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风过滤器、过滤组件、集尘装置及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5591发布日期:2019-01-15 22:51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旋风过滤器、过滤组件、集尘装置及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尘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旋风过滤器、过滤组件、集尘装置及吸尘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增加现有吸尘器对含尘气体的二次过滤效果,一般是在过滤网罩的顶部的同一平面上设置有多个圆锥状的旋风过滤器;含尘气体通过在旋风过滤器中进行离心旋转,使得含尘气体中的灰尘最终由旋风分离器的底部端口被分离而出。但是,由于吸尘器的内部空间有限,因此不可能同一平面上设置更多的圆锥状的旋风过滤器,也就限制了吸尘器对含尘气体的过滤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风过滤器、过滤组件、集尘装置及吸尘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吸尘器的内部空间有限,限制了吸尘器对含尘气体的过滤效果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风过滤器,包括上过滤部、中间过滤部和下过滤部,所述上过滤部的腔壁上开设有进尘口;所述上过滤部的下端与所述中间过滤部的上端连接,所述中间过滤部的下端与所述下过滤部的上端连接;

所述上过滤部的横截面积由上至下逐渐减小,所述下过滤部的横截面积由上至下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所述进尘口的数量为多个。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进尘口沿所述上过滤部的腔壁的周向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上过滤部的上端开口的直径大于所述下过滤部的下端开口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上过滤部、所述中间过滤部和所述下过滤部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过滤部的腔壁呈内凹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过滤组件,包括所述的旋风过滤器。

进一步地,还包括过滤网罩,所述旋风过滤器设于所述过滤网罩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集尘装置,包括所述的过滤组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吸尘器,包括所述的集尘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风过滤器,包括上过滤部、中间过滤部和下过滤部,上过滤部的腔壁上开设有进尘口;上过滤部的下端与中间过滤部的上端连接,中间过滤部的下端与下过滤部的上端连接;上过滤部的横截面积由上至下逐渐减小,下过滤部的横截面积由上至下逐渐增大。通过使用时将旋风过滤器设置直接在过滤网罩的内部,从而含尘气体可以直接从进尘口在旋风过滤器的内部,缩短气体传输路径,这样有利于加速含尘气体的气体与灰尘的分离,提高过滤效率;而对旋风过滤器的结构进行重新设计,使得其具有三个不同的部,上过滤部的横截面积由上至下逐渐减小,这样由于中上过滤部的下端呈缩口状态,使得含尘气体中的灰尘进入下过滤部后便不易再向上回流,而下过滤部的横截面积由上至下逐渐增大,这样可以使含尘气体中的灰尘沿着下过滤部的腔壁向四周扩散,进一步保证了含尘气体不会回流,进一步提高了过滤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的集尘装置,包括所述的过滤组件。基于上述分析可知,该集尘装置能够在充分利用吸尘器的有限空间,以提高吸尘器对含尘气体的过滤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的吸尘器,包括所述的集尘装置。基于上述分析可知,该吸尘器能够提高对含尘气体的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旋风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旋风过滤器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旋风过滤器安装于过滤组件中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刮灰组件安装于底座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过滤组件安装于集尘杯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过滤组件安装于集尘杯内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1-上过滤部;102-中间过滤部;103-下过滤部;104-进尘口;201-过滤网罩;203-底座;204-刮灰板;205-环顶板;206-驱动装置;207-轴承;208-隔离垫片;209-螺母;210-过滤海帕;211-旋风过滤器;213-第一进尘孔;214-二次集尘腔;215-集尘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旋风过滤器211,包括上过滤部101、中间过滤部102和下过滤部103,上过滤部101的腔壁上开设有进尘口104;上过滤部101的下端与中间过滤部102的上端连接,中间过滤部102的下端与下过滤部103的上端连接;上过滤部101的横截面积由上至下逐渐减小,下过滤部103的横截面积由上至下逐渐增大。

具体而言,上过滤部101和下过滤部103均呈喇叭状;进尘口104为圆形、矩形或其它形状。

该实施例提供的旋风过滤器211,通过使用时将旋风过滤器211设置直接在过滤组件的过滤网罩201的内部,从而含尘气体可以直接从进尘口104在旋风过滤器211的内部,缩短气体传输路径,这样有利于加速含尘气体的气体与灰尘的分离,提高过滤效率;而对旋风过滤器211的结构进行重新设计,使得其具有三个不同的部,上过滤部101的横截面积由上至下逐渐减小,这样由于中上过滤部101的下端呈缩口状态,使得含尘气体中的灰尘进入下过滤部103后便不易再向上回流,而下过滤部103的横截面积由上至下逐渐增大,这样可以使含尘气体中的灰尘沿着下过滤部103的腔壁向四周扩散,进一步保证了含尘气体不会回流,进一步提高了过滤效果。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进尘口104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进尘口104沿上过滤部101的腔壁的周向均匀分布。

具体而言,进尘口10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进尘口104的位置呈对称的方式开设在上过滤部101的倾斜状的腔壁上。两个进尘口104位于靠近中间过滤部102的上端面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中,进尘的数量不仅局限于两个,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选择不同的数目的进尘口104。另外每个进尘口104的孔径的大小可以根据不同情况来设置,即多个进尘口104的孔径可以均相同,也可以至少有一个不同。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上过滤部101的上端开口的直径大于下过滤部103的下端开口的直径。

具体而言,上过滤部101的上端开口的直径为82mm-173mm,上过滤部101的上端开口的直径为33mm-66mm。下过滤部103的上端开口直径为27mm-57mm,下过滤部103的下端开口的直径为57mm-114mm。需要说明的是,直径指的是开口处的内径。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上过滤部101、中间过滤部102和下过滤部103为一体结构,通过一体成型工艺制作可以减少加工的难度。需要说明的是,上过滤部101、中间过滤部102和下过滤部103也可以为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如卡合连接、插接或螺纹连接,螺纹连接指的是连接处,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配合的方式实现,例如:上过滤部101的下端开设有外螺纹,中间过滤部102的上端开设有与其配合的内螺纹。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中间过滤部102的腔壁呈内凹状。需要说明的是,中间过滤部102的腔壁,从纵截面观察,由上至下呈圆弧状。

实施例二

参见图4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过滤组件,包括实施例一提供的旋风过滤器211。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过滤组件还包括过滤网罩201,旋风过滤器211设于过滤网罩201的内部。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过滤组件还包括刮灰组件和底座203;刮灰组件包括刮灰板204,刮灰板204安装于底座203上;刮灰板204设于过滤网罩201的外部,且刮灰板204与过滤网罩201的外壁相接触,用于去除附着于过滤网罩201的外壁的灰尘。

具体而言,刮灰板204竖直设置,刮灰板204的至少一个板面或至少一个边沿与过滤网罩201的外壁面相接触。需要说明的是,刮灰板204与过滤网罩201的外壁相接触的板面可以为弧面;另外该实施例中,刮灰板204还可以替换为刷子,与刮灰板204相对于过滤网罩201的外壁的板面上设置有刷毛,这样能够更有效的清除附着于过滤网罩201的外壁的灰尘。过滤网罩201呈筒状。

该实施例提供的过滤组件,通过将刮灰板204固定于底座203以实现刮灰板204的固定,而将刮灰板204布设在过滤网外部,且与过滤网罩201的外壁相接触,这样不管是刮灰板204相对于过滤网罩201运动,还是过滤网罩201相对于刮灰板204运动,都能够将过滤网罩201的外壁附着的灰尘去除,从而防止灰尘附着在过滤网罩201的外壁面上,避免灰尘对过滤网罩201造成堵塞,保证了吸尘器的正常运行和吸尘功能的正常。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刮灰组件还包括顶环板,刮灰板204的上端与顶环板固定连接,刮灰板204的下端与底座203固定连接。

具体而言,顶环板呈环形,通过设置的顶环板可以保证刮灰板204的稳定性,避免在对过滤网罩201的外壁进行除尘时,刮灰板204的晃动,影响除尘效果。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过滤组件还包括驱动装置206,用于驱动过滤网罩201绕过滤网罩201自身的轴线旋转。通过过滤网罩201的旋转,即过滤网罩201相对于刮灰板204发生旋转运动,以达到除尘的作用。

具体而言,驱动装置206带动过滤网罩201旋转,使得刮灰板204可以对过滤网罩201外壁上的灰尘进行清理。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驱动装置206设于底座203的内腔中;驱动装置206的驱动轴穿过底座203的顶板的第一通孔,且驱动装置206的驱动轴与过滤网罩201固定连接。

具体而言,驱动装置206位于底座203的内腔的轴线上,这样可以保证带动过滤网罩201旋转时,过滤网罩201与刮灰板204相配合。驱动装置206与吸尘器的供电装置相连接,通过供电装置向驱动装置206供电。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底座203的顶板的第一通孔中安装有轴承207,轴承207的外圈与底座203的顶板固定连接;轴承207的内圈与隔离垫片208固定连接,隔离垫片208套设于驱动装置206的驱动轴上,且隔离垫片208与驱动装置206的驱动轴固定连接;过滤网罩201的底板夹于螺母209与隔离垫片208之间,且螺母209与驱动装置206的驱动轴螺纹连接。

具体而言,螺母209、隔离垫片208和轴承207由上至下依次套在驱动装置206的驱动轴上,且螺母209位于隔离垫片208的上方,隔离垫片208将过滤网罩201的底板与底座203的顶板隔开。当驱动装置206带动过滤网罩201旋转时,通过刮灰板204的至少一个板面或至少一个边沿可以刮去附着在过滤网罩201外壁上的灰尘。另外,通过该隔离垫片208与轴承207的结合使得底座203与过滤网罩201之间形成间隔,驱动装置206在带动过滤网罩201旋转时,避免过滤网罩201对底座203的表面造成磨损。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驱动装置206为电机。需要说明的是,该电机可以为串励电动机。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刮灰板204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刮灰板204绕过滤网罩201的周向布设。通过设置多个刮灰板204可以起到更好的除尘效果。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刮灰板204的数量为2~6个。具体而言,刮灰板204的数量为4个,并且沿圆周方向分布顶环板与底座203之间。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过滤组件还包括过滤海帕210;过滤海帕210位于过滤网罩201的内部,过滤海帕210装配在旋风过滤器211的上端,过滤海帕210的顶部端面与过滤网罩201的顶部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底座203的顶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进尘孔213,每个第一进尘孔213均与底座203的内部的二次集尘腔214相连通,二次集尘腔214位于电机的外侧。第一进尘孔213与过滤网罩201的底板的第二通孔相连通,以便于由旋风过滤器211滤出的灰尘最终能够收集到二次集尘腔214内。而旋风过滤器211滤出的气体则向上进入过滤海帕210的内部,以通过过滤海帕210对气体进行又一次的过滤。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集尘装置,包括实施例二提供的过滤组件以及集尘杯215。过滤组件设置于集尘杯215内。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四提供了一种吸尘器,包括实施例三提供的集尘装置。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