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火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89524阅读:62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火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火窗,属于窗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设施的不断完善,内部防火设施也在日益改进,而防火窗也被运用到各个空间,然而传统的防火窗只是单纯的将普通窗户的材料做成防火材料,其它结构并没有什么改变,尤其是在意外火灾的情况下,防火窗的自主关闭就显得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防火窗,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防火窗,包括窗框、窗体、隔热玻璃、闭门器、防火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窗框和窗体的内部均填充有防火材料,所述窗体设置在窗框上,所述隔热玻璃设置在窗体内,所述窗体包括左窗体和右窗体,所述左窗体与窗框固定连接,所述右窗体与窗框铰接,所述闭门器设置在窗框的右侧,所述左窗体的上端设置有破窗锤,所述右窗体上设置有防火把手,所述防火把手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液,所述防火装置包括连杆、安装架、触发装置、定位套,所述安装架设置在右窗体的下方右侧,所述触发装置设置在窗框的右侧,所述触发装置包括触发装置一、触发装置二,所述触发装置一位于触发装置二的上方,所述定位套设置在触发装置的右侧,所述连杆的一端与安装架连接,且其另一端与触发装置连接,所述触发装置一上设置有防误触罩,所述定位套的前端设置有触发杆,所述触发杆指向触发装置二,所述定位套上设置有感温玻璃,所述定位套控制触发杆的伸缩。

作为优选:所述感温玻璃在高温情况下融化,驱动触发杆向前运动,触发装置二被启动从而将右窗体关闭。

作为优选:所述防误触罩与触发装置一磁性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隔热玻璃是由多块玻璃组成的带空腔的立方体,且其内部设置有呈固体状的防火液。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在遭遇火灾的情况下,感温玻璃受到高温破裂,触发杆被触发向前运动,触碰到触发装置二,连杆缩回,右窗体被关闭,达到隔绝火灾的作用,防误触罩可以避免用户不小心接触到触发装置一,防误触罩通过磁性与触发装置一连接,方便取下,隔热玻璃可以起到隔绝热量的作用,闭门器可以在平时使用,调节窗户的开放角度,防火把手可以避免在紧急开窗的情况下被烫伤,破窗锤可以在无法打开窗户的情况下使用,多重防护,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火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1、窗框;2、右窗体;3、防火把手;4、破窗锤;5、左窗体;6、隔热玻璃;7、触发装置一;8、触发装置二;9、防误触罩;10、感温玻璃;11、定位套;12、触发杆;13、连杆;14、安装架;15、闭门器;16、触发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对本实用新型一种防火窗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防火窗,包括窗框1、窗体、隔热玻璃6、闭门器15、防火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窗框1和窗体的内部均填充有防火材料,所述窗体设置在窗框1上,所述隔热玻璃6设置在窗体上,所述窗体包括左窗体5和右窗体2,所述左窗体5与窗框1固定连接,所述右窗体2与窗框1铰接,所述闭门器15设置在窗框1的右侧,所述左窗体5的上端设置有破窗锤4,所述右窗体2上设置有防火把手3,所述防火把手3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液,所述防火装置包括连杆13、安装架14、触发装置16、定位套11,所述安装架14设置在右窗体2的下方右侧,所述触发装置16设置在窗框1的右侧,所述触发装置16包括触发装置一7、触发装置二8,所述触发装置一7位于触发装置二8的上方,所述定位套11设置在触发装置16的右侧,所述连杆13的一端与安装架14连接,且其13的另一端与触发装置16连接,所述触发装置一7上设置有防误触罩9,所述定位套11的前端设置有触发杆12,所述触发杆12指向触发装置二8,所述定位套11上设置有感温玻璃10,所述定位套11控制触发杆12的伸缩;所述感温玻璃10在高温情况下融化,驱动触发杆12向前运动,触发装置二8被启动从而将右窗体2关闭,所述防误触罩9与触发装置一7磁性连接,所述隔热玻璃6是由多块玻璃组成的带空腔的立方体,且其内部设置有呈固体状的防火液。

在遭遇火灾的情况下,感温玻璃10受到高温破裂,触发杆12被触发向前运动,触碰到触发装置二8,连杆13缩回,右窗体2被关闭,达到隔绝火灾的作用,防误触罩9可以避免用户不小心接触到触发装置一7,防误触罩9通过磁性与触发装置一7连接,方便取下,隔热玻璃6可以起到隔绝热量的作用,闭门器15可以在平时使用,调节窗户的开放角度,防火把手3可以避免在紧急开窗的情况下被烫伤,破窗锤4可以在无法打开窗户的情况下使用,多重防护,安全性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