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裂木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98955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防裂木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木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防裂木门。



背景技术:

门在家庭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谓居家必不可少,特别是木门,广泛应用于室内房间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室内房间木门的多功能化需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木门在长时间使用后,易产生变形或开裂。木门开裂一方面是由于木材本身及加工工艺的原因而导致的自身开裂,另一方面是由于相接处的结构不合理,或由于木材受潮,或由于木门长期碰撞所导致的相接处开裂。针对第二种情况,现有的处理方法是在相接处嵌入弹性压条,但是弹性压条容易老化,同时其无法防止木门受潮,减震效果不佳,无法防止木门开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防裂木门,其能够有效防止木门相接处开裂,确保木门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型防裂木门,包括门边框、门芯板,所述门芯板包括多块单元板、多块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连接相邻所述单元板;

所述单元板包括依次相接的多块榫板和卯板,

所述榫板包括主体部、设于所述主体部两侧的榫头,所述榫头包括加强部、伸入部,所述加强部连接所述主体部及伸入部,所述加强部其连接所述伸入部的端面宽于所述伸入部与其相连的端面;

所述加强部两侧还设有抵推块,所述抵推块具有背向所述主体部并朝向外侧的斜面,所述斜面还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设有密封条;

所述伸入部自其连接所述加强部一端向其另一端逐渐加宽,所述伸入部设有连通至其远离所述加强部一端面的形变槽;

所述卯板两侧设有与所述榫头相配合的榫槽;

所述连接板包括覆盖部、插接部,所述插接部包括设于所述覆盖部两侧的插入脚,所述榫板其靠近所述榫头处及所述卯板其靠近所述榫槽处均设有插入槽;

所述连接板设有防潮机构,所述防潮机构包括多条密封槽、多条吸水槽;所述多条密封槽设于所述连接板其贴合所述榫板或卯板的面的四周边缘处,且所述多条密封槽依次连通,所述密封槽内设有密封条;所述多条吸水槽设于所述密封槽靠近所述连接板中心处,且所述多条吸水槽依次连通,所述吸水槽内表面设有防水层,所述吸水槽内设有吸水棉;

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榫板或卯板之间还设有避震机构,所述避震机构包括多个避震单元,所述避震单元包括相对设置的柱状缓冲槽、设于所述缓冲槽的缓冲件及减震件;

所述缓冲槽包括缓冲口、减震腔,所述缓冲口的直径大于所述减震腔的直径;所述减震件设于相对的两个所述减震腔内,所述缓冲件套设于所述减震件且卡于相对的两个所述缓冲口内。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单元板连接结构的改进,利用榫板的榫头与卯板的榫槽的稳定连接,并在连接板的配合下,使得相连而成的门芯板牢固稳定,不易开裂。所述榫头的伸入部自其连接所述加强部一端向其另一端逐渐加宽,该结构使得榫头的两侧斜面与榫槽的槽壁相抵触,从而不易脱开,同时所设形变槽增加了榫头对热胀冷缩所产生形变的适应性,不易开裂。另外,所设加强部增加了榫头与主体部的连接强度,防止其由于相连处过窄而断裂,同时所设抵推块与榫槽槽壁的抵推作用使得加强部受到榫槽朝向榫板的力,该力使得伸入部与榫槽槽壁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以进一步确保连接的稳定性,抵推块所设的固定槽及密封条则有效避免了外界水汽进入榫头与榫槽的连接处,防止木材因吸水而膨胀开裂。为了进一步确保榫头及榫槽连接的稳定性,防止水分进入,连接板还设有防潮机构,有效保证了木门内部的干燥性。再者,设置避震机构以避免木门长期意外碰撞使得木门开裂,缓冲件能有效避免连接板与榫板或卯板的碰撞,避震件则能够进一步将震动吸收转化。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减震件包括两端的定位片及中间的弹簧,所述减震腔内设有卡接所述定位片的定位槽,所述定位片圆周上设有弹性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密封槽的槽壁倾斜于所述连接板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吸水槽的槽口宽度小于两槽壁之间的距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形变槽的宽度自其远离所述加强部端向其另一端逐渐减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形变槽内设有橡胶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插入脚其朝向所述插入槽的端面设有扩张槽,所述扩张槽内设有扩张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扩张块的宽度自其伸入所述扩张槽内一端向其另一端逐渐增大。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扩张块其宽度较大的一端的宽度大于所述扩张槽槽口的宽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多块所述连接板设于所述榫板和卯板连接处的两侧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门芯板的连接牢固稳定,能够有效避免由于热胀冷缩、吸水、碰撞等原因导致的木门变形开裂等问题,以提高木门的质量,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门芯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连接板的贴合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吸水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避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门边框;2-门芯板;21-单元板;22-连接板;211-榫板;212-卯板;2111-主体部;2112-榫头;21121-加强部;21122-伸入部;21123-抵推块;21124-固定槽;21125-形变槽;221-覆盖部;2221-插入脚;21126-橡胶条;2223-扩张块;31-密封槽;32-吸水槽;321-防水层;322-吸水棉;41-缓冲槽;42-缓冲件;43-减震件;411-缓冲口;412-减震腔;431-定位片;432-弹簧;4121-定位槽;4311-弹性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门边框1、门芯板2,所述门芯板2包括多块单元板21、多块连接板22,所述连接板22连接相邻所述单元板21;所述单元板21包括依次相接的多块榫板211和卯板212,所述榫板211包括主体部2111、设于所述主体部2111两侧的榫头2112,所述榫头2112包括加强部21121、伸入部21122,所述加强部21121连接所述主体部2111及伸入部21122,所述加强部21121其连接所述伸入部21122的端面宽于所述伸入部21122与其相连的端面;所述加强部21121两侧还设有抵推块21123,所述抵推块21123具有背向所述主体部2111并朝向外侧的斜面,所述斜面还设有固定槽21124,所述固定槽21124内设有密封条;所述伸入部21122自其连接所述加强部21121一端向其另一端逐渐加宽,所述伸入部21122设有连通至其远离所述加强部21121一端面的形变槽21125;所述形变槽21125的宽度自其远离所述加强部21121端向其另一端逐渐减小;所述形变槽21125内设有橡胶条21126。所述卯板212两侧设有与所述榫头2112相配合的榫槽。所述连接板22包括覆盖部221、插接部,所述插接部包括设于所述覆盖部221两侧的插入脚2221,所述榫板211其靠近所述榫头2112处及所述卯板212其靠近所述榫槽处均设有插入槽。

使用时,先将榫板211和卯板212依次插接,然后再将连接板22的插入脚2221插入榫板211及卯板212的插入槽内,以完成门芯板2的拼装,再将门芯板2嵌入门边框1即可。本结构的牢固性及防裂性体现在:

首先,榫头2112与榫槽的连接稳定性高,伸入部21122自其连接所述加强部21121一端向其另一端逐渐加宽,使得其两侧面与榫槽的槽壁形成抵触作用,而令伸入部21122受到榫槽槽壁朝向卯板212的力,从而保证榫头2112与榫槽的紧密连接。且为了防止热胀冷缩所至形变造成的影响,伸入部21122设有形变槽,以提供伸入部21122形变的空间,避免伸入部21122长期胀缩导致榫槽变形,并使榫头与榫槽的连接松动而开裂。同时,形变槽21125的结构为配合伸入部结构的大小头结构,所设橡胶条21126能有效起到伸入部胀大时的缓冲作用及收缩时的复位作用。进一步的,所设加强部21121增加了榫头2112与主体部2111的连接强度,防止其由于相连处过窄而断裂,同时所设抵推块21123与榫槽槽壁的抵推作用使得加强部21121受到榫槽朝向榫板的力,该力使得伸入部21122与榫槽槽壁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以进一步确保连接的稳定性,抵推块21123所设的固定槽21124及密封条则有效避免了外界水汽进入榫头与榫槽的连接处,防止木材因吸水而膨胀开裂。

其次,连接板22的辅助连接作用更好地提高了榫板211与卯板212连接的稳定性,其能有效地将榫头与榫槽连接处的力转移,从而避免榫板与卯板连接处的开裂。为了便于连接板22的安装,所述插入脚2221其朝向所述插入槽的端面设有扩张槽,所述扩张槽内设有扩张块2223,安装时,先将扩张块2223部分置于扩张槽内,然后将插入脚2221插入插入槽,随着插入脚2221的深入,扩张块2223逐渐将扩张槽撑开,以增加插入脚与插入槽之间的力,从而确保连接板22连接的稳定性。为了提高插入脚插入的流畅性,所述扩张块2223的宽度自其伸入所述扩张槽内一端向其另一端逐渐增大。另外,为了保证插入脚与插入槽的连接强度,所述扩张块2223其宽度较大的一端的宽度大于所述扩张槽槽口的宽度。

另外,所述连接板22还设有防潮机构,以进一步避免榫头与榫槽连接处的水分进入。所述防潮机构包括多条密封槽31、多条吸水槽32;所述多条密封槽31设于所述连接板22其贴合所述榫板211或卯板212的面的四周边缘处,且所述多条密封槽31依次连通,所述密封槽31内设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槽31的槽壁倾斜于所述连接板22表面。所述多条吸水槽32设于所述密封槽31靠近所述连接板22中心处,且所述多条吸水槽32依次连通,所述吸水槽32内表面设有防水层321,所述防水槽32内设有吸水棉322。所述防水槽32的槽口宽度小于两槽壁之间的距离。

所述密封槽31及其内所设密封条能够有效防止外界水汽从榫头与榫槽的接缝处进入,多条密封槽31依次连通确保了密封的完全性;同时为了增大密封条与榫板或卯板的接触面积,以提高密封效果,所述密封槽31的槽壁倾斜于所述连接板22表面。当由于木门较大的碰撞而有部分水汽渗过密封槽31时,靠近连接板中心的吸水槽32及其内的吸水棉322就能发挥吸水作用,将水分牢牢锁住,多条吸水槽32依次连通确保了各条吸水槽的吸水能力可以相互利用。防水层321的设置避免了水分进入连接板22内。所述吸水槽32的结构便于设置吸水棉322,同时确保吸水棉322的吸水量。

再者,为了避免木门意外碰撞造成的木门连接处松动开裂,所述连接板22与所述榫板211或卯板212之间还设有避震机构,所述避震机构包括多个避震单元,所述避震单元包括相对设置的柱状缓冲槽41、设于所述缓冲槽41的缓冲件42及减震件43;所述缓冲件42为橡胶垫。所述缓冲槽41包括缓冲口411、减震腔412,所述缓冲口411的直径大于所述减震腔412的直径;所述减震件43设于相对的两个所述减震腔412内,所述缓冲件42套设于所述减震件43且卡于相对的两个所述缓冲口411内。所述减震件43包括两端的定位片431及中间的弹簧432,所述减震腔412内设有卡接所述定位片431的定位槽4121。所述定位片431圆周上设有弹性圈4311。

当木门发生碰撞时,连接板22由于惯性撞击榫板211或卯板212,该部分撞击的力先经缓冲件42的缓冲作用大幅减弱,然后减弱的撞击力在减震件43的作用下吸收转化为热能,从而能有效减轻撞击力,避免木门开裂。所述减震件43的定位片431能够有效定位弹簧432的位置,以使弹簧432可以起到木门自连接板向榫板或卯板方向转动时的防碰撞作用,以及木门自榫板或卯板向连接板方向转动时的防脱离的作用,从而全面防止木门由于碰撞而开裂。为了便于安装减震件43,所述定位片431圆周上设有弹性圈431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该具体实施方式是基于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思下的一种实现方式,而且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