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暗嵌变体式学生公寓用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01440发布日期:2019-01-22 21:37阅读:5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暗嵌变体式学生公寓用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学校宿舍用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暗嵌变体式学生公寓用床。



背景技术:

在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对于学生公寓用床的各种需求也不断提高。学生用床的因此,如何在有限的空间下最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学生用床大致有上下床和上床下桌两种,两种床体存在的共同问题就是床板太窄,可用面积太小。

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520861694.8,申请日:2015年10月29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新型的学校宿舍用上床下桌式床,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学校宿舍用上床下桌式床,工作学习的桌板位于床板下方,桌板的高度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调节控制,护栏设置在床板上。该发明创造同之前的上下床一样,学生用床的面积仅仅相当于一个非常小的单人床,长时间居住非常不舒服。

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020203154.8,申请日:2010年5月12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可调宽度的床,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宽度的床,包括大床和小床,其中大床包括床脚和底板,所述底板有两块,分别在床头和床尾与两床脚下端固定连接,还包括小床所述小床包括小床脚和小底板,所述小床脚的高度小于床脚高度,所述小底板外侧设有T型滑块,大床的底板内侧沿水平方向设有T型滑槽,小床通过T型滑块与T型滑槽滑动连接,需要增加宽度时将小床拉出,使用完将小床推回。该发明创造并没有考虑到小床拉出来以后与大床表面的高度差问题,并不切合使用实际。而且该发明创造适合高度较低的家庭用床,并不能用到学生公寓当中。



技术实现要素: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学生用床宽度没办法调节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暗嵌变体式学生公寓用床,该床设置主床板和辅助床板,通过将辅助床板拉出增大了学生用床的宽度,结构设计简单,便于推广使用。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暗嵌变体式学生公寓用床,包括主床板以及支撑主床板的第一床腿和第二床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床板下方设置有辅助床板,其中主床板底面设置有滑槽座,所述滑槽座侧面开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辅助床板上固连有连接板,该连接板上设有相平行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在第一滑槽内滑动,第二支撑杆在第二滑槽内滑动;当第二支撑杆滑动到第二滑槽的固定槽内时,辅助床板与主床板的上表面齐平。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第一滑槽由第一水平轨道、第一斜上升轨道和第二水平轨道依次相连构成;所述的第二滑槽由第三水平轨道、第二斜上升轨道和折返轨道构成,所述固定槽于折返轨道末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水平轨道和第三水平轨道位于同一高度,第二水平轨道和固定槽位于同一高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第一支撑杆端部设置有第一滚轮,该第一滚轮在第一滑槽内滚动;所述的第二支撑杆端部设置有第二滚轮,该第二滚轮在第二滑槽内滚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第一滑槽由第一内部滑槽和第一外部滑槽组成,第一滚轮与第一内部滑槽配合;所述的第二滑槽由第二内部滑槽和第二外部滑槽组成,第二滚轮与第二内部滑槽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辅助床板包括第一水平板、竖直板和第二水平板,所述第一水平板设置在竖直板一侧的下端,第二水平板位于竖直板另一侧的上端,所述第一水平板与连接板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辅助床板外侧固定有支架铰接座,该支架铰接座与支架相铰接,支架下端连接有支架支撑板,该支架支撑板能够沿第二床腿上下滑动,并用支撑块对支架支撑板进行定位支撑。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第一床腿外侧开设有矩形凹槽,支撑块卡入凹槽,并用弹簧抵住支撑块;所述的支撑块呈倒三角形,其上侧面水平,与第二床腿相对的一面倾斜设置,该倾斜面下端靠近第二床腿,使支架支撑板上升过程中不受阻碍。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主床板两端设有护栏,所述的辅助床板的第二水平板外侧设有护栏。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辅助床板嵌在主床板下,需要使用时拉动辅助床板,支撑杆沿滑槽运动,最后辅助床板的第二水平板与主床板相平齐,起到增加床宽度的效果;在不需要时,按压支撑块,轻抬辅助床板,使第二支撑杆从第二滑槽的固定槽出来,随后即可将辅助床板推入主床板正下方,整个过程使空间的利用更为合理,且结构设计合理,原理简单,便于推广使用。

(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支架,在辅助床板拉出时,支架,辅助床板的第二水平板以及支架三者之间形成了稳定的三角支撑结构,大大提高了辅助床板的承重能力。

(3)本实用新型设置有辅助床板,该辅助床板为Z字形,保证了第二水平板与连接板之间的高度差,当支撑杆滑动到滑槽的指定位置时,第二水平板上表面与第一床板上表面平齐,解决了拉出床板后不平齐的问题,且原理简单,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暗嵌变体式学生公寓用床床体立体图。

图2为主床板与辅助床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滑槽结构示意图。

图4为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滑槽分段示意图。

图6为内滑槽与外滑槽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1、主床板;2、辅助床板;201、第一水平板;202、竖直板;203、第二水平板;301、第一床腿;302、第二床腿;303、支撑块;401、支架铰接座;402、支架转轴;403、支架;404、支撑板;501、连接板;502、第一支撑杆;503、第二支撑杆;504、滑槽座;505、第一滑槽;5051、第一水平轨道;5052、第一斜上升轨道;5053、第二水平轨道;5054、第一外滑槽;5055、第一内滑槽;506、第二滑槽;5061、第三水平轨道;5062、第二斜上升轨道;5063、折返轨道;5064、固定槽;5065、第二外滑槽;5066、第二内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结合图1-6,本实施例的一种暗嵌变体式学生公寓用床包括主床板1、辅助床板2。主床板1下方固定连接有滑槽座504,滑槽座504一侧开设有第一滑槽505和第二滑槽506,其中第一滑槽505分为第一水平轨道5051、第一斜上升轨道5052、第二水平轨道5053三个部分,第二滑槽506分为第三水平轨道5061、第二斜上升轨道5062、折返段5063和固定槽5064四个部分。第一滑槽505通过第一支撑杆502与连接板501相连接,第二滑槽506通过第二连接杆503与连接板501相连接,连接板501固定于辅助床板2。辅助床板2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水平板201、竖直板202、第二水平板203。本床体设置有与滑槽座、支撑杆、连接板结完全左右对称的结构。

拉动辅助床板2时,第一支撑杆502和第二支撑杆503分别在第一滑槽505和第二滑槽506内运动,当第一支撑杆502滑动至第二水平轨道5053上时,第二支撑杆503滑动至折返轨道5063,最后的稳定支撑状态为第二支撑杆503滑动至折返轨道5063末端的固定槽5064,第一支撑杆502处于第二水平轨道5053上,此时,因为水平轨道5053和固定槽5064位于同一高度,所以,辅助床板2上的第二水平板203与主床板1平齐。

在第二水平板203的外侧,设置有两个对称的铰接座401,支架403通过支架转轴402连接于支架铰接座401,支架403末端铰接有支撑板404,支撑板404套在第二床腿302上,第二床腿302中空并开设有矩形凹槽,用于放置支撑块303.

在辅助床板2向外拉的过程中,支架403上端绕支架转轴402转动,使支架403由垂直状态变成倾斜状态,此过程中伴随支架末端的支撑板404沿第二床腿302上升。由于支撑块303通过弹簧与第二床腿302内部相连,支撑块303上与第二床腿302相对的一面倾斜,且倾斜面下端靠近第二床腿302,故而在支撑板404的上升过程不会被影响。而当支撑板404移动至支撑块303上方时,由于支撑块303上表面水平,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支撑块303在弹簧的作用下处于支撑板404的下方起固定支撑作用。

将辅助床板2主床板1下方时,需要通过人力将分布在第二床腿302上的支撑块303压入凹槽内,然后轻抬辅助床板2,使第二支撑杆503从固定槽5064中抬起,再沿水平方向施力,使二支撑杆503沿着和第二滑槽506运动至第第三水平轨道5061,此过程中第一支撑杆502沿着有第一滑槽505运动。

位于辅助床板2外侧的护栏随着辅助床板2来回移动,在两种状态下均可以起保护作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一种暗嵌变体式学生公寓用床,其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其不同在于,本实施例的主床板下方设置有一块大的滑槽座,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两个滑槽,用以代替实施例1中的两个左右对称的滑槽座。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