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7945发布日期:2019-01-13 16:38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家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



背景技术:

椅子、桌子是常用的家具。塑料椅子、塑料桌子由于质量轻,特别是一些儿童椅子、儿童桌子,在设计、使用时都要需要考虑到安全问题。大部分的儿童椅子、儿童桌子,其支撑腿上没有设置脚套,直接支撑腿与地面接触。如椅子在坐下时会有一个向后的力作用在椅子上,导致椅子会向后移动,最终会因为椅子离开的距离远而导致儿童无法正常坐在椅子上而摔倒。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安全的家具。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家具,包括面板及支撑面板的若干个支撑腿,所述支撑腿为空心结构,在支撑腿的下端套设有脚套,所述脚套包括外筒体与内筒体,外筒体与内筒体的底部由环形底板连接,支撑腿插设在内筒体、外筒体之间。

在上述的一种家具中,所述支撑腿的下端设置有缩颈部,在支撑腿与缩径部之间设置有台阶面,所述外筒体的顶部与台阶面抵接。

在上述的一种家具中,所述内筒体的高度低于外筒体的高度。

在上述的一种家具中,所述内筒体、外筒体、环形底板为一体成型结构。

在上述的一种家具中,所述面板包括底板及面盖,底板为在下平板的外边沿向上设置有侧板一,面盖为在上平板的外边沿向下设置有侧板二,面盖的侧板二套设在底板的侧板一之外。

在上述的一种家具中,所述支撑腿的上端设置有插接部,插接部上轴向间隔设置有两条开口,在两开口之间为弹性卡接板,弹性卡接板的上端位于插接部之上,在弹性卡接板的外壁上设置有卡钩,在底板上设置有与支撑腿数量一一对应的插接座,在插接座上设置有插接盲孔,在插接座上与弹性卡接板对应的部位设置有与插接盲孔连通的弹性卡接板插孔,弹性卡接板插孔的一侧插接座上设置有卡接平台,插接部插设在插接盲孔内,弹性卡接板的卡钩伸出弹性卡接板插孔之外并卡接在卡接平台上。

在上述的一种家具中,所述支撑腿的上端设置有螺纹孔一,在底板的下平板上设置有与支撑腿数量一一对应的安装柱,在安装柱上设置有螺纹孔二,支撑腿与底板之间通过双头螺栓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家具中,所述底板的后部设置有若干个靠背插接座,在靠背插接座内设置有插接孔,靠背的下端为与靠背插接座数量及位置一一对应的插接头,插接头插设在插接孔内。

在上述的一种家具中,所述靠背插接座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在靠背的插接头上设置有钩部,钩部钩设在通孔内。

在上述的一种家具中,所述面盖上设置有位置及数量与靠背插接座一一对应的插孔。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腿上设置有脚套,在使用时可以增加地面与支撑腿之间的摩擦力,保证使用的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支撑腿与面板之间通过插接连接,且支撑腿还钩设在相应的支撑腿插接座上,连接后不易分离,连接牢固,安全可靠。

3、本实用新型靠背与靠背插接座之间通过钩部钩设在靠背插接座的通孔内,确保支撑腿与面板之间连接牢固,连接后不易分离,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面板的面盖拆卸后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俯视图。

图5是图4的A-A剖视图。

图6是图5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图5的B部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支撑腿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C部放大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靠背的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D部放大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脚套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底板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立体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面盖拆卸后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俯视图。

图17是图16的B-B剖视图。

图18是图17的E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支撑腿;2、脚套;3、外筒体;4、内筒体;5、环形底板;6、缩颈部;7、下平板;8、侧板一;9、上平板;10、侧板二;11、加强筋;12、开口;13、弹性卡接板;14、卡钩;12、插接座;16、卡接平台;17、靠背;18、靠背插接座;19、插接头;20、插接孔;21、通孔;22、钩部;23、螺纹孔一;24、安装柱;25、螺纹孔二;26、弹性卡接板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图1—13:

本实施例的家具指的是椅子。

一种家具,包括面板及支撑面板的若干个支撑腿1,本实施例的支撑腿1设置有四个。所述支撑腿1为空心支撑腿,在支撑腿1的下端套设有脚套2,所述脚套2包括外筒体3与内筒体4,外筒体3与内筒体4的底部由环形底板5连接,支撑腿1插设在内筒体4、外筒体3之间。为了使其连接牢固,插设在内筒体4、外筒体3之间的支撑腿1的厚度与内筒体4、外筒体3之间的距离的配合关系采用紧配配合。脚套2的设置,一方面可以增加支撑腿1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椅子不会滑动,保证使用的安全性。另一方面,脚套可以设置成与支撑腿不同的颜色,通过色彩的搭配提高产品的美观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支撑腿1的下端设置有缩颈部6,在支撑腿1与缩径部6之间设置有台阶面,所述外筒体3的顶部与台阶面抵接。插接后外筒体3的外表面与支撑腿1的外表面基本在一个平面上,造型美观。

为了方便安装,所述内筒体4的高度低于外筒体3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筒体4、外筒体3、环形底板5为一体成型结构,采用注塑成型,生产效率高。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腿1、面板也是塑料材料制成。

为了节约材料,所述面板包括底板及面盖,底板包括下平板7及设置在下平板7外边沿的侧板一8,面盖为在上平板9的外边沿向下设置有侧板二10,侧板二10套设在侧板一8之外。侧板二10与侧板一8之间为紧配连接。为了增加面板的强度,在下平板8的上平面设置有加强筋11。本实施例的加强筋11包括一筒体及周向分布在筒体外的立板,立板的另一端连接在底板的侧板一8上,或连接在插接座15上。加强筋11也可以是纵横交错设置的横向立板与竖向立板,横向立板与竖向立板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底板的侧板一8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撑腿1的上端设置有插接部,插接部上轴向间隔设置有两条开口12,在两开口12之间为弹性卡接板13,弹性卡接板13的上端位于插接部之上,在弹性卡接板13的外壁上设置有卡钩14,在底板上设置有与支撑腿1数量一一对应的插接座15,在插接座15上设置有插接盲孔,在插接座15上与弹性卡接板13对应的部位设置有与插接盲孔连通的弹性卡接板插孔26,弹性卡接板插孔25的一侧插接座15上设置有卡接平台16,插接部插设在插接盲孔内,弹性卡接板13的卡钩14伸出弹性卡接板插孔26之外并卡接在卡接平台16上。支撑腿1插接后,由于卡钩13钩设在卡接平台16上,支撑腿1不易与面板分离,连接牢固,拆装也方便,拆卸时,将弹性卡接板13往内部挤压,使卡钩14能顺利地通过弹性卡接板插孔26将支撑腿1与面板分离。

为了防止支撑腿1在插接后产生转动,在插接部的外表面设置有轴向设置的凸起,在插接座15的内壁上设置有条形凹槽,凸起设置在条形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面板上还设置有靠背17。靠背17与面板之间的安装结构如下:所述底板的后部设置有若干个靠背插接座18,在靠背插接座18内设置有插接孔20,靠背17的下端为与靠背插接座18数量及位置一一对应的插接头19,插接头19插设在插接孔20内。本实施例的靠背插接座18设置有四个,相应的插接头19设置有四个。

为了提高靠背17与面板之间的连接强度,所述靠背插接座18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21,在靠背17的插接头19上设置有钩部22,钩部22钩设在通孔21内,靠背17与面板之间连接牢固。

相应地,在所述面盖上设置有位置及数量与靠背插接座18一一对应的插孔。

本实施例在不设置靠背17时为凳子,在调整面板、支撑腿1的尺寸后可以形成桌子。

实施例二:参见图14-18:

本实施例的家具为桌子。

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本实施例没有靠背17及本实施例的面板与支撑腿1之间通过双头螺栓连接。具体是:

在支撑腿1的上端设置有螺纹孔一23,在底板的下平板7上设置有与支撑腿1数量一一对应的安装柱24,在安装柱24上设置有螺纹孔二25,支撑腿1与底板之间通过双头螺栓连接。

组装时,先将双头螺栓的一端螺接在螺纹孔二25上,然后将支撑腿1上的螺纹孔一23余双头螺栓的另一端螺接。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之一,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形状、结构、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