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8235发布日期:2019-02-12 21:17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茶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几。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水平的日益发展与家具技术的不断提高,家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茶几作为最常用的家具之一,通常放置在与客厅,并且与沙发或者椅子相配套,其作用主要为放置茶杯、茶具、酒杯、水果、零食和装饰品等物品;然而,目前的茶几的构造形式较为呆板固定,从而导致对茶几的利用不够灵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几,解决了茶几的构造形式较为呆板固定,从而导致对茶几的利用不够灵活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茶几,包括:

第一茶几部,包括第一面板、围绕所述第一面板的外周边缘设置的第一围板及连接在所述第一面板上的第一支撑腿部分,所述第一围板与所述第一面板的上表面形成一向上开口的容纳腔,所述第一围板的高度从所述第一围板的第一端向所述第一围板的第二端逐渐变小;

第二茶几部,包括第二面板、围绕所述第二面板的外周边缘设置的第二围板及连接在所述第二面板上的第二支撑腿部分,所述第二围板与所述第二面板的下表面形成一向下开口的容纳腔,所述第二围板的高度从所述第二围板的第一端向所述第二围板的第二端逐渐变大;

其中,所述第一茶几部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茶几部移动,以使所述第一茶几部和所述第二茶几部能够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变化;

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第一面板叠放于所述第二面板的正下方,所述第一围板的顶部边缘与所述第二围板的底部边缘贴合;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第一面板的上表面的靠近第二端的部分叠放于所述第二面板的下方,靠近第一端的部分暴露于所述第二面板之外。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腿部分,包括第一支脚、第二支脚、第三支脚和第四支脚,其中,所述第一支脚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围板的第一端的外表面连接,所述第二支脚的一端和所述第三支脚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围板两侧的底部相对连接,所述第四支脚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围板的第二端的底部连接;

所述第二支撑腿部分,包括第五支脚、第六支脚和第七支脚,其中,所述第五支脚的一端和所述第六支脚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围板两侧的外表面相对连接,所述第七支脚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围板的第二端的外表面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脚、所述第二支脚、所述第三支脚和所述第四支脚均通过木榫与胶的方式与所述第一围板连接,所述第五支脚、所述第六支脚和所述第七支脚均通过木榫与胶的方式与所述第二围板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均为木质面板,所述第一围板和所述第二围板均为木质围板,所述第一支脚、所述第二支脚、所述第三支脚、所述第四支脚、所述第五支脚、所述第六支脚和所述第七支脚均为木质支脚。

可选的,所述第二面板的上表面在靠近所述第二面板的第二端的位置设有一斜切面,所述斜切面从靠近所述第二面板的第一端的一侧至靠近所述第二面板的第二端的一侧、向靠近所述第一面板的方向逐渐倾斜,且所述第二围板的对应设置于所述斜切面的外周边缘的部分凸出于所述斜切面之上。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面板的第一端还设置有凸出设置于所述第一面板的上表面上的用于放置物品的放置台。

可选的,所述放置台包括:

茶盘和茶盘盖,所述茶盘和所述茶盘盖均为开口中空结构,所述茶盘盖盖在所述茶盘上,所述茶盘和所述茶盘盖的形状均与所述第一面板的第一端的形状相适配。

可选的,所述茶盘的中空的部分设有至少两个格子。

可选的,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均为大理石面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这样,能够使茶几的构造形式更加灵活变通,使得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茶几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在第一状态下可以对物品进行收纳,在第二状态下可以增加放置物品的面积,从而可以保证对茶几的利用更加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茶几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茶几的第一状态的切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茶几在第一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茶几在第一状态下的顶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茶几的第二状态的切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茶几在第二状态下的顶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茶几的正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茶几的第二茶几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茶几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茶几的第一茶几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茶几的放置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茶几,包括:

第一茶几部1,包括第一面板11、围绕所述第一面板11的外周边缘设置的第一围板12及连接在所述第一面板11上的第一支撑腿部分13,所述第一围板12与所述第一面板11的上表面形成一向上开口的容纳腔,所述第一围板12的高度从所述第一围板12的第一端向所述第一围板12的第二端逐渐变小;

第二茶几部2,包括第二面板21、围绕所述第二面板21的外周边缘设置的第二围板22及连接在所述第二面板21上的第二支撑腿部分23,所述第二围板22与所述第二面板21的下表面形成一向下开口的容纳腔,所述第二围板22的高度从所述第二围板22的第一端向所述第二围板22的第二端逐渐变大;

其中,所述第一茶几部1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茶几部2移动,以使所述第一茶几部1和所述第二茶几部2能够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变化;

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第一面板11叠放于所述第二面板21的正下方,所述第一围板12的顶部边缘与所述第二围板22的底部边缘贴合;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第一面板11的上表面的靠近第二端的部分叠放于所述第二面板21的下方,靠近第一端的部分暴露于所述第二面板21之外。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面板11和所述第二面板21可以理解为茶几的桌面,主要用于放置物品,尤其是在第一状态下,如图2至图4所示,由于所述第一面板11被所述第一围板12、所述第二围板22以及所述第二面板21完全遮盖住,即形成了一个密闭的收纳空间,在这种状态下,使用者难以看到放置于所述第一面板11上的物品,相当于起了收纳的作用。故使用者可以将暂时不需要用到物品放置于处于第一状态的所述第一面板11上。

通常,所述第二面板21不论在所述第一状态还是所述第二状态下,其上放置的物品可以为使用者日常或即刻使用的物品,即暴露于外的面板为使用者主要使用的面板;据此,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如图5至图6所示,通过在同一直线上拖动或者拖动所述第一茶几部1或者所述第二茶几部2,以切换成第二状态,以使更多的面板暴露其外,确保放置更多需要使用的物品。例如,使用者在家里招待客人的时候,需要比平时放置更多的茶水等物品,此时发现第二面板的空间已然不够用,则立马将第一茶几部拖出来,以使第一面板暴露出来,这样就可以放置那些既需要使用,又因为第二面板的面积有限而导致的无法放置的物品。

所述第一面板11和所述第二面板21的形状可以相同,所述第一面板11和所述第二面板21的两端除设置成圆弧形外,还可以为方形等其他形状,对此并不作限定,而设置成圆弧形可以减小对使用者的碰撞伤害。所述第一围板12和所述第二围板22的形状也可以相同,可以如图3所示,沿图中所示斜线一分为二,可以看出,所述第一围板和所述第二围板是形状相同的,只是设定角度相反的两块围板。

所述第一围板12的主要作用可以为防止所述第一面板11上的物品掉落;其中,所述第一围板12的高度从所述第一围板12的第一端向所述第一围板的第二端逐渐变小,可以确保不同高度的物品被围住。

此外,所述第一围板12与所述第一面板11的上表面形成一向上开口的容纳腔,以及所述第二围板22与所述第二面板21的下表面形成一向下开口的容纳腔,当处于第一状态时,由于所述第一围板12的顶部边缘与所述第二围板22的底部边缘贴合,则两个容纳腔合成为一密闭的收纳空间,该收纳空间可以用于将暂时不要的物品藏于其中。

所述第一茶几部1和所述第二茶几部2均可以为独立且分散的茶几,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茶几可以理解为是将所述第一茶几部1和所述第二茶几部2组合后形成的一种组合式茶几。

此外,如图2至图4所示,在所述第一茶几部1和所述第二茶几部2组合在一起的时候,即处于第一状态的时候,更能体现出一个完整的茶几形态,也能保持视觉的平衡。

所述第一支撑腿部分13和所述第二支撑腿部分23,可以理解为一个茶几的支承部件,以确保整个茶几结构的稳定性。

这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够使茶几的构造形式更加灵活变通,使得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茶几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在第一状态下可以对物品进行收纳,在第二状态下可以增加放置物品的面积,从而可以保证对茶几的利用更加灵活。

可选的,如图1至图10所示,所述第一支撑腿部分13,包括第一支脚131、第二支脚132、第三支脚133和第四支脚134,其中,所述第一支脚13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围板12的第一端的外表面连接,所述第二支脚132的一端和所述第三支脚133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围板12两侧的底部相对连接,所述第四支脚13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围板12的第二端的底部连接;

所述第二支撑腿部分23,包括第五支脚231、第六支脚232和第七支脚233,其中,所述第五支脚231的一端和所述第六支脚232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围板22两侧的外表面相对连接,所述第七支脚23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围板22的第二端的外表面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支脚131、所述第四支脚134和所述第七支脚233均处于同一条直线上,该直线可以是所述第一面板11或所述第二面板21的一条对称轴;所述第二支脚132、所述第三支脚133、所述第五支脚231以及所述第六支脚232亦均处于同一条直线上;这样,可以更好的为所述第一面板11和所述第二面板21提供支撑力,使所述第一茶几部1和所述第二茶几部2的强度更高。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脚、所述第二支脚、所述第三支脚和所述第四支脚均通过木榫与胶的方式与所述第一围板连接,所述第五支脚、所述第六支脚和所述第七支脚均通过木榫与胶的方式与所述第二围板连接。

这样,通过木榫与胶的方式将支脚与围板进行连接,可以节约成本,提高装配效率。

可选的,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均为木质面板,所述第一围板和所述第二围板均为木质围板,所述第一支脚、所述第二支脚、所述第三支脚、所述第四支脚、所述第五支脚、所述第六支脚和所述第七支脚均为木质支脚。

这样,通过使每个部件的材质为木质,能够在保证结构强度的情况下,进一步降低成本,并且也更加便于加工。当然,这些部件也可以采用其他材质,对此并不作限定。

可选的,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第二面板21的上表面在靠近所述第二面板21的第二端的位置设有一斜切面211,所述斜切面211从靠近所述第二面板21的第一端的一侧至靠近所述第二面板21的第二端的一侧、向靠近所述第一面板11的方向逐渐倾斜,且所述第二围板22的对应设置于所述斜切面的外周边缘的部分凸出于所述斜切面211之上。

其中,所述斜切面211的位置,可以为与所述第五支腿231和所述第六支腿232连成的直线在所述第二面板21上相对称的另一条直线所处的位置,从而使视觉更加平衡,且整个结构亦更平衡;当然,所述斜切面211的位置也可为其他位置,对此并不作限定,只要是能够使所述第二围板22的对应设置于所述斜切面211的外周边缘的部分凸出于所述斜切面211之上即可。这样,利用所述斜切面211与所述围板22形成的空间,可以放置一些特殊的物品,例如可以放瓜子、梅子等零食,也可以放置罐装饮料等。

这样,通过所述斜切面211与所述第二围板22的配合,能够形成一个斜向置物空间,可以防止放置于斜切面上的物品滑落,从而更加方便用户。

可选的,如图10所示,在所述第一面板11的第一端还设置有凸出设置于所述第一面板11的上表面上的用于放置物品的放置台3。

其中,所述放置台3可以用于容纳物品或者弥补茶几的高度,具体可以为茶盘。

可选的,如图11所示,所述放置台3包括:

茶盘31和茶盘盖32,所述茶盘31和所述茶盘盖32均为开口中空结构,所述茶盘盖32盖在所述茶盘31上,所述茶盘31和所述茶盘盖32的形状均与所述第一面板11的第一端的形状相适配。

其中,所述茶盘31中空的部分可以用于放置物品,例如瓜子、花生、茶具等。同时,如果用户觉得茶几的高度不足,不方便拿取茶几上的物品,可以将茶盘盖32盖在所述茶盘31上后,再将它们置于所述第二面板21之上,这样可以弥补茶几的高度。

可选的,如图11所示,所述茶盘31的中空的部分设有至少两个格子;其中,所述格子的数量具体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来进行设计,对此并不作限定;这样,通过所述至少两个格子,能够更加精细的存放物品。

可选的,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均为大理石面板;这样,可以使所述茶几的刚度和强度更高,并且耐磨性更强,同时也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当然,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也可以为其他材质的面板,对此并不作限定。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