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挤压磨盘以及大豆磨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91755发布日期:2019-06-13 15:42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一种螺旋挤压磨盘以及大豆磨浆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豆磨浆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螺旋挤压磨盘以及大豆磨浆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大豆磨浆机是利用了原始的石磨的原理通过直接驱动电动机来带动磨盘,通过离心力将豆渣甩出,豆浆通过滤网渗出,达到浆渣自动分离的效果。大豆磨浆机在磨豆浆的时候,因为采用了离心力的原理以及大功率电机的作用,使得生产效率很快,但是由此产生一个问题就是一次磨浆后的豆渣仍然还有大量营养物质,需要循环磨三次才能充分磨出所有豆浆,同时人也需要多次接渣倒渣等操作,操作复杂,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螺旋挤压磨盘以及大豆磨浆机,以解决在使用现有技术中的磨浆机的时候,需要三次才能充分磨出所有豆浆,同时人也需要多次接渣倒渣等操作,操作复杂,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螺旋挤压磨盘,所述磨盘为圆柱状,其内部设置有上下贯通的轴孔,其侧圆周壁设置有螺旋部以及磨齿部,所述螺旋部包括第一段螺旋和第二段螺旋,所述第一段螺旋包括进料段、挤压段、加工段,所述进料段的螺距为20mm、螺槽深度为5mm,挤压段的螺距为15mm、螺槽深度为3mm,加工段的螺距为10mm,螺槽深度为2mm,第一段螺旋的螺纹宽度为3.5mm,第二段螺旋设置于加工段的螺纹之间,其螺距为10mm,螺纹宽度为2mm,所述磨齿部包括沿圆周均匀间隔设置的40个磨齿,所述磨齿的深度为2mm。

其中,所述磨盘的上端面小径为24mm,下端面大径为34mm,整体长度为82.5mm,螺旋部长度为72.5mm,磨齿部长度为10mm。

其中,所述轴孔的内径为14mm。

其中,所述进料段外径为34mm。

相应地,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大豆磨浆机,包括电机、外壳、联轴器、出浆口、分离筛、密封圈、下砂轮、上砂轮、砂轮固定座、上述的螺旋挤压磨盘、漏斗,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砂轮轴连接,砂轮轴依次穿过下砂轮、上砂轮以及螺旋挤压磨盘,并带动下砂轮、上砂轮以及螺旋挤压磨盘旋转,所述螺旋挤压磨盘设置在预磨腔内,经过螺旋挤压磨盘预磨后的大豆,进入上砂轮与下砂轮之间继续研磨。

其中,还包括承载箱体以及设置在承载箱体上的进料漏斗、温控水桶、废渣桶、热煮桶,大豆经过所述进料漏斗后,进入大豆磨浆机,所述温控水桶、废渣桶与大豆磨浆机连通,所述大豆磨浆机的出浆口连接有热煮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增加了一个螺旋挤压磨盘,其螺旋与套筒外壁相配合,对大豆实现横向挤压;由于大豆自身重力和螺旋角的作用,对大豆实现纵向挤压。因此,螺旋挤压磨盘结合砂轮磨盘的一次研磨过程可达到三级研磨的效果,降低了机器多次循环的重复性。同时,也减少了人工操作的步骤,节省了功效,提高了效率,便于在产业上推广和应用。另外,提供了一种新型原理的大豆磨浆机,主要为研磨过程的三级研磨,设计为进料段、挤压段、加工段的螺旋挤压;磨齿部分的粗磨碾压;砂轮磨盘的传统研磨。其中,螺旋挤压磨盘除以上所述还起到导料器的运载物料的作用,避免物料直接与砂轮磨盘碰撞降低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申请螺旋挤压磨盘的结构第一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申请螺旋挤压磨盘的结构第二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申请螺旋挤压磨盘的结构第三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申请大豆磨浆机的结构第一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申请大豆磨浆机的结构第二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申请中的磨盘上端为变直径、变螺距的两段螺旋,下端为等间磨齿,实现对大豆的预先精磨效果。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螺旋挤压磨盘,所述磨盘为圆柱状,其内部设置有上下贯通的轴孔,其侧圆周壁设置有螺旋部以及磨齿部104,所述螺旋部包括第一段螺旋和第二段螺旋,所述第一段螺旋包括进料段101、挤压段102、加工段103,所述进料段101的螺距为20mm、螺槽深度为5mm,挤压段102的螺距为15mm、螺槽深度为3mm,加工段103的螺距为10mm,螺槽深度为2mm,加工段103共有3段,螺距均为10mm,螺槽深度均为2mm,第一段螺旋的螺纹宽度111为3.5mm,第二段螺旋设置于加工段的螺纹之间,其螺距为10mm,螺纹宽度113为2mm,螺旋部的主要作用为螺旋与外壁相配合,对大豆实现横向挤压;由于大豆自身重力和螺旋角的作用,对大豆实现在纵向的挤压;所述磨齿部104包括沿圆周均匀间隔设置的40个磨齿,所述磨齿的深度112为2mm,磨齿部104分形成对大豆的碾压,实现对大豆的粗磨效果。

其中,所述磨盘的上端面小径106为24mm,下端面大径105为34mm,整体长度108为82.5mm,螺旋部长度109为72.5mm,磨齿部长度110为10mm。

其中,所述轴孔的内径114为14mm。

其中,所述进料段外径107为34mm。

其中,所述螺旋挤压磨盘的长径比为整体长度/进料段外径=82.5/34=2.4;法向棱宽e=3mm;螺旋与套筒的内壁间隙δ=2mm。

相应地,如图4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大豆磨浆机,包括电机2、外壳3、联轴器4、出浆口5、分离筛6、密封圈7、下砂轮8、上砂轮9、砂轮固定座10、底座1、上述的螺旋挤压磨盘11、漏斗13、间隙调整装置12,所述电机2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4与砂轮轴连接,砂轮轴依次穿过下砂轮8、上砂轮9以及螺旋挤压磨盘11,并带动下砂轮8、上砂轮9以及螺旋挤压磨盘11旋转,所述螺旋挤压磨盘11设置在预磨腔内,经过螺旋挤压磨盘预磨后的大豆,从磨盘下端磨齿部分与套筒的间隙(2mm)处进入进入上砂轮9与下砂轮8之间继续研磨。

间隙调节装置与套筒连接,通过旋转间隙调节装置,使得连接套筒带动上砂轮上升或下降,从而调节上砂轮与下砂轮之间的距离。

其中,如图5所示,还包括承载箱体18以及设置在承载箱体18上的进料漏斗14、温控水桶16、废渣桶19、热煮桶17,大豆经过所述进料漏斗14后,进入大豆磨浆机,所述温控水桶16、废渣桶19与大豆磨浆机连通,所述大豆磨浆机的出浆口连接有热煮桶17。

大豆磨浆机,可以实现自动控制,其控制过程如下:

1、将温控水桶的接口接到水龙头,打开机器总开关,将温控水桶开始进水,同时上下水位传感器检测水位,当水位达到上水位后,停止加水,将温控水桶内的加热管开始加热,温度传感器对水温进行检测,达到80度后,停止加热。

2、根据所需的是豆浆还是豆腐,确定豆水比例,在控制面板上输入所需的浓度,接着单片机CPU会提供给变频电机和自动水阀信号,由继电器来驱动变频电机和主电机转动,并且自动进水阀打开,开始自动加水、加料。

3、所磨好的豆浆流到熬煮桶中,开始进行加热,熬煮桶中有防溢电极,当煮沸后停止加热,豆浆不再沸腾时继续加热,反复3次。

4、煮浆结束后发出提示音,同时控制面板完成灯亮起,按下出浆键,电磁阀打开,可以接浆。

在机器运行中电流检测电路会实时检测电流,当电流接近警戒值时,转速检测电路开始检测,如果转速值低于设定值,则降低自动加料的电机转速,增加自动水阀的打开程度。如果检测到电流达到警戒值时,停止加料,同时停止主电机的转动,并开始反向转动电机一下,然后停止。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