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25956发布日期:2019-01-25 16:58阅读:746来源:国知局
养生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养生壶,属于厨房用家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身体的保养,尤其是开始注重养生保健,能够烹煮粥、银耳汤、以及茶水的养生壶应运而生。

养生壶的结构主要包括用于盛装液体的壶体、盖设在壶体顶部开口上的壶盖、以及用于承载壶体并将壶体与外部电源电连接的底座。其中,壶体包括与底座电连接的发热盘、以及承载在发热盘上方的壶体,壶体和发热盘之间则形成用于容纳食物的容纳空腔,壶体的顶部设置有开口,以便能够从该开口处加入食物或者将食物倒出。

然而,现有的养生壶在加热食物,尤其是粘稠状的食物时,食物容易附着在发热盘上,导致糊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养生壶,以解决现有的养生壶存在的以上或者其他潜在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养生壶,包括:壶体,所述壶体为两端具有开口的筒状结构,以及固定在所述壶体底部的发热盘;所述发热盘和壶体之间围合成顶部具有开口的容纳空腔,用于容纳待烹煮的食物;所述发热盘朝向所述容纳空腔的表面涂覆有防粘层。

本实用新型的养生壶,通过在发热盘的上表面涂覆防粘层使得在烹煮食物,尤其是粘度比较高的食物时,不容易糊锅,提高了烹煮品质,更加健康、安全。

如上所述的养生壶,所述发热盘上形成有凹槽,所述壶体的底部形成有凸起,所述凸起卡接在所述凹槽内。通过在发热盘上形成凹槽以及在壶体的底部形成凸起,可以方便快捷的实现壶体与发热盘的装配。

如上所述的养生壶,所述凹槽为环形凹槽,以提高发热盘和壶体的连接强度以及密封性。

如上所述的养生壶,所述凹槽的内壁和所述凸起之间安装有密封件,以提高发热盘和壶体连接处的密封性,降低渗漏的可能。

如上所述的养生壶,所述密封件为填充在所述凹槽内的硅胶,以减低装配工艺。

如上所述的养生壶,还包括底盖,所述底盖盖设在所述发热盘的底部。通过设置底盖,可以保护发热盘和壶体的底部,并且,还能够获得较好的外观。

如上所述的养生壶,还包括插头或者插座,所述插头或者插座穿过所述底盖与所述发热盘电连接。

如上所述的养生壶,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插头或者插座配接的插座或者插头。

如上所述的养生壶,所述底盖的底部往中心凹陷形成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开设有供所述插头或者插座穿过的通孔。通过在底盖上形成凹陷部,可以提高密封性。

如上所述的养生壶,所述防粘层为聚四氟乙烯层或者陶瓷层。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的以下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容易理解。在附图中,将以示例以及非限制性的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例进行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壶体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壶体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A位置的放大图。

图中:

11、壶体; 111、壶嘴;

112、凸起; 12、发热盘;

121、凹槽; 13、容纳空腔;

14、底盖; 141、凹陷部;

15、插头; 16、温度传感器;

17、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壶体的剖视图;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壶体的俯视图;图3为图1中A位置的放大图。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养生壶,可以用来泡煮茶叶或养生食材,包括但不限于普洱、银耳、黑茶、黄芪、当归、灵芝等。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养生壶,包括:壶体11、以及固定在壶体11底部的发热盘。其中,壶体11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开口,也即,壶体11为两端具有开口的筒状结构,从而在发热盘12和壶体11之间围合成顶部具有开口的容纳空腔13,用于容纳待烹煮的食物。在发热盘12与容纳空腔13接触的上表面涂覆有防粘层,例如,聚四氟乙烯层或者陶瓷层,用来防止烹煮的食物粘附在发热盘12的上表面,从而防止糊锅,保持养生壶中烹煮食物的优良品质。

可选地,在壶体11顶部的开口上盖设有壶盖,以遮挡顶部的开口,避免灰尘或者其他异物从开口处掉入容纳空腔13内盛装的食物中,保证食物干净卫生,同时,通过壶盖也能够保持壶体11内的温度不易散失,从而减少食物的烹煮时间,节省能源。为了抓取壶盖方便、避免烫伤手等,在壶盖上可以选择性地设置一个把手。例如,当壶盖由玻璃或者金属材质制备而成时,则可以由低导热性塑料制备壶盖上的把手,并通过一体成形或者螺栓固定的方式将该把手安装在壶盖的顶面上。

壶体11内可选的设置有用于盛装食材的滤网篮。为了方便拿取滤网篮,通常还可以在滤网篮上设置提手。为了方便用户抓取滤网蓝,可以将提手部分从壶体11顶部的开口处延伸到壶体11的外部。

壶体11的一侧可选地设置有壶嘴111,当壶体11内的食物烹煮好以后,通过倾斜壶体11,食物即可由壶嘴111的导向而从壶嘴111处流出。壶嘴111可以和壶体11一体成形,也可以单独制作一个壶嘴111,再将其安装到壶体11上。壶嘴111可以由两块板拼接而成,这两块板之间具有一定的夹角;壶嘴111也可以由一块弧形板裁剪而成。壶体11的另一侧可选地设置有手柄,从而可以通过握持手柄将壶体11抬起或者放下。手柄可以由隔热的塑料或者橡胶等材料制作而成,通过螺栓或者铆钉固定在壶体11上,也可以使用金属材质,例如不锈钢,制作手柄,并通过螺栓、铆钉、卡接、或者焊接的方式将手柄固定在壶体11上,并在手柄上包覆一层隔热的塑料或者橡胶。

为了能够直观的看见壶体11内的食物以及加热状态,可以使用透明材料来制作壶体11,例如,由玻璃通过吹塑制备壶体11,或者由透明的高分子材料经注塑而成。由于壶体11是由透明材料制作,使得用户可以从壶体11外部清楚地看到壶体11内加热食物的种类、颜色、水量多寡等,便于安全控制食物的加热过程,同时也能做到安全放心的饮用,还提高了养生壶的外观美感。当然,壶体11也可以采用不透明的材料来制备,例如,使用不锈钢通过冲压或者锻造等方式形成壶体11。

壶体11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例如可以将其设计成为圆形,如图2所示。当然,为了视觉上的美观效果,也可以将壶体11设计成为方形、葫芦形、或者其他合适的形状。一般来说,壶体11从底部到顶部的横截面面积可以逐渐增大。但是,在另外一些场合中,壶体11从底部到顶部的横截面面积也可以先逐渐增大,然后在靠近顶部的地方逐渐减小后再逐渐增大,这种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有利于壶体11的温度不易散失,从而提高烹煮的效率,并且,顶部的开口较大也利于从壶体11的顶部加入食材或者倒出食物。

发热盘12可以采用金属合金或者其他具有优良导热特性的非金属材料制备而成。例如,可以采用不锈钢材料制备发热盘12,或者,采用陶瓷材料制备发热盘12。

发热盘12和壶体11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任意固定连接方式实现固定连接。例如,可以在壶体11上形成一个翻边,然后通过铆钉将壶体11的翻边和发热盘12固定连接在一起。又例如,当壶体11和发热盘12均是不锈钢材质时,可以通过焊接实现壶体11和发热盘12的固定连接。再例如,当壶体11为玻璃而发热盘12为不锈钢时,可以通过模塑的方式将壶体11和不锈钢连接在一起。具体的,在发热盘12的上表面形成环状凸缘,然后将熔融的玻璃导入安装有发热盘12的模具内,待冷却以后,凝固的玻璃的底部与发热盘12的上表面紧密接触,并且发热盘12上表面的环状凸缘伸入玻璃中并与玻璃融为一体。

本实施例提供的养生壶的工作过程如下:

当需要烹煮食物时,向壶体11内加水,将食材放入壶体11和发热盘12所围成的容纳空腔13中,例如,将茶叶或者银耳等放入滤网蓝中,然后将滤网篮放入壶体11内,然后将壶盖盖上。最后,将发热盘12与外部电源电连接,从而通过外部电源为发热盘12提供电能,以使发热盘12发热,以便对容纳空腔13内的食物进行烹煮。

本实施例的养生壶,通过在发热盘12和容纳空腔13接触的上表面涂覆防粘层的方式,食物不会粘附在发热盘12的表面,避免了糊锅现象。

实施例二

继续参考图1,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可选的固定连接结构,以实现发热盘12与壶体11之间的固定连接。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固定连接结构包括:开设在发热盘12上的凹槽121,以及在壶体11的底部设置的一个或者多个凸起112,这些凸起112卡设在凹槽121内,从而实现壶体11和发热盘12的固定连接。

可选地,发热盘12上开设的凹槽121是环形凹槽121,相应的,在壶体11上开设的凸起112也是环形凸起112,将环形凸起112卡接到环形凹槽121内时,可以使整个壶体11的底部均与发热盘12实现连接,从而加强壶体11和发热盘12的连接强度,提高养生壶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发热盘12的中心可以往下凹陷形成下凹部,以增大容纳空间的容积,便于容纳更多的食物,而且还能提高加热面积,缩短食物的加热时间,提高加热效率。

进一步,为了避免容纳空腔13中的液体从发热盘12和壶体11底部的连接处渗出,在二者的连接处可以采用密封件进行密封。这个密封件可以是密封环或者其他现有的密封结构,例如,迷宫式密封结构。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可以在凹槽121内填充硅胶,从而使凹槽121内壁和凸起112之间被硅胶填充,实现密封作用。

可选地,为了更好的使壶体11和发热盘12连接并密封,如图1和3所示,壶体11的底部往内延伸形成有底边,该底边再往下延伸形成与发热盘12凹槽121卡接的凸起112。可选地,壶体11的底边往下延伸形成凸起112时,可以如图1所示的先往外延伸然后再往下延伸以形成凸起112,从而更有利于壶体11和发热盘12之间的连接与密封。优选地,为了使凸起112不容易从凹槽121内脱离,可以增大凸起112端部的直径,例如,可以如图3所示的在凸起的末端形成球状。

本实施例通过在发热盘12上开设凹槽121,并在壶体11的底部形成用来卡接在凹槽121内的凸起112来实现壶体11和发热盘12的固定,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装配方便,尤其是当壶体11使用玻璃材质,而发热盘12使用不锈钢等材质时,二者可以分别制备然后再组装而成,能够提高加工和装配的效率,并减少加工的成本。

实施例三

参考图1,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或者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在发热盘12的底部盖设底盖14,从而可以保护发热盘12以及为发热盘12供电的电连接线等电连接装置,以提高养生壶的使用寿命。

具体的,底盖14与发热盘12之间形成有卡接结构,从而使得底盖14和发热盘12固定连接在一起。例如,在底盘上形成有插槽,发热盘12的外侧面形成有侧缘,侧缘插入到插槽内以实现底盖14与发热盘12的连接。当然,本实施例也不排除发热盘12与底盖14为一体成形的一体件。

可选地,当壶体11的底部往内延伸形成有底边,并且该底边往下延伸时先往外延伸一部分然后在往下形成凸起112时,底盖14的内侧壁可以形成有往内的内凸缘,该内凸缘插入到壶体11底边和凸起112所形成的凹槽121内,以提高壶体11与发热盘12的连接强度,并且通过底盖14为壶体11提供一定的支撑,而且底盖14可以将发热盘12以及壶体11的底部全部包裹在底盖14的内部,避免二者被异物磕碰,从而提高养生壶的使用寿命。

在底盖14上开设有通孔,用于电连接发热盘12与外部电源的电连接装置穿过该通孔与发热盘12连接,该电连接装置例如可以是电连接线、插头、或者插头15。例如,在发热盘12的底部焊接插头,该插头从通孔内穿出以后可以与插头15电连接。具体在设置时,插头可以从底盖14的底部穿出,也可以从底盖14的侧面穿出,也即,底盖14上的通孔可以开设在底盖14的底部或者底盖14的侧壁上。例如,如图1所示,在底盖14的底部开设通孔,插头从该通孔内伸出以与插头15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插头15可以是针式插头,该针式插头用于电连接的电连接柱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例如,图1示出了安装在底盖14的通孔内并与发热盘电连接并具有一个电连接柱的针式插头,该针式插头的电连接柱用于与插座内的插孔电连接,在电连接柱的外周形成有外缘,该外缘用于密封。明显的,为了实现更好的密封,电连接柱的底端可以设置为位于外缘底边的上方。具体在设置时,插座的插孔可以设置成具有弹性,当电连接柱还没有插入插孔时,该插孔的直径小于电连接柱,当电连接柱插入到插孔时,插孔在弹性作用下直径变大,从而使电连接柱的外壁与插孔的内壁保持紧密接触,以提高电连接的稳定性。

可选地,底盖14的底部往中心凹陷形成有凹陷部141,也即,底盖14的底部往发热盘12的中心方向凹陷形成有凹陷部141,在凹陷部141开设供插头穿过的通孔。通过使底盖14的中心形成凹陷部141,可以避免液体流到通孔位置的插头内,从而提高安全性。应当能够理解,虽然以上举例说明了在通孔内设置插头的方案,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道,也可以在通孔内设置插头15,从而实现发热盘12的电连接。

又可选地,在底盖14和发热盘12之间形成空腔。在空腔内可以安装温控器等控制器件,通过温控器可以实现对加热温度的控制。例如,在底盖14上固定或者一体形成安装支架,电路板则固定在该安装支架上。电路板包括控制芯片,该控制芯片存储有控制指令集,能够根据食材的种类、温度、水量或者口感等控制发热盘12的开启、关闭,从而控制食物的烹煮时间和烹煮温度。

为了感测容纳空腔13内食物的温度,可以在发热盘12上开设一个安装孔,用于安装温度传感器16。该温度传感器16感测到的温度通过电连接线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则根据接收到的温度信息选择合适的控制指令控制发热盘12的开启、关闭。可选地,当传感器安装在发热盘12上时,为了使发热盘12平衡,可以在相对于传感器的一侧设置一个支座17,以便支撑发热盘12,保证其受力平衡。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能够理解,温度传感器16也可以设置在壶体11或者壶盖上。

可选地,在养生壶的壶体11或者底盖14的外表面设置控制面板或者显示面板,从而使用者可以通过控制面板输入控制信息,或者通过显示面板直观的看到食物的温度信息、加热时间、剩余时间等信息。

进一步,养生壶还包括与壶体11配合的底座,在底座上设置有与底盖14上安装的插头或者插头15配接的插头15或者插头,该底座还设置有与底座上的插头15或者插头电连接的电连接线,以通过该电连接线与外部电源电连接。可选地,底座的中部往上形成有凸出部,与底盖14上的插头或者插头15配接的插头15或者插头安装在该突出部上。举例来说,该凸出部可以为锥形,相应的,底盖14上的凹陷部141也为锥形,从而当底盖14放置在底座上之后,两个锥形部就形成了密封面,从而可以防止外部的液体溅到配接的插头和插头15上,保证用电的安全性。又可选地,上述控制面板或者显示面板可以设置在底座上,并通过插头15或者插头内部布设的信号线实现信号的双向传递。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食材”是指一种食物原料,例如银耳、茶叶或者水等,“食物”是指两种食材混合后的混合物,例如经烹煮后的银耳汤、茶水等。

此外,参考术语“可选地”、“进一步”、“例如”、“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