,该二嵌槽分别位于框架的两侧,该二连接板的顶缘分别嵌设于嵌槽内。

本实用新型中,框架的嵌槽可分别与连接板顶缘嵌合,既能提供固定效果,又能兼具安装及拆卸均方便的特性,藉此满足需经常搬家的租屋族群的需求。

关于本实用新型涉的具体实施方式及其它的优点与功效,将配合图式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其中三层板的仰视图;

图3为图1的3-3剖面图;

图4为图1的4-4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局部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前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另一剖面示意图。

符号说明

11、12、13:直立框体 111、121、131:直立段

112、122、132:横向段 1121、1221、1321:嵌槽

114:螺孔 21、22、23、24:层板

211、221、231、241卡槽 212、222、232、242:嵌合段

213:卡槽片 214:穿孔

215、225、235:补强肋 31、32:延伸框体

311、321:直立段 312、322:横向段

313、323:嵌槽 40:挂杆

50:螺栓 60:补强肋

100:直立框 110:脚柱

120:连接板 1210:顶缘

1220:前插槽 1230:后插槽

1240:阶面 200:框架

210:嵌槽 220:第一外框条

230:第二外框条 2210、2310:凸缘

240:第一补强肋 250:第二补强肋

300:前侧板 400:后侧板

500:桌板 600:直立框

610:脚柱 620:连接板

6210:顶缘 6220:勾槽

630:延伸部 700:框架

710:第一外框条 720:第二外框条

730:椅座 740:嵌槽

750:卡槽 800:横向板

810:勾部 900:背板

910: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组合式家具。本实施例中,该组合式家具为一衣橱,其包括三直立框体11、12、13、四层板21、22、23、24及二延伸框体31、32。

各该直立框体11、12、13具有二直立段111、121、131及三横向段112、122、132,横向段112、122、132是分别连接于两直立段111、121、131之间,且同一直立框体11、12、13中的横向段112、122、132分别位于直立段111、121、131的不同高度,使得直立框体11、12、13具有类似于梯子的外型。本文中,横向段112、122、132的厚度称为横向段厚度,且一部份的横向段112、122、132具有两个开口朝上的嵌槽1121、1221、1321,所述嵌槽1121、1221、1321较佳是位于横向段112、122、132与两相邻直立段111、121、131的交界处。在本实施例中,直立框体13最上方的横向段132并未设有所述嵌槽。

请进一步参考图2A,层板21、22分别对应于三个具有嵌槽1121、1221、1321的横向段112、122、132,而层板23则只对应于其中两个具有嵌槽1121、1221的横向段112、122,亦即,每个层板可跨设于至少两个横向段,并且,根据所跨设的横向段的数量,层板可以具有至少二位于其底面的卡槽;例如,层板21、22的底面具有三个卡槽211、221,而层板23的底面则仅具有两个卡槽231。这些卡槽211、221、231的宽度实质相同于横向段厚度而用以让其中一横向段112、122、132嵌入其中,使得横向段112、122、132与卡槽211、221、231紧密嵌合。除此之外,层板21、22的底面还具有两个位于其底面的嵌合段212、222、232,卡槽211、221、231的延伸方向恰垂直于嵌合段212、222、232的延伸方向,且嵌合段212、222、232可用以紧配地嵌入横向段112、122、132的其中一嵌槽1121、1221、1321,而这也使得直立框体11、12、13与层板21、22、23在三维方向上均有紧密的配合而保持平稳,从而让直立框体11、12、13能够平行跨立于地面,并让层板21、22、23也都能平行跨设于这些直立框体11、12、13上。

如图3所示,每个层板的底面有若干对朝下延伸的卡槽片213(图中仅示意其中一对),每一对卡槽片213之间定义一个如上所述的卡槽,卡槽的宽度即是该对卡槽片213之间的间距。本实施例中,每一对卡槽片的其中一者是自层板21、22、23的一端冲压制得,另一者则可额外焊接于层板21、22、23的底面。

如图4所示,层板21的两相对侧分别具有一向下翻折成L形的侧翼,各该L形侧翼即为所述嵌合段212,且L形侧翼可与嵌槽1121密合,增加稳固性。其它的层板22、23、24也可有相似的设计。在其它可能的实施例中,嵌合段也可通过在层板底面额外焊接其它类似的嵌合物而形成。

延伸框体31、32是分别组设于直立框体11、13上,延伸框体31、32为直立框体11、13的延伸,其结构与直立框体大致相似,亦即延伸框体31、32也具有二直立段311、321以及二横向段312、322,直立段311、321及横向段312、322的结构可与前述直立段111、121、131及前述横向段112、122、132相似,例如,位于最上方的横向段312、322也具有两个嵌槽313、323。延伸框体31、32的直立段311、321的底端是结合于直立框体11、13的直立段111、131的顶端。直立框体11、13与延伸框体31、32的可组装/拆卸设计有助于缩小包装体积。

如图5所示,层板24的底面同样具有卡槽241及嵌合段242,且层板24组设于位于最上方的横向段312、322,另外,组合式家具还具有一挂杆40跨设于延伸框体31、32下方的两横向段312、322之间,该挂杆40的设置也有助于提高延伸框体31、32的稳固性。

请再参考图3,为了增加层板与直立框体或延伸框体之间的稳固性,横向段可以设有若干螺孔,卡槽片也可以设有对应螺孔的穿孔,使螺栓可以穿设于穿孔并与螺孔螺合。例如,横向段112都设有螺孔114,层板21的其中一卡槽片213也设有穿孔214,螺栓50穿过穿孔214并与螺孔114螺合,使层板21与直立框体11稳固结合。层板与其它横向段之间亦可采类似的方式增加结合强度。

另外,为了增加层板的结构强度,层板底面也可具有至少一补强肋设于两相邻卡槽之间。例如,如图2A所示,层板21、22、23底面具有两个补强肋215、225、235并分别位于两相邻卡槽211、221、231之间,从而增加层板21、22、23的结构强度,组合式家具的稳固性也可藉此提升。

除此之外,两相邻直立段之间也可设有至少一补强肋以增加稳固性。例如,两相邻直立段111、121、131之间均设有一对补强肋60,该对补强肋60可交叉排列成X形,藉以增强组合式家具的稳固性。

前述实施例虽是以衣橱为例,然而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家具并不以此为限,例如也可应用于其它橱架、鞋柜、边柜等家具。直立框体、层板的数量只要有至少二个即可,延伸框体的数量可依需求增加或不设置。

例如,在图6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组合式家具仅包括二直立框体及二层板,并可依前述设计而轻易地组立成一置物架。

请参考图7至图9,所绘示者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组合式家具。本实施例中,该组合式家具为一桌子,其包括二直立框100、一框架200、一前侧板300、一后侧板400及一桌板500。

各直立框100具有二脚柱110及一连接于两脚柱110之间的连接板120,连接板120具有一顶缘1210、一前插槽1220、一后插槽1230及一阶面1240,阶面1240与前、后插槽1220、1230的顶端平齐。

框架200跨接于两直立框100之间,框架200两端具有二开口实质朝下的嵌槽210,且本实施例中,框架200包括二彼此平行的第一外框条220及二彼此平行的第二外框条230,第一外框条220垂直于第二外框条230,且该二第一外框条220各别连接于两第二外框条230之间,其中该二嵌槽210是分别形成于第一外框条220的底面。为了加强框架200的结构强度,框架200还可包括一平行于第一外框条220的第一补强肋240及一平行于第二外框条230的第二补强肋250,第一补强肋240连接于两个第二外框条230之间,第二补强肋250则连接于两个第一外框条220之间。在其它可能的实施例中,补强肋的数量及延伸方向可视需求调整、变化。

前侧板300的两端是插接于两直立框100的连接板120的前插槽1220,后侧板400的两端则是插接于两直立框100的连接板120的后插槽1230。其中,前、后侧板300、400的顶缘与阶面1240恰为共平面。藉此,两连接板120的顶缘1210可分别嵌设于框架200的两嵌槽210内,第一外框条220的部份底面则可承靠于阶面1240,第二外框条230则可承靠于前、后侧板300、400,藉以提供较佳的支撑性。

另一方面,框架200顶面的外周缘均可形成凸缘2210、2310,桌板500可承靠于框架200上方并受这些凸缘2210、2310限位,使桌板500可以稳固地设置于框架200上。

本实施例中,框架200与桌板500是采可拆卸设计,两者并可以不同的材质制成。在其它可能的实施例中,框架与桌板可能采用相同材质制成,并可能于制作时即结合为单件式组件。

请参考图10至图13,所绘示者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组合式家具。本实施例中,该组合式家具为一椅子,其包括二直立框600、一框架700、二横向板800及一背板900。

各直立框600具有二脚柱610、一连接于该二脚柱610之间的连接板620及一延伸至连接板620上方的延伸部630,延伸部630是自连接板620后端朝上延伸。连接板620具有一顶缘6210及二呈阶状的勾槽6220,两勾槽6220分别位于顶缘6210前后端。

横向板800跨接于两连接板620之间,且横向板800两端分别具有一勾部810,而位于两端的勾部810可分别沟设于两连接板620的其中一勾槽6220,且横向板800的顶面可与连接板620的顶缘6210平齐。

框架700包括二彼此平行的第一外框条710、二彼此平行的第二外框条720、一椅座730、二分别位于两第一外框条710底面的嵌槽740及二分别位于两第二外框条720底面的卡槽750,其中第一外框条710垂直于第二外框条720并各别连接于两第二外框条720之间。藉此,两连接板620的顶缘6210可分别嵌设于两第一外框条710底面的嵌槽740,而两横向板800的顶缘则可分别嵌设于两第二外框条720底面的卡槽750,藉此稳固地支撑框架700,框架700与直立框600、横向板800之间并可视需求加装锁固螺丝,使彼此的结合更为牢靠。

背板900具有二位于其底面两侧的插孔910,直立框600的延伸部630的顶端可分别插设于该背板900底面两侧的插槽910内,使得背板900可供使用者于乘坐时倚靠。

基于上述设计,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家具具有易于组装,后续欲搬运时,使用者也能够轻易地将组合式家具加以拆卸,实现便于安装及拆卸的效果,并满足租屋者的需求。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通过上述的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须视本申请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