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火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68091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火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火窗。



背景技术:

在建筑设计中通常要对建筑物进行防火设置,在建筑物本身设置防火材料或防火装置可以有效防止火灾蔓延,从而保障人身安全及财产安全,防火窗就是一种具有防火功能的防火装置,现有技术中主要有三种防火窗:第一种防火窗以铝合金为基础材料,并在铝合金材料中添加防火阻燃材料达到防火要求;第二种防火窗以钢材为主要材料,由于钢的熔点较高从而可以实现防火功能;第三种防火窗以新型玻璃纤维增强聚氨酯型材料为主要材料,玻璃纤维增强聚氨酯型材料耐热性较好,可以实现防火功能。第一种和第二种防火窗很难满足保温需求,第三种防火窗虽然保温性能较好,但是材料强度较差。因此现急需一种结构强度较好、保温性能强、防火性能好的防火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火窗,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防火窗结构强度与保温性能不能同时兼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火窗,包括:玻璃面板、防火件、第一固定结构及第二固定结构,防火件设置在玻璃面板的沿其延伸方向的一端的外侧,第一固定结构和第二固定结构分别安装在防火件的相对的两侧,第一固定结构具有沿玻璃面板的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一压紧部,第二固定结构具有沿玻璃面板的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二压紧部,第一压紧部和第二压紧部之间形成用于安装玻璃面板的一端的安装槽口。

进一步地,防火件包括呈长条形的防火本体及设置在防火本体的沿其延伸方向的相对的两侧上的一对卡接凸起,第一固定结构和第二固定结构分别具有与一对卡接凸起配合的一对卡口。

进一步地,第一固定结构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扇框和第一玻璃压线,第一扇框、成型有一对卡口,第一玻璃压线形成第一压紧部。

进一步地,第一扇框包括:两个第一直长片,相对设置且垂直于一对卡接凸起所在的防火本体的侧壁;弯折形成卡口的两个第一弯折片,分别贴合在两个第一直长片的靠近防火件的外侧;第二直长片,第二直长片的相对的两侧折弯180度后与两个第一直长片的远离防火件的一侧连接,第二直长片的重叠部分与其相邻的第一弯折片之间形成用于卡接第一玻璃压线的第一卡槽。

进一步地,第一扇框包括:两个第一直长片,相对设置且垂直于一对卡接凸起所在的防火本体的侧壁;弯折形成卡口的两个第一弯折片,分别贴合在两个第一直长片的靠近防火件的外侧;第二直长片,第二直长片的一侧折弯180度后与一个第一直长片的远离防火件的一侧连接,第二直长片的另一侧与另一个第一直长片的远离防火件的一侧连接,第二直长片的重叠部分与其相邻的第一弯折片之间形成用于卡接第一玻璃压线的第一卡槽。

进一步地,第二固定结构包括:两个第三直长片,相对设置且垂直于一对卡接凸起所在的防火本体的侧壁;弯折形成卡口的两个第二弯折片,分别贴合在两个第三直长片的靠近防火件的外侧;第四直长片,第四直长片的相对的两侧折弯180度后与两个第三直长片的远离防火件的一侧连接,第四直长片的靠近玻璃面板的外侧重叠部分形成第二压紧部,第四直长片的靠近玻璃面板的内侧重叠部分与第二弯折片之间形成第二卡槽。

进一步地,两个第三直长片,相对设置且垂直于一对卡接凸起所在的防火本体的侧壁;弯折形成卡口的两个第二弯折片,分别贴合在两个第三直长片的靠近防火件的外侧;第四直长片,第四直长片的一侧折弯180度后与一个第三直长片的远离防火件的一侧连接,第四直长片的另一侧与另一个第三直长片的远离防火件的一侧连接,第四直长片的重叠部分与其相邻的第二弯折片形成第二卡槽。

进一步地,第一玻璃压线为截面形状呈矩形的框体,框体的靠近第一扇框的侧壁向外拱起弯曲形成卡接凸部,第一扇框具有与卡接凸部配合的第一卡槽。

进一步地,第二固定结构第一固定结构相同并相对于防火件的中线对称设置,和/或,一对卡接凸起相对于其所在的防火本体的侧壁的中线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防火本体的截面形状呈矩形,和/或,卡接凸起的截面形状呈梯形。

进一步地,防火件还包括连接在防火本体和卡接凸起之间的连接条。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扇框形状具有多处弯折,结构强度较强,玻璃面板采用防火玻璃,玻璃面板局部采用防火密封材料,防火性能强,防火件由玻璃纤维增强聚氨酯型材料构成,防火性能好,保温性能强,此防火窗的各个部件设有槽口,方便拆卸与组装,,提高材料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防火窗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防火窗的实施例二的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的防火窗的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2的防火窗的第一扇框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中的附图标记为:

1、防火阻燃胶条;10、玻璃面板;20、防火件;21、卡接凸起;22、连接条;23、防火本体;31、第一扇框;311、第一直长片;312、第一弯折片;313、第二直长片;32、第一玻璃压线;321、卡接凸部;40、第一卡槽;511、第三直长片;512、第二弯折片;513、第四直长片;60、第二卡槽;70、防火烟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实施例一的防火窗包括:玻璃面板10、防火件20、第一固定结构及第二固定结构,防火件20设置在玻璃面板的沿其延伸方向的一端的外侧,第一固定结构和第二固定结构分别安装在防火件20的相对的两侧,第一固定结构具有沿玻璃面板10的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一压紧部,第二固定结构具有沿玻璃面板10的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二压紧部,第一压紧部和第二压紧部之间形成用于安装玻璃面板10的一端的安装槽口。防火件20通过第一固定结构及第二固定结构将玻璃面板10进行固定,增强了防火窗的结构强度,防火性能好。

具体地,防火件20包括呈长条形的防火本体23及设置在防火本体23的沿其延伸方向的相对的两侧上的一对卡接凸起21,第一固定结构和第二固定结构分别具有与一对卡接凸起21配合的一对卡口。防火件20分别与第一固定结构、第二固定结构采用卡接连接的方式,连接简便。其中,防火件由玻璃纤维增强聚氨酯型材料构成。具体地,防火本体23的截面形状呈矩形,防火本体23的截面形状呈梯形。当然,防火本体23和防火本体23的形状也并不限于此。

具体地,防火件20还包括连接在防火本体23和卡接凸起之间的连接条22。

具体地,第一固定结构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扇框31和第一玻璃压线32,第一扇框31成型有一对卡口,第一玻璃压线32形成第一压紧部。这样设置便于进行组装,降低加工人员的劳动强度。

具体地,第一扇框31包括:两个第一直长片311、两个第一弯折片312及第二直长片313,两个第一直长片311相对设置且垂直于一对卡接凸起21所在的防火本体23的侧壁;两个第一弯折片312分别弯折形成卡口并分别贴合在两个第一直长片311的靠近防火件20的外侧;第二直长片313的相对的两侧折弯180度后与两个第一直长片311的远离防火件20的一侧连接,第二直长片313的重叠部分与其相邻的第一弯折片312之间形成用于卡接第一玻璃压线32的第一卡槽40。第一扇框31通过板状的基材多次弯折形成,结构强度较强,进而增强防火窗的强度。同时,一个第一扇框31的相对两侧均有卡接第一玻璃压线32的第一卡槽40,这时相邻的两块玻璃面板10可以共用一个第一扇框31和一个防火件,简化相邻玻璃面板的连接结构,降低成本。

具体地,第一玻璃压线32为截面形状呈矩形的框体,框体的靠近第一扇框31的侧壁向外拱起弯曲形成卡接凸部321,第一扇框31具有与卡接凸部321配合的第一卡槽40。

具体地,第二固定结构与第一固定结构相同并相对于防火件20的中线对称设置,这样形成的防火窗是固定不动的。

具体地,一对卡接凸起21相对于其所在的防火本体23的侧壁的中线对称设置,这样便于加工防火件和第一扇框,降低加工难度。

具体地,第一扇框31及第一玻璃压线32由钢制材料构成,玻璃面板10材料为防火材料。当然,第一扇框31、第一玻璃压线32及玻璃面板10的材料也并不限于此。

具体地,玻璃面板10与第一玻璃压线32之间设有防火阻燃胶条1。防火件20的不设有卡接凸起21的相对的两侧设有防火烟条70。

下面将结合图1对本实施例一中的防火窗结构进行具体说明,实施例一中示出的防火窗不可开启,防火件具有防火功能,第一固定结构与第二固定结构相互配合可以确保夹紧玻璃面板。卡接凸起可以从卡口中取出,方便拆卸与安装。玻璃纤维增强聚氨酯型材料熔点高,隔热性好,保温性能强,可以通过调节第一玻璃压线的宽度与第一扇框腔体的大小到与玻璃面板的宽度相适应的宽度。第一扇框的形状具有多处弯折部分,通过弯折可以增强扇框的结构强度,第一卡槽处可以与第一玻璃压线的卡接凸部连接,并且卡槽可以方便拆卸。第一扇框与第一玻璃压线为钢制材料,因此结构强度较强,并且钢的熔点较高,玻璃面板所用材料为防火材料,可以提高防火窗的防火功能。

实施例二

图2和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防火窗的结构的实施例二的结构,图4为实施例二的第一扇框的结构,实施例二的防火窗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第一扇框的形状与第二固定结构形状不同。在实施例二中,第一扇框的第二直长片313的一侧折弯180度后与一个第一直长片311的远离防火件20的一侧连接,第二直长片313的另一侧与另一个第一直长片311的远离防火件20的一侧连接,第二直长片313的重叠部分与其相邻的第一弯折片312之间形成用于卡接第一玻璃压线32的第一卡槽40,第一扇框的防止可以防止与其相邻的扇框发生干涉,保证正常开启或关闭。

在实施例二中,如图2和图4所示,第二固定结构包括:两个第三直长片511、两个第二弯折片512及第四直长片513,相对设置且垂直于一对卡接凸起21所在的防火本体23的侧壁;两个第二弯折片512分别弯折形成卡口且分别贴合在两个第三直长片511的靠近防火件20的外侧;第四直长片513的相对的两侧折弯180度后与两个第三直长片511的远离防火件20的一侧连接,第四直长片513的靠近玻璃面板10的外侧重叠部分形成第二压紧部,第四直长片513的靠近玻璃面板10的内侧重叠部分与其相邻的第二弯折片512之间形成用于卡设防火阻燃胶条的第二卡槽60,第四直长片513的远离玻璃面板10的重叠部分与其相邻的第二弯折片512之间也形成用于卡设防火阻燃胶条的卡槽。具体地,第四直长片513的靠近玻璃面板10的重叠部分的长度大于第四直长片513的远离玻璃面板10的重叠部分。

上述的第一固定结构位于室内,第二固定结构位于室外,且由上述第一固定结构、第二固定结构、防火件及玻璃面板构成的防火窗是固定窗,与固定窗配合的开启窗的结构包括玻璃面板、防火件、位于室内的第一固定结构及位于室外的第二固定结构。开启窗的防火件的结构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的防火件20的结构相同,开启窗的第一固定结构与实施例一的第一固定结构大体相同,其区别在于第二直长片的远离玻璃面板的重叠部分的长度的不同,开启窗的第二直长片的远离玻璃面板的重叠部分的长度大于实施例一的第二直长片的远离玻璃面板的重叠部分的长度,这样可以在第一扇框的远离玻璃面板的重叠部分与其相邻的第一弯折片之间安装防火阻燃胶条。开启窗的第二固定结构与实施例二的第一固定结构的第一扇框大体相同,其区别在于第二固定结构的卡槽用于安装防火阻燃胶条,实施例二的第一扇框的卡槽用于安装第一玻璃压线的卡接凸部,开启窗的第四直长片的远离玻璃面板的重叠部分的长度大于实施例二的第四直长片的远离玻璃面板的重叠部分的长度。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