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过滤片和饮料胶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6379发布日期:2018-12-07 22:22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下过滤片和饮料胶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电器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下过滤片和饮料胶囊。



背景技术:

目前,胶囊型的饮品机由于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卫生且饮品品质有保障等特点越来越得到消费者的青睐,越来越普及。其中,饮品机内装载有饮料胶囊,通过往饮料胶囊内注入具有一定压力的液体以对其内的溶解型的饮品冲泡剂(如咖啡粉、奶茶粉或椰子粉等)进行冲泡,而后冲泡好的饮品从饮料胶囊的底部出口流落至用户的盛液杯体中。

这样,通过导液刺破管刺破饮料胶囊顶端的封口膜以向其内注入一定压力的液体,液体冲射该饮料胶囊内的饮品冲泡剂以制成相应的饮品,此种饮品获得方式,往往存有溶解型的饮品冲泡剂遇水结块或冲泡不充分等缺陷,从而造成饮品冲泡剂的浪费,也影响饮品的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或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下过滤片和饮料胶囊,该下过滤片用于饮料胶囊中,其中,下过滤片的凸起部能够反射并分散下冲的流体,从而使饮料胶囊内的饮品冲泡剂迅速且充分的溶解,进而可有效避免饮品冲泡剂出现浪费的情形,提高饮品的品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饮料胶囊内的下过滤片,所述下过滤片呈圆盘状且顶面设有用于反射并分散下冲流体的凸起部。

优选地,所述凸起部的底部形成有向上凹陷的凸起成型腔。

优选地,所述凸起部为半圆球状凸起或圆锥形凸起。

优选地,所述凸起部的最大凸起高度不小于3mm且不大于7mm,和/或,所述凸起部在所述下过滤片的顶面上的投影区域呈圆形且圆形直径不小于6mm且不大于15mm。

优选地,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下过滤片的顶面中心部。

优选地,所述下过滤片包括环绕所述凸起部的过滤部,所述过滤部均布有过滤细孔,该过滤细孔为条形孔或圆孔,所述条形孔的宽度不小于0.2mm且不大于0.4mm并且长度不小于1.0mm且不大于2.0mm,所述圆孔的孔径不小于0.2mm且不大于0.5mm。

优选地,所述下过滤片包括环绕所述凸起部的过滤部,所述过滤部为100~150目的编织滤网。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饮料胶囊,该饮料胶囊包括具有胶囊内腔的胶囊本体和下过滤片,所述下过滤片设置于所述胶囊内腔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下过滤片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胶囊内腔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胶囊内腔为圆柱腔、棱柱腔或球形腔。

优选地,所述胶囊内腔的内壁面上设有扰流筋。

优选地,所述下过滤片的底面与所述胶囊内腔的底壁面之间形成有过流空间,所述过流空间位于所述下过滤片的过滤孔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下过滤片的周缘和/或所述凸起部的底部形成有支腿,该支腿支撑在所述胶囊内腔的底壁面上以形成所述过流空间。

优选地,所述饮料胶囊包括用于封盖所述胶囊内腔的顶部开口的封口膜,所述封口膜与所述下过滤片之间设有上挡流板,所述上挡流板设有与所述凸起部竖直对齐的轴向贯通孔。

优选地,所述凸起部和所述轴向贯通孔分别位于所述下过滤片和所述上挡流板的中心部,所述上挡流板的中心部朝向所述下过滤片向下凸出以靠近所述凸起部,使得所述上挡流板的底面形成为以所述轴向贯通孔为中心的球面形状。

优选地,所述胶囊内腔的顶部内周壁形成有环形承台面,所述挡流板的周缘设置在所述环形承台面与所述封口膜之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饮料胶囊的下过滤片中,该下过滤片的顶面设有凸起部,且该凸起部能够反射并分散下冲的流体,进而使外部注射入饮料胶囊中的流体可在该饮料胶囊内产生涡流,这样,可使容置于饮料胶囊内的饮品冲泡剂迅速且充分的溶解,从而可有效避免饮品冲泡剂出现浪费的情形,使生产的饮品更香醇。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饮料胶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的饮料胶囊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在封口膜与下过滤片之间设有上挡流板;

图3为下过滤片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下过滤片的俯视图,其中,过滤部上均布的过滤细孔为圆孔;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的下过滤片的俯视图,其中,过滤部上均布的过滤细孔为条形孔;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优选实施方式的下过滤片的俯视图,其中,过滤部为编织滤网;

图7为图2的结构爆炸图;

图8为图7中的上挡流板的俯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改进后的饮料胶囊中的注入液体流向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饮料胶囊容置于锁紧酿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锁紧酿造装置处于锁紧位置。

附图标记说明:

10 饮料胶囊 20 锁紧酿造装置

1 胶囊本体 2 下过滤片

3 过流空间 4 封口膜

5 上挡流板 6 导液刺破管

7 饮品冲泡剂

11 胶囊内腔 21 凸起部

22 过滤部 51 轴向贯通孔

111 环形承台面 211 凸起成型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各部件相互位置关系描述用词。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饮料胶囊10中的下过滤片,参照图1至图3,该下过滤片2呈圆盘状且顶面设有用于反射并分散下冲流体的凸起部2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饮料胶囊,参照图1和图2,该饮料胶囊10包括具有胶囊内腔11的胶囊本体1和下过滤片2,且该下过滤片2设置于胶囊内腔11的底部。此外,饮料胶囊10还可包括用于封盖胶囊内腔11的顶部开口的封口膜4。

具体地,封口膜4除了可以使外界与胶囊内腔11相隔离,以避免外界的污物进入胶囊内腔11中,还可以密封和保鲜容置于胶囊内腔11中的饮品冲泡剂7。此外,下过滤片2除了可以为圆盘状结构,还可以为矩形状等其它的结构,只要下过滤片2可适配的安装于胶囊内腔11中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饮料胶囊10用于胶囊型的饮品机中,通过饮品机中的锁紧酿造装置20使饮料胶囊10锁紧于饮品机中,参照图2和图10,饮料胶囊10容置于锁紧酿造装置20内,当锁紧酿造装置20处于锁紧位置时,导液刺破管6刺破封口膜4以进入胶囊内腔11中,饮品机通过导液刺破管6将具有一定压力的液体射入饮料胶囊10内,进而对容纳于胶囊内腔11中的溶解型的饮品冲泡剂7(如咖啡粉、奶茶粉或椰子粉等)进行冲泡,以配置饮品,而后冲泡好的饮品从饮料胶囊10的底部出口流落至位于其下方的盛液容器中。

其中,参照图1和图2,胶囊内腔11中设置有具有凸起部21的下过滤片2,且具有一定压力的液体通过导液刺破管6朝向下过滤片2上的凸起部21喷射(即导液刺破管6位于凸起部21的正上方),这样,通过凸起部21反射并分散下冲的具有一定压力的流体,使液体在饮料胶囊10中产生涡流效应,参照图9,有利于饮料胶囊10中的饮品冲泡剂7溶解完全,同时也有利于饮品冲泡剂7迅速地溶解,如此可有效避免饮品冲泡剂7出现浪费的情形,进而使生产的饮品更香醇,即有利于提高饮品的品质。

具体地,凸起部21可以有多种适当的设置形式,例如凸起部21呈半球形等,只要射入胶囊内腔11中的流体冲击该凸起部21后能产生反射的涡流效应即可。优选地,参照图3,凸起部21为半圆球状凸起或圆锥形凸起。

进一步地,参照图1至图3,凸起部21的底部形成有向上凹陷的凸起成型腔211,即凸起部为非实心结构,如此,可有效减少生产该下过滤片所需耗费的材料,有利于降本。

另外,参照图3至图6,凸起部21的最大凸起高度不小于3mm且不大于7mm,和/或,凸起部21在下过滤片2的顶面上的投影区域呈圆形且圆形直径不小于6mm且不大于15mm。进一步地,凸起部21的最大凸起高度介于4-6mm之间,和/或,凸起部21在下过滤片2的顶面上的投影区域介于8-12mm之间。可以理解地,相对于其它尺寸的饮料胶囊10而言,凸起部21的参数优选在此范围之内,可达到较好的涡流效果。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凸起部21可以位于下过滤片2的中心部,也可以位于下过滤片2顶面的其它位置,只要当饮品机中的锁紧酿造装置20处于锁紧位置时,刺入饮料胶囊10的导液刺破管6位于凸起部21的正上方即可。优选地,参照图4至图6,凸起部21位于下过滤片2的顶面中心部,这样,可使下冲的流体在该凸起部21分散后形成沿饮料胶囊10的中心轴对称的涡流,参照图9,有利于快速且均匀地溶解胶囊内腔11内容置的饮品冲泡剂7。

为提高液体在胶囊内腔11中的湍流效果,使胶囊内腔11中的饮品冲泡剂7更快速和更充分的溶解,参照图7,胶囊内腔11优选地为圆柱腔、棱柱腔或球形腔。此外,在胶囊内腔11的内壁面上设有扰流筋也可增强胶囊内腔11的湍流效果。

另外,参照图1、图2和图7,下过滤片2可拆卸地安装在胶囊内腔11的底部,这样,通过在胶囊本体1中置入不同规格的下过滤片2,可使该饮料胶囊10能适用于冲泡不同种类的饮品,从而使饮料胶囊10可适于大规模的通用化制造。

具体地,设置于饮料胶囊10内的下过滤片2不仅可避免未溶解的饮品冲泡剂7下漏,当饮品冲泡剂7溶解于液体中后(即制成饮品后),饮品可通过下过滤片2的通孔下流,进而通过饮料胶囊10的底部出口流入位于下方的盛液杯体中,因此,下过滤片2中的通孔尺寸应与放置于下过滤片2上方的饮品冲泡剂7的颗粒大小相匹配。

优选地,参照图4和图5,下过滤片2包括环绕凸起部21的过滤部22,过滤部22均布有过滤细孔,该过滤细孔为条形孔或圆孔,条形孔的宽度不小于0.2mm且不大于0.4mm并且长度不小于1.0mm且不大于2.0mm,圆孔的孔径不小于0.2mm且不大于0.5mm。

其中,下过滤片2上的过滤孔设计为小孔径,还可使下过滤片2在起到过滤作用的同时,还具有增压的作用,使得位于下过滤片2上方的饮品冲泡剂7可以溶解得更完全,使获得的饮品口味更香醇,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此外,过滤细孔在下过滤片2上均布,还有利于均匀分流饮品,使的饮品从饮料胶囊10的底部出口平缓地流出至用户的盛液杯体中。

当然,下过滤片2还可以是其它的设置形式,例如参照图6,下过滤片2包括环绕凸起部21的过滤部22,过滤部22为100~150目的编织滤网等,在此不再一一例举。

另外,参照图1和图2,下过滤片2的底面与胶囊内腔11的底壁面之间形成有过流空间3,过流空间3位于下过滤片2的过滤孔的下方,这样,冲泡好的饮品通过均布于下过滤片2上的通孔向下流入过流空间3,在过流空间3内汇聚后再从饮料胶囊10的底部出口流出,使得从饮料胶囊10的底部出口流出的饮品流体平稳。

参照图1、图2和图9,具有压力的流体通过导液刺破管6朝向下过滤片2上的凸起部21喷射液体,可使下过滤片2受压向下变形,尤其在下过滤片2的凸起部21,优选地,下过滤片2的周缘和/或凸起部21的底部形成有支腿,该支腿支撑在胶囊内腔11的底壁面上以形成过流空间3,这样,可有效减缓下过滤片2受压变形而挤压下过滤片2与胶囊内腔11之间的空间(也就是过流空间3),可使饮品从饮料胶囊10的底部出口平稳的流出,而不会忽急忽缓。

为进一步提高液体在胶囊内腔11中的湍流效果,参照图2、图7至图9,饮料胶囊10包括用于封盖胶囊内腔11的顶部开口的封口膜4,封口膜4与下过滤片2之间设有上挡流板5,上挡流板5设有与凸起部21竖直对齐的轴向贯通孔51。

具体地,参照图9和图10,当锁紧酿造装置20处于锁紧位置时,导液刺破管6刺破封口膜4并穿过上挡流板5的轴向贯通孔51,通过导液刺破管6射入的流体冲击凸起部21后反射至胶囊内腔11的内周壁上,而后再反射并冲击上挡流板5的底面,通过上挡流板5再将流体反射入胶囊内腔11中的饮品冲泡剂7内,这样,可有效增强流体在胶囊内腔11中的湍流效果,促使饮品冲泡剂7可更快速和充分地溶解。

其中,上挡流板5可以呈弧面上凸状或弧面下凹状,当然,上挡流板5还可以为其它的形状,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优选地,参照图2和图9,凸起部21和轴向贯通孔51分别位于下过滤片2和上挡流板5的中心部,上挡流板5的中心部朝向下过滤片2向下凸出以靠近凸起部21,使得上挡流板5的底面形成为以轴向贯通孔51为中心的球面形状。

另外,为便于将上挡流板5限位安装于胶囊内腔11中,参照图2和图7,胶囊内腔11的顶部内周壁形成有环形承台面111,挡流板的周缘设置在环形承台面111与封口膜4之间。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饮料胶囊10和饮品机的其它构成以及作用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为了减少冗余,此处不做赘述。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饮品机的其它构成以及作用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为了减少冗余,此处不做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