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折叠床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01447发布日期:2019-01-22 21:37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折叠床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折叠床架。



背景技术:

床是每个人每天休息时都必须用到的家具。近年来,折叠床由于使用与收藏方便、占用空间小,受到不少人的喜爱。现有的折叠床,折叠床在使用过程中,床脚不够稳定,床脚容易歪斜,床身容易变形,且折叠床的靠背与床脚连为一体,靠背的高度和旋转自由度受床脚限制,难以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提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折叠床架,包括折叠机构、床板架、靠背和床脚;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机构包括U型件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为上方开口的槽状结构;所述连接件的下方部分镂空;所述连接件的内轮廓与所述U型件的两个U型脚的外轮廓相适配;

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两个所述U型脚分别通过铰链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相连接;所述U型件与所述床板架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靠背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床脚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以及底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下边缘分别与所述底板的两侧相连;所述底板的另一端镂空;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上设有第一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U型件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并以所述第一通孔为铰接点与所述连接件相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还设有后侧板,所述后侧板的下边缘与所述底板的一端相连,所述后侧板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U型件位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二通孔相适配的第三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底板上设有第四通孔,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相铰接的U型脚上设有与所述第四通孔相适配的第五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靠背包括竖杆和侧杆,所述竖杆的下端设有与第二通孔相适配的第六通孔;所述侧杆上设有与第四通孔相适配的第七通孔。

进一步地,位于同一端的两个所述U型件之间设有横杆。

进一步地,所述床板架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床板架与中部床脚的顶端相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中部床脚的顶端设有底部两端镂空的U形槽;所述床板架与所述中部床脚的铰接点位于所述U形槽底部镂空处的侧边上。

进一步地,所述床板架与所述床脚之间铰接有加强件;所述加强件包括第一加强条和第二加强条,所述第一加强条与所述第二加强条在铰接点相铰接;所述第一加强条在铰接点的侧边上设有凸起;所述第二加强条在铰接点区域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加强条其他区域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折叠床架,通过在U型件的两个U型脚上各设置一个在竖直方向上安装方向相反的连接件,分别用于连接折叠床的床脚和靠背,且连接件的内轮廓尺寸及形状与U型脚的外轮廓尺寸及形状相同,连接件与U型脚完全贴合有效提高折叠床的稳定性,避免折叠床歪斜或者变形;同时折叠床的床脚和靠背能够分开转动,靠背的转动不受床脚影响,使靠背能够有更加多样化的设计,以满足多样化市场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些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折叠床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图1的床板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图;

图5为图1折叠后的示意图;

图6为折叠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7为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中部床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加强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折叠机构 11第一连接件 12第二连接件

13第一U型脚 14第二U型脚 20床板架

21横杆 30靠背 31竖杆

32侧杆 40床脚 50中部床脚

51U型槽 60加强件 61第一加强条

62第二加强条 63铰接点 64凸起

111第一侧板 112第二侧板 113底板

114后侧板 131第一通孔 132第二通孔

133第三通孔 134第四通孔 135第五通孔

136第六通孔 137第七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折叠床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新型折叠床架,包括折叠机构10、床板架20、靠背30和床脚40;所述折叠机构10包括U型件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为上方开口的槽状结构;所述连接件的下方部分镂空;所述连接件的内轮廓与所述U型件的两个U型脚的外轮廓相适配;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11和第二连接件12;两个所述U型脚分别通过铰链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12相连接;所述U型件与所述床板架20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11与所述靠背30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12与所述床脚40相连接

具体实施时,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折叠床架,包括折叠机构10、床板架20、靠背30和床脚40,其中折叠部件包括U型件和连接件;如图7所示,连接件为上方开口的槽状结构,连接件的下方部分镂空;U型件的第一U型脚13、第二U型脚14的外轮廓尺寸及形状与连接件的内轮廓尺寸及形状相同;如图6所示,第一U型脚13的一端与第二U型脚14 的一端分别与第一连接件11和第二连接件12通过铰链相连接,第一连接件 11和第二连接件12在竖直方向上的安装方向相反,第一连接件11的开口方向朝向上方,第二连接件12的开口方向朝向下方。

第一连接件11能够以第一连接件11与第一U型脚13的铰接点为旋转轴转动,第二连接件12能够以第二连接件12与第二U型脚14的铰接点为旋转轴转动;第一连接件11的下方用于连接折叠床的床脚40,第二连接件12的上方用于连接折叠床的靠背30,U型件用于连接折叠床的床板架20;如图5 所示,第一连接件11和第二连接件12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折叠床的床脚40 和靠背30转动,连接件的下方部分镂空,床脚40和靠背30能够折叠收拢在床板架20的两侧;由于U型脚的外轮廓尺寸及形状与连接件的内轮廓尺寸及形状相同,连接件与U型脚完全贴合,有效提高床脚40及床身的稳定性,避免床脚40或者床身歪斜或者变形;同时折叠床的床脚40和靠背30能够分开转动,靠背30的转动不受床脚40影响,使靠背30能够有更加多样化的设计,以满足多样化市场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折叠床架,通过在U型件的两个U型脚上各设置一个在竖直方向上安装方向相反的连接件,分别用于连接折叠床的床脚和靠背,且连接件的内轮廓尺寸及形状与U型脚的外轮廓尺寸及形状相同,连接件与U型脚完全贴合有效提高折叠床的稳定性,避免折叠床歪斜或者变形;同时折叠床的床脚和靠背能够分开转动,靠背的转动不受床脚影响,使靠背能够有更加多样化的设计,以满足多样化市场的需求。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侧板111、第二侧板112以及底板113;所述第一侧板111和所述第二侧板112的下边缘分别与所述底板113的两侧相连;所述底板113的另一端镂空;所述第一侧板111和所述第二侧板112上设有第一通孔131。

优选地,所述U型件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侧板111和所述第二侧板112 之间,并以所述第一通孔131为铰接点与所述连接件相铰接。

具体实施时,如图7所示,连接件的第一侧板111和第二侧板112的下边缘与底板113的两侧相连,组合成一个上方开口的槽状结构;底板113用于与床脚40或者靠背30相连;在第一侧板111和第二侧板112上设有第一通孔131,U型脚的一端位于第一侧板111和第二侧板112之间,并以第一通孔131为铰接点与连接件相铰接;底板113的一端镂空,使折叠床的床脚40 或者靠背30能够折叠收拢在U型件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11上还设有后侧板114,所述后侧板114的下边缘与所述底板113的一端相连,所述后侧板114上设有第二通孔132;所述 U型件位于所述第一侧板111和所述第二侧板112之间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二通孔132相适配的第三通孔133。

具体实施时,如图7所示,所述第一连接件11上还设有后侧板114,后侧板114的下边缘与所述底板113的一端相连;在后侧板114上设有第二通孔132,U型脚位于所述第一侧板111和所述第二侧板112之间的一端上设有第三通孔133,第二通孔132与第三通孔133的尺寸及形状相同;如图6所示,当连接件相对于U型件的转动角度为零时,第二通孔132与第三通孔133位于同一直线上,使用螺栓或者销钉穿过第二通孔132和第三通孔133,能够使连接件与U型件形成固定连接,进一步提高折叠床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件12的底板113上设有第四通孔134,与所述第二连接件12相铰接的U型脚上设有与所述第四通孔134相适配的第五通孔 135。具体实施时,如图6所示,在第二连接件12的底板113上设有第四通孔134,与所述第二连接件22相铰接的U型脚,即第二U型脚12上设有第五通孔135,第四通孔134与第五通孔135的形状及尺寸大小相同;如图1所示,当第二连接件12相对于U型件的转动角度为零时,第四通孔54与第五通孔 135位于同一直线上,使用螺栓或者销钉穿过第四通孔54和第五通孔135,能够使第二连接件12与U型件形成固定连接,进一步提高折叠床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靠背30包括竖杆31和侧杆32,所述竖杆31的下端设有与第二通孔132相适配的第六通孔136;所述侧杆32上设有与第四通孔134相适配的第七通孔137。

具体实施时,如图1、图2所示,靠背30包括侧杆32和竖杆31,侧杆 32与第二连接件12的底板113相连,侧杆32的一端与竖杆31的侧面相连,竖杆31下端上设有第六通孔136,第六通孔136与第二通孔132的尺寸及形状相同,且当连接件相对于U型件的转动角度为零时,第二通孔132与第四通孔134位于同一直线上。使用螺栓或者销钉穿过第四通孔134和第二通孔 132,能够使竖杆31与连接件形成固定连接,进一步提高折叠床的稳定性;侧杆32上设有第七通孔137,第七通孔137与第四通孔134的尺寸及形状相同,且当连接件相对于U型件的转动角度为零时,第七通孔137与第四通孔 134位于同一直线上。使用螺栓或者销钉穿过第七通孔137和第四通孔134,能够使竖杆31与连接件形成固定连接,进一步提高折叠床的稳定性。

优选地,位于同一端的两个所述U型件之间设有横杆21。具体实施时,如图3、图4所示,位于同一端的两个U型件之间设有横杆21,橫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U型件的第二U型脚14固定连接,进一步提高折叠床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床板架20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床板架20与中部床脚50的顶端相铰接。

优选地,所述中部床脚50的顶端设有底部两端镂空的U形槽51;所述床板架20与所述中部床脚50的铰接点位于所述U形槽51底部镂空处的侧边上。

具体实施时,如图1、图8所示,中部床脚50的顶端设有一个U型槽51, U型槽51的底部两端镂空,U型槽51的两端分别与一个床板架20相铰接,铰接点位于U形槽51底部镂空处的侧边上,如图5所示,床板架20能够以铰接点为旋转轴转动,折叠收拢在中部床脚50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床板架20与所述床脚40之间铰接有加强件60;所述加强件60包括第一加强条61和第二加强条62,所述第一加强条61与所述第二加强条62在铰接点63相铰接;所述第一加强条61在铰接点63的侧边上设有凸起64;所述第二加强条62在铰接点63区域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加强条62 其他区域的宽度。

具体实施时,如图1、图9所示,在床板架20和床脚40之间设有加强件 60,加强件60由第一加强条61和第二加强条62组成,第一加强条61的一端与第二加强条62的一端相铰接,相铰接的位置为铰接点63;第一加强条 61的另一端与床板架20相铰接,第二加强条62的另一端与床脚40相铰接;第一加强条61在铰接点63部位的侧边设有凸起64。当折叠床展开时,第一加强条61与第二加强条62处于一条直线上,对床板架20和床脚40起支撑作用,加强折叠床在展开时的稳定性;第一加强条61上的凸起64限制第一加强条61相对于第二加强条62的转动范围。如图9所示,第二加强条62中间部分的宽度大于两端部分的宽度,且第二加强条62中间部分的宽度沿第二加强条62与床脚40相铰接的部位到铰接点63方向逐渐增大,便于使用者抓握第二加强条62,且能够有效防止使用者在转动过程中被第一加强条61和第二加强条62夹伤手部。

尽管本文中较多的使用了诸如折叠机构、床板架、靠背、床脚、加强件、连接件、U型件、U型脚、横杆、竖杆、侧杆、加强条、凸起、侧板、底板、通孔等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