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方便转换椅面的椅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4477发布日期:2019-04-03 00:09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方便转换椅面的椅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共场所用品领域,特别是一种可方便转换椅面的椅子。



背景技术:

椅子是一种常见的生活用品,为人们休息提供了方便,现有的椅子其椅面是固定的;当应用在家庭使用时由于人员不复杂,使用频率不高,对卫生的要求不是很高,也不容易导致病菌的传染。当应用在使用频率很高的公共场所(比如医院、银行、政务中心),因为使用者频繁变更,往往上一个人刚起立,下一个人立马就坐下去,椅子是单椅面,细菌多,如果使用者中一人有肛门或者泌尿科疾病时,其他人接着坐在椅子上后,容易受到病菌的传染,上述情况在医院特别容易出现,且在夏天时,前一个人离开椅子、后一个人接着坐上去后,椅面往往还没充分散热,给后者带来不舒服的感觉。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的椅子由于是单椅面由此导致的各种弊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椅面可以绕轴旋转,当上一个人离开椅子后,椅面会在弹簧的弹性作用力下向上升起,椅面自动处于垂直状态,后一个人坐在椅子上前,可根据需要选择椅面两侧的任意一面,当选择好椅面,人坐上去后,椅面外延下部刚好位于环形支撑架的上沿上部,从而方便使用者能坐在椅面上端,由此克服了现有椅子因为是单椅面,应用在公共场所易导致病菌的传染,以及夏天给下一个坐在椅面上的人带来不舒服感觉的一种可方便转换椅面的椅子。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方便转换椅面的椅子,其特征在于由环形支撑架和支撑管、椅面、支撑轴杆、活动支撑杆、弹簧构成,支撑管有相同的四只,其中两只支撑管的上端分别焊接在环形支撑架的前后两部下端,另外两只支撑管的上端外侧分别焊接在环形支撑架的左右两部内侧端,另外两只支撑管的上部水平高度比环形支撑架上部的水平高度低,椅面的外径比环形支撑架内径大,支撑轴杆有两只,两只支撑轴杆的内侧端分别焊接在椅面的左右两侧端中部,另外两只支撑管的内上部焊接有一只隔离圆形板,弹簧有两只,两只弹簧分别放在另外两只支撑管的内上部,活动支撑杆有两只,两只活动支撑杆的上部各有一个开孔作为轴孔,两只活动支撑杆的下部分别位于另外两只支撑管的内上部,两只支撑轴杆的外侧端分别位于两只活动支撑杆上部的轴孔内。

所述两只支撑轴杆的内侧端分别焊接在椅面左右两侧端中部,两只弹簧分别放在另外两只支撑管的内上部,两只活动支撑杆的下部分别位于另外两只支撑管的内上部,两只支撑轴杆的外侧端分别位于两只活动支撑杆上部的轴孔内,当椅面处于水平状态,椅面上有外加重力,椅面向下运动时,活动支撑杆的下部会分别克服两只弹簧的弹性作用力,分别沿另外两只支撑管的内上部向下运动,活动支撑杆带动椅面向下运动,椅面的下部位于环形支撑架的上沿上部,人坐在椅面上侧时,椅面的下部和环形支撑架的上沿上部接触,椅面不会下陷进入环形支撑架的内环内。

所述的椅面前半部分比后半部分重量重,椅面上没有外加重力时,活动支撑杆的下部会分别在两只弹簧的弹性作用力下,分别沿另外两只支撑管的内上部向上运动,活动支撑杆带动椅面向上运动,椅面的前部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椅面上升到一定位置时,椅面的前部和环形支撑架之间拉开一定距离,椅面的前部会落入环形支撑架的前部内环内,在重力作用下,椅面经两只支撑轴杆沿两只活动支撑杆的上部轴孔转动到垂直状态。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使用中,当上一个人离开椅子后,椅面会在弹簧的弹性作用力下向上升起,椅面自动处于垂直状态,后一个人坐在椅子上前,用手把处于垂直状态的椅面根据需要前后扳动,从而选择椅面的两侧任意一面,选择好一侧椅面后,椅面上侧处于水平状态后,使用者坐在椅面的上中部,椅面于是向下运动,活动支撑杆的下部会分别克服两只弹簧的弹性作用力,分别沿另外两只支撑管的内上部向下运动,活动支撑杆带动椅面向下运动,椅面的下部位于环形支撑架的上沿上部,人坐在椅面上侧时,椅面的下侧和环形支撑架的上沿上部接触,因为椅面的外径比环形支撑架内径大,所以,椅面不会下陷进入环形支撑架的内环内;当人离开椅面后,椅面上没有外加重力时,活动支撑杆的下部会分别在两只弹簧的弹性作用力下,分别沿另外两只支撑管的内上部向上运动,活动支撑杆带动椅面向上运动,由于,椅面前半部分比后半部分重量重,椅面的前部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椅面上升到一定位置时,椅面的前部和环形支撑架之间拉开一定距离,此刻,椅面的前部会落入环形支撑架的前部内环内,在重力作用下,椅面经两只支撑轴杆沿两只活动支撑杆的上部轴孔转动到垂直状态,方便下一个人的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让使用者根据需要选择椅面的两侧,向前扳动椅面时,椅面处于水平状态后,椅面的后侧位于上端,向后扳动椅面时,椅面处于水平状态后,椅面的前侧位于上端,克服了现有椅子因为是单椅面,应用在公共场所易导致病菌的传染,以及夏天给下一个坐在椅面上的人带来不舒服感觉的弊端。基于上述,所以本实用新型具有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支撑管、活动支撑杆、弹簧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2中所示,一种可方便转换椅面的椅子,由环形支撑架1和支撑管2、椅面3、支撑轴杆4、活动支撑杆5、弹簧6构成,支撑管2有相同的四只,其中两只支撑管2的上端分别焊接在环形支撑架1的前后两部下端,另外两只支撑管2的上端外侧分别焊接在环形支撑架1的左右两部内侧端,另外两只支撑管2的上部水平高度比环形支撑架1上部的水平高度低,椅面3的外径比环形支撑架1内径大,支撑轴杆4有两只,两只支撑轴杆4的内侧端分别焊接在椅面3的左右两侧端中部,另外两只支撑管2的内上部焊接有一只隔离圆形板7,弹簧6有两只,两只弹簧6分别放在另外两只支撑管2的内上部,活动支撑杆4有两只,两只活动支撑杆4的上部各有一个开孔作为轴孔8,两只活动支撑杆4的下部分别位于另外两只支撑管2的内上部,两只支撑轴杆4的外侧端分别位于两只活动支撑杆4上部的轴孔8内。两只支撑轴杆4的内侧端分别焊接在椅面3左右两侧端中部,两只弹簧6分别放在另外两只支撑管2的内上部,两只活动支撑杆4的下部分别位于另外两只支撑管2的内上部,两只支撑轴杆4的外侧端分别位于两只活动支撑杆4上部的轴孔8内,当椅面3处于水平状态,椅面3上有外加重力,椅面3向下运动时,活动支撑杆5的下部会分别克服两只弹簧6的弹性作用力,分别沿另外两只支撑管2的内上部向下运动,活动支撑杆5带动椅面3向下运动,椅面3的下部位于环形支撑架1的上沿上部,人坐在椅面3上侧时,椅面3的下侧和环形支撑架1的上沿上部接触,椅面3不会下陷进入环形支撑架1的内环内。椅面3前半部分比后半部分重量重,椅面3上没有外加重力时,活动支撑杆4的下部会分别在两只弹簧6的弹性作用力下,分别沿另外两只支撑管2的内上部向上运动,活动支撑杆5带动椅面3向上运动,椅面3的前部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椅面3上升到一定位置时,椅面3的前部和环形支撑架1之间拉开一定距离,椅面3的前部会落入环形支撑架1的前部内环内,在重力作用下,椅面3经两只支撑轴杆4沿两只活动支撑杆5的上部轴孔8转动到垂直状态。

图1、2中所示,本实用新型使用中,当上一个人离开椅子后,椅面3会在弹簧6的弹性作用力下向上升起,椅面3自动处于垂直状态,后一个人坐在椅子上前,用手把处于垂直状态的椅面3根据需要前后扳动,从而选择椅面3的两侧任意一面,选择好一侧椅面3后,椅面3上侧处于水平状态后,使用者坐在椅面3的上中部,椅面3于是向下运动,活动支撑杆5的下部会分别克服两只弹簧6的弹性作用力,分别沿另外两只支撑管2的内上部向下运动,活动支撑杆4带动椅面3向下运动,椅面3的下侧位于环形支撑架1的上沿上部,人坐在椅面3上侧时,椅面3的下侧和环形支撑架1的上沿上部接触,因为椅面1的外径比环形支撑架1内径大,所以,椅面3不会下陷进入环形支撑架1的内环内;当人离开椅面后,椅面3上没有外加重力时,活动支撑杆5的下部会分别在两只弹簧6的弹性作用力下,分别沿另外两只支撑管2的内上部向上运动,活动支撑杆5带动椅面3向上运动,由于,椅面3前半部分比后半部分重量重,椅面3的前部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椅面3上升到一定位置时,椅面3的前部和环形支撑架1之间拉开一定距离,此刻,椅面3的前部会落入环形支撑架1的前部内环内,在重力作用下,椅面3经两只支撑轴杆4沿两只活动支撑杆的上部轴孔8转动到垂直状态,方便下一个人的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让使用者根据需要选择椅面3的两侧,向前扳动椅面3时,椅面3处于水平状态后,椅面3的后侧位于上端,向后扳动椅面3时,椅面3处于水平状态后,椅面3的前侧位于上端,克服了现有椅子因为是单椅面,应用在公共场所易导致病菌的传染,以及夏天给下一个坐在椅面3上的人带来不舒服感觉的弊端。基于上述,所以本实用新型具有好的应用前景。

本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施例原则范围内做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