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助力带的扫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50002发布日期:2019-02-22 21:55阅读:6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助力带的扫帚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洁工具,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助力带的扫帚。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扫帚是必不可少的清除垃圾、固体废物和灰尘的清洁工具。目前家庭中所使用的扫帚大多为金属质扫帚杆,由于塑料扫帚头部较重,而握持的金属扫帚杆则较细、较光滑。清扫时,一只手握持扫帚杆,使扫帚向前运动,同时还需控制扫帚杆,避免扫帚杆转动,因此手部受力不佳,极易产生疲劳、酸痛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利用人体工程学原理对目前的塑料扫帚进行改进,以解决因长时间使用塑料扫帚而带来的手部易疲劳、酸痛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带有助力带的扫帚包括扫帚头、扫帚杆、握把和握把锁紧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呈环状固定在握把上的助力带,所述助力带的一侧通过转轴与握把固定连接,另一侧通过助力带表面的凸棱与握把侧面的别销中设置的凸起卡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握把为中空结构,扫帚杆插入握把中,插入深度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握把下部设置的握把锁紧头将扫帚杆与握把锁紧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的凸棱等间距且垂直于助力带长度方向设置,分布面积为助力带长度的三分之一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别销中设置一个形状为半圆形的凸起。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握把上的助力带,在扫地时,手臂通过助力带作用于握把的上部,与手握支撑点之间形成了可抵销扫帚扫地产生的转动力矩,使手掌受力状况大大改善,从而可有效解决扫地时手部容易疲劳、酸痛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a)正视图;(b)侧视图。

如图:1、扫帚头,2、扫帚杆,3、握把,4、握把锁紧头,5、助力带,6、转轴,7、凸棱,8、别销,9、凸起。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a)右手握持;(b)左手握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带有助力带的扫帚做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带有助力带的扫帚,包括扫帚头1、扫帚杆2、握把3和握把锁紧头4,还包括呈环状固定在握把上的助力带5,所述助力带5的一侧通过转轴6与握把3固定连接,另一侧通过助力带5表面的凸棱7与握把3侧面的别销8中设置的凸起9卡扣连接。

助力带5为一条具有一定宽度及长度的带子,一端在中心设有圆孔,通过转轴6与握把3固定连接,在助力带5另一侧三分之一长度上,一侧表面设置等间距且垂直于助力带5长度方向的凸棱7,助力带5环绕回弯后,将助力带5设有凸棱7的那一端插入握把3侧面的别销8内,利用别销8内设置的半圆形凸起9使其固定。助力带5可以通过握把3上的转轴6分别置于左右两侧,以便于左右手均可方便使用。通过变化助力带5插入别销8的位置,可以调节助力环的大小,以适应使用者的不同情况需要。

如图2所示,扫帚杆2上部设置握把3,以提高手掌握持控制扫帚的力度和舒适度。握把3内部为中空结构,以供扫帚杆2插入,握把3下部设有握把锁紧头4,将握把3与扫帚杆2锁紧固定,扫帚杆2插入长度一定范围内可以调节,改变扫帚整体的长度,以适应不同人体高度的需要。

使用时,根据使用者的身高及手握持握把3的位置,将助力带5环绕回弯,调整助力带5与别销8的连接位置,以调节到一个人手臂最舒适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握把上的助力带,在扫地时,手臂通过助力带作用于握把的上部,与手握支撑点之间形成了可抵销扫帚扫地时产生的转动力矩,使手掌受力状况大大改善,从而可有效解决扫地时手部容易疲劳、酸痛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