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远红外石墨烯枕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4665发布日期:2018-12-18 21:00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远红外石墨烯枕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枕头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多功能远红外石墨烯枕头。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人类约有1/3的时间是与枕头相伴的,所以一个合适舒适的枕头,不仅可以提高睡眠质量,促进体力与精力的恢复,而且可以保证颈椎骨性结构以及所属的纤维韧带组织和肌肉组织得到放松修复。研究表明,枕头过高、过低、过软或者过硬,都可能导致颈肩部肌肉不协调收缩,长此以往,肌肉白天与晚上都不能充分休息,就可能形成恶性循环,从而诱发颈椎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很好保护颈椎的多功能远红外石墨烯枕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远红外石墨烯枕头,具有枕芯以及套设在枕芯外的枕套,所述枕芯包括外芯和内芯,内芯位于外芯内腔;所述内芯的上表面安装有石墨烯加热膜和/或装有中草药材的封口袋,石墨烯加热膜通过线路连接有电源接口;所述枕套上开设有便于放置枕芯的开口,开口位于枕套长度方向侧壁且开口处安装有拉链。石墨烯加热膜和封口袋,使用者可以按照使用需求选择其一使用或者更两者都使用。内芯外表面通过连接部件与外芯内表面连接。

内芯为记忆棉、充气气囊或者其他可成型的填充物。内芯为水滴状,具有依次连接的大头端、中间部和小头端,中间部为直线段。

进一步地,所述的内芯外表面安装有多个可增加内芯弹性的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的外芯为一片式结构,具有以下四种连接方式:(1)、外芯长度方向侧边连接处通过缝合连接;(2)、长度方向侧边连接处通过连接件连接;(3)、长度方向侧边连接处通过缝合连接,宽度方向通过连接部件连接;(4)、外芯三边连接处通过连接部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外芯为上下两片式结构,具有以下两种连接方式:(1)、上外芯和下外芯的长度方向侧边连接处通过连接部件连接;(2)、上外芯和下外芯四边连接处通过连接部件连接。

上外芯和下外芯的厚度可以一致,也可以上外芯厚度小于下外芯厚度,使用者可以按需求选择厚的一面或者薄的一面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部件为扣子、刺毛、拉链、连接绳或者揿钮。

进一步地,所述的内芯为水滴状,具有依次连接的大头端、中间部和小头端,中间部为直线段。

进一步地,所述的内芯两个大头端之间开设有多跳长条状的槽。

进一步地,所述的内芯两个大头端之间开设有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的内芯一端设为大头端,内芯另一端设为小头端,内芯下表面为水平面,内芯上表面为向下凹陷的凹陷面,凹陷面位于大头端和小头端之间,大头端上设有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的内芯两端设为等高端,内芯下表面通过水平面连接,内芯下表面为水平面,内芯上表面为向下凹陷的凹陷面,凹陷面位于两个等高端之间,其中一个或两个等高端上设有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简便;具有以下优点:

(1)、内芯包括依次连接的大头端、中间部和小头端,便于使用者选择不同高度;内芯内装有决明子等中草药材,助眠效果好,使用时更加舒服;

(2)、内芯的上表面安装有石墨烯加热膜,石墨烯加热膜通电后便开始工作加热,使用者使用时更加舒服,舒缓颈椎;采用石墨烯加热膜加热用电成本低,而且不易漏电,安全性能高;

(3)、内芯外表面通过连接部件与枕套内表面连接,可以防止内芯在枕套内腔移动,使用者使用时更加舒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中外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4中外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4中外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6中外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7中内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8中内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9中内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10中内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芯,2.内芯,3.枕套,4.连接部件,11.上外芯,12.下外芯,21.大头端,22.小头端,23.中间部,24.石墨烯加热膜,25.电源接口,26.封口袋,27.槽,28.凹槽,29.等高端。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多动能远红外石墨烯枕头,具有枕芯以及套设在枕芯外的枕套3,枕芯包括外芯1和内芯2,内芯2位于外芯1内腔;内芯2的上表面安装有石墨烯加热膜24和装有中草药材的封口袋26,石墨烯加热膜24通过线路连接有电源接口25;枕套3上开设有便于放置枕芯的开口,开口位于枕套3长度方向侧壁且开口处安装有拉链。

内芯2外表面安装有多个可增加内芯2弹性的凸起,内芯为水滴状,具有依次连接的大头端21、中间部23和小头端22,中间部23为直线段。

外芯1为一片式结构,长度方向侧边连接处通过连接部件4连接,连接部件4为拉链。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的多动能远红外石墨烯枕头,外芯1为一片式结构,长度方向侧边连接处通过缝合连接。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的多动能远红外石墨烯枕头,外芯1为一片式结构,长度方向侧边连接处通过缝合连接,宽度方向通过连接部件4连接,连接部件4为揿钮。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的多动能远红外石墨烯枕头,外芯1为一片式结构,外芯1三边连接处通过连接部件4连接,连接部件4为拉链。

实施例5

如图5所示的多动能远红外石墨烯枕头,外芯1包括上外芯11和下外芯12,上外芯11厚度小于下外芯12厚度,上外芯11和下外芯12的长度方向侧边连接处通过连接部件4连接,连接部件4为刺毛。

实施例6

如图6所示的多动能远红外石墨烯枕头,外芯1包括上外芯11和下外芯12,上外芯11和下外芯12的四边连接处通过连接部件4连接,连接部件4为拉链。

实施例7

如图7所示的多动能远红外石墨烯枕头,内芯2为水滴状,具有依次连接的大头端21、中间部23和小头端22,中间部23为直线段,内芯2两个大头端21之间开设有多跳长条状的槽27。

实施例8

如图8所示的多动能远红外石墨烯枕头,内芯2为水滴状,具有依次连接的大头端21、中间部23和小头端22,中间部23为直线段,内芯2两个大头端21之间开设有开设有凹槽28。

实施例9

如图9所示的多动能远红外石墨烯枕头,内芯2一端设为大头端21,内芯2另一端设为小头端22,内芯2下表面为水平面,内芯2上表面为向下凹陷的凹陷面,凹陷面位于大头端21和小头端22之间,大头端21上设有凹槽28。

实施例10

如图10所示的多动能远红外石墨烯枕头,内芯2两端设为等高端29,内芯2下表面通过水平面连接,内芯2下表面为水平面,内芯2上表面为向下凹陷的凹陷面,凹陷面位于两个等高端29之间,其中一个或两个等高端29上设有凹槽28。

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