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锁抽屉滑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00346发布日期:2019-03-27 09:56阅读:601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锁抽屉滑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抽屉滑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锁抽屉滑轨结构。



背景技术:

轻型滑轨一般应用于各种轻型的抽屉结构中,例如文件柜或其它负载较小的抽屉家具中。现有的抽屉滑轨一般可以自由拉出推入,尤其对于轻型滑轨而言,由于其负载较小,抽屉拉或推入时的阻力也较小,出现意外关闭的机率更大,更容易造成夹手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新颖,能实现对滑轨进行定位的自锁抽屉滑轨结构。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锁抽屉滑轨结构,包括从外至内依次滑动连接的外轨、中轨和内轨,所述内轨的横截面呈C形结构,包括内轨底面和两内轨侧壁,所述内轨底面转动连接有弹性锁杆,同时所述中轨设置有凸出于其内侧面的定位块;所述弹性锁杆呈V形结构并成形有扳手和撑杆,所述扳手和撑杆配合抵触两内轨侧壁,其中该扳手还在其抵触的内轨侧壁之间成形有前楔块和后楔块,所述前楔块和后楔块之间留有配合所述定位块的间距空间,并且所述前楔块和后楔块均成形有用于引导定位块滑入间距空间内的引导斜面。

进一步,所述定位块成型于定位胶上,所述定位胶嵌入所述中轨。

进一步,所述弹性锁杆的转轴设置于扳手和撑杆之间。

进一步,所述扳手的长度大于撑杆。

进一步,所述扳手和撑杆之间的夹角指向内轨尾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利用弹性锁杆中前楔块和后楔块之间的间距空间配合定位块可对内轨定位。具体地,当内轨向前拉出至一定长度时,前楔块与定位块接触,当内轨进一步向前拉出时,受前楔块的引导斜面引导,扳手与撑杆之间的夹角缩小使前楔块避让定位块从而使定位块顺利滑入前楔块和后楔块之间的间距空间使内轨的伸出长度保持在当前状态。当在锁定状态下把内轨推入时,用户需利用稍大的推力推动内轨,利用稍大的推力推动内轨时,前楔块与定位块之间发生碰撞带动弹性锁杆出现形变使其扳手与撑杆之间的夹角缩小,定位块滑出前楔块和后楔块之间的间距空间,使内轨顺利推入。当在锁定状态下把内轨拉出拆卸时,需要手动扳动扳手使扳手与撑杆之间的夹角缩小使后楔块避让定位块,定位块滑出前楔块和后楔块之间的间距空间,使内轨被顺利拉出拆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弹性锁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内轨拉出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内轨定位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内轨在推入时解锁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内轨在推入时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内轨在拉出时解锁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内轨在拉出时的示意图。

其中,1-外轨,2-中轨,3-内轨,4-弹性锁杆,41-扳手,42-撑杆,43a-前楔块,43b-后楔块,431-引导斜面,44-间距空间,5-定位胶,51-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自锁抽屉滑轨结构包括从外至内依次滑动连接的外轨1、中轨2和内轨3。

内轨3的横截面呈C形结构,包括内轨3底面和两内轨3侧壁,内轨3底面转动连接有弹性锁杆4,同时中轨2设置有凸出于其内侧面的定位块51。在本实施例中,定位块51成型于定位胶5上,该定位胶5嵌入所述中轨2的前端。

弹性锁杆4呈V形结构并成形有扳手41和撑杆42,扳手41和撑杆42配合抵触两内轨3侧壁,在本实施例中弹性锁杆4的转轴设置于扳手41和撑杆42之间,并且扳手41的长度大于撑杆42以便于使用者更易拉到扳手41。该扳手41还在其抵触的内轨3侧壁之间成形有前楔块42a和后楔块43b,前楔块42a和后楔块43b之间留有配合所述定位块51的间距空间44,并且前楔块42a和后楔块43b均成形有用于引导定位块51滑入间距空间44内的引导斜面431。在本实施例中,扳手41和撑杆42之间的夹角指向内轨3尾端。

本实施例的弹性锁杆4具有前楔块42a和后楔块43b,并且前楔块42a和后楔块43b均成形有引导斜面431,从而使内轨3推入或拉出的过程中,前楔块42a或后楔块43b与定位触碰时,均能带动扳手41和撑杆42之间的夹角缩小,避让定位块51从而使定位块51滑入间距空间44内。

本实施例的滑轨的工作原理如下:参见图4和图5所示,当内轨3向前拉出至一定长度时,前楔块42a与定位块51接触,当内轨3进一步向前拉出时,受前楔块42a的引导斜面431引导,扳手41与撑杆42之间的夹角缩小使前楔块42a避让定位块51从而使定位块51顺利滑入前楔块42a和后楔块43b之间的间距空间44,使内轨3的伸出长度保持在当前状态。

参见图6和图7所示,当在锁定状态下把内轨3推入时,用户需利用稍大的推力推动内轨3,由于扳手41和撑杆42之间的夹角指向内轨3尾端,再加上前楔块43a在内轨长度方向上的投影线偏离弹性锁杆4的转轴,因此利用稍大的推力推动内轨3时,前楔块43a与定位块51之间发生碰撞带动弹性锁杆4出现形变使其扳手41与撑杆42之间的夹角缩小,定位块51滑出前楔块43a和后楔块43b之间的间距空间44,使内轨3顺利推入。

参见图8和图9所示,当在锁定状态下把内轨3拉出拆卸时,需要手动扳动扳手41使扳手41与撑杆42之间的夹角缩小使后楔块43b避让定位块51,定位块51滑出前楔块43a和后楔块43b之间的间距空间44,使内轨3被顺利拉出拆卸。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更多可能的变动和润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之思路所作的等同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