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箱式变电站门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62356发布日期:2018-06-22 23:47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箱式变电站门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箱式变电站门板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箱式变电站外壳采用不锈钢板或者合金板,配有双层顶盖,隔热性好,外壳及骨架全部经过防腐处理,安装在基础,可靠稳定,为了适应长期户外使用的条件,市场上大部分箱式变电站门板采用一整块铝合金或不锈钢板,经过折弯加工而成,箱式变电站的门板外形的立体感不够,无法达到与环境相互协调一致的效果;另外,整块的门板加工运输不方便,重复利用率低,当一块门板的一小部分有损坏需要更换时,则是将整块门板拆除更换,如此不利于节约门板材料,还加大了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重复利用、方便加工运输的箱式变电站门板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箱式变电站门板结构,包括门板和门框,所述门框设置有外凸的外门框,所述外门框的中部设置有中间门框,所述门板包括多块小门板,所述小门板与所述外门框、中间门框的内侧面连接固定,使安装完成的门板结构立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小门板为三块,其为顺序依次两两拼接,两块所述小门板连接处设置有加强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门框包括内门框,所述内门框与外门框通过焊接连接,所述门板边缘均通过焊接插装于内门框和外门框之间,所述中间门框连接了首尾位置的小门板。

进一步,所述内门框中部内凹形成内凹部,所述外门框对应的外凸形成凸起部,所述内凹部与所述凸起部安装时配合。

进一步,所述门板下方设置了通风口,所述通风口上设置有挡雨板防止雨水进入变电站内。

优选地,所述门板底部设置有防风固定板和接地螺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门板通过采用多块小门板拼接的方法提高了变电站门板材料的可重复利用率,方便加工和运输,其将小门板固定于外凸的外门框和中间门框的内侧,使得门板结构更具有立体感,从而能更好的达到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3是I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II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箱式变电站门板结构,包括门板和门框,所述门框设置有外凸的外门框1,所述外门框1的中部设置有中间门框3,所述门板包括多块小门板2,所述小门板2与所述外门框1、中间门框3的内侧面连接固定,使安装完成的门板结构立体。进一步,在门板上喷涂颜色不同的漆,使得门板结构更具有立体感,从而能更好的达到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的效果,另外由于小门板2间拼接提高了变电站门板材料的可重复利用率,方便加工和运输。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小门板2为三块,其为顺序依次两两拼接,两块所述小门板2连接处设置有加强筋4,在拼接的门板中部还连接有中间门框3,所述中间门框3连接了首尾位置的小门板2,另外,门框包括内门框5,所述内门框5与外门框1通过焊接连接,所述门板边缘均通过焊接插装于内门框5和外门框1之间,上述的门板固定结构强化了门板连接,保证了门板的稳定性。

所述内门框5中部内凹形成内凹部51,所述外门框1对应的外凸形成凸起部11,所述内凹部51与所述凸起部11安装时配合,其结构使得搬移拼接好的门板结构更方面抓握,还增加了门板结构的立体性,也增大了门板结构的强度。

进一步,所述门板下方设置了通风口6以增加变电站的透气性以达到一定程度的散热降温,为了防止雨水从通风口6进入变电站内,在所述通风口6上设置了挡雨板;另外,所述门板底部设置有防风固定板9和接地螺栓8。

以上具体结构和尺寸数据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