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装柜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66342发布日期:2019-02-26 17:39阅读:5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装柜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装柜子,属于组装柜子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柜子加工行业中,柜板连接通常是采用传统木质三合一连接件进行连接,该连接方式在金属柜子的组装连接中主要存在以下缺点:

1、板材连接过程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

2、对工人专业技术水平要求高,只能手工完成,不能大批量工厂化生产;

3、若柜子需要重新拆装的话,费时费力,而且柜子拆装后的单张板材无法继续使用,利用率低,成本增加,市场难以推广。

目前,亟待出现一种拆装方便,成本低,坚固耐用的组装柜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拆装方便,成本低,坚固耐用的组装柜子。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组装柜子,其特殊之处在于柜体是由多个板材3通过连接件组装而成,板材3包括多个垂直板材3-1及设于相邻垂直板材3-1之间的多个水平板材3-2,其中,连接件对称的安装于相邻的垂直板材3-1或相邻的水平板材3-2之间,连接件包括固定于相邻垂直板材3-1相对称位置处的两个连接条2,通过两个连接条2插装水平板材3-2,连接条2包括安装于垂直板材3-1上的底边6,沿着底边6的两侧长度方向上设有两个形状相对称的连接臂4,两个连接臂4的末端外翻后形成上搭接面18,水平板材3的至少两条边上设有用于架设住上搭接面18的下搭接面19;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垂直板材3-1、水平板材3-2结构相同,均包括外框8及插设于外框8内的多个填充板9,下搭接面19设于外框8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框8是由四个边框10依次首尾相接组成的矩形外框,相邻边框10通过角码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搭接面18与下搭接面19无缝接触连接,且接触面光滑;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边框10包括两个相平行的框板11,两个框板11之间设有用于插装角码的腔室12,下搭接面19位于腔室12下方,下搭接面19包括两个形状相对称下搭接体,两个下搭接体的一端分别固定于两个框板11的内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搭接面18与下搭接面19相勾接,上搭接面18包括水平延伸臂Ⅰ15及与延伸臂Ⅰ15为一体且向下延伸的上构件16,上构件16的外壁16-1设计呈与框板11的内表面相贴合的平面结构,上构件16的内壁16-2设计呈斜面结构,下搭接体包括水平延伸臂Ⅱ13及与延伸臂Ⅱ13为一体结构且向斜上方延伸的下构件17,下构件17的内壁17-1与上构件16的内壁16-2相贴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搭接面18、下搭接面19均呈一字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搭接面18的下表面呈圆弧形,下搭接面19呈球形,上搭接面18的内径与下搭接面19的外径相匹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搭接面18的下表面、下搭接面19的上表面均呈锯齿状,上搭接面18与下搭接面19相啮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板材3未插装连接件的一侧安装有扣板条1。

本实用新型的组装柜子及柜子,结构设计巧妙,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传统榫卯连接方式上进行革新,采用连接条2与板材3相插装的方式进行连接,从而组装成衣柜、橱柜等各种柜体;

2、本实用新型采用上搭接面18与下搭接面19相勾接,不但可以进行原有的纵横向连接,而且可以进行垂直悬空连接,承重力大大提高,承重力达300公斤以上,完全满足日常生活需要;

3、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条2与板材3相勾接,此连接方式能够起到支托和伸拉双重作用,使生产出的柜体更加牢固,承重力是原有方式的3倍;

4、本实用新型的通过连接条2安装板材3,未组装前,多张板材3堆放起来运输即可,相较整个柜体来说,运输费用降低三分之二,组装柜体时,只需将板材3插于连接条2即可组装,省时省力,对工人要求极低,消费者也可以自行组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件连接方式简单,便于操作,省时省力省成本,组装成的柜子不仅承重性能优异,而且坚固耐用,不变形,本实用新型在铝合金夹具及金属家具行业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组装柜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1的A处放大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组装柜子实施例1连接件及水平板材相组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4:实施例1连接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5:实施例1连接条与板材配合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6:板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7:实施例1边框的剖视图;

图8:扣板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9:本实用新型一种组装柜子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本实用新型一种组装柜子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本实用新型一种组装柜子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扣板条,2、连接条,3、板材,3-1、垂直板材,3-2、水平板材, 4、连接臂, 6、底边,8、外框,9、填充板,10、边框,11、框板,12、腔室,13、延伸臂Ⅱ, 15、水平延伸臂Ⅰ,16、上构件,16-1、外壁,16-2、内壁,17、下构件,17-1、内壁,18、上搭接面,19、下搭接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组装柜子,参考附图1-8,本实施例的柜体是由多个板材3通过连接件组装而成,板材3包括多个垂直板材3-1及设于相邻垂直板材3-1之间的多个水平板材3-2,其中,连接件对称的安装于相邻的垂直板材3-1之间,连接件包括固定于相邻两个垂直板材3-1相对称位置处的两个连接条2,通过两个连接条2插装水平板材3-2,连接条2包括安装于垂直板材3-1上的底边6,沿着底边6的两侧长度方向上设有两个形状相对称的连接臂4,两个连接臂4的末端外翻后形成上搭接面18,水平板材3的至少两条边上设有用于架设住上搭接面18的下搭接面19,板材3未插装连接件的一侧安装有扣板条1。本实施例的垂直板材3-1、水平板材3-2结构相同,均包括外框8及插设于外框8内的多个填充板9,下搭接面19设于外框8内;

本实施例的板材3包括外框8及插设于外框8内的多个填充板9,下搭接面19设于外框8内,外框8是由四个边框10依次首尾相接组成的矩形外框,相邻边框10通过角码相连接;

本实施例的上搭接面18与下搭接面19无缝接触连接,且接触面光滑,边框10包括两个相平行的框板11,两个框板11之间设有用于插装角码的腔室12,下搭接面19位于腔室12下方,下搭接面19包括两个形状相对称下搭接体,两个下搭接体的一端分别固定于两个框板11的内壁上;

本实施例的上搭接面18与下搭接面19相勾接,上搭接面18包括水平延伸臂Ⅰ15及与延伸臂Ⅰ15为一体且向下延伸的上构件16,上构件16的外壁16-1设计呈与框板11的内表面相贴合的平面结构,上构件16的内壁16-2设计呈斜面结构,下搭接体包括水平延伸臂Ⅱ13及与延伸臂Ⅱ13为一体结构且向斜上方延伸的下构件17,下构件17的内壁17-1与上构件16的内壁16-2相贴合。

本实用新型在传统榫卯连接方式上进行革新,先将连接条2固定于垂直板材3-1上,然后将水平板材3-2插装于连接条2上,组装成各种柜体,由于上搭接面18与下搭接面19相勾接,不但可以进行原有的纵横向连接,而且可以进行垂直悬空连接,具有支托和伸拉双重作用,使生产出的柜体更加牢固,承重力是原有方式的3倍,承能力达300公斤以上,本实用新型的柜子在未组装前,可将多张板材3堆放起来运输即可,相较整个柜体来说,运输费用降低三分之二,组装柜体时,只需将板材3插于连接条2即可组装,省时省力,对工人要求极低,消费者也可以自行组装。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组装柜子,参考附图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上搭接面18、下搭接面19均呈一字型。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组装柜子,参考附图10,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上搭接面18的下表面呈圆弧形,下搭接面19呈球形,上搭接面18的内径与下搭接面19的外径相匹配。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组装柜子,参考附图1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上搭接面18的下表面、下搭接面19的上表面均呈锯齿状,上搭接面18与下搭接面19相啮合。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形,这些简单变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