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式独立筒床垫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94872发布日期:2019-03-13 23:46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可折式独立筒床垫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独立筒床垫,更详而言之是指一种可折式独立筒床垫结构。



背景技术:

按,现有的床垫,如椰子床垫,由于具有可折叠的优点,因此便于携带、搬运及收纳,而深受单身、学生及租屋者的喜爱。然而,椰子床垫由于透气性及支撑性不佳,对于整体的舒适性而言仍有不足之处。

虽然以目前独立筒的床垫而言,其透气性及支撑性都已大幅的增进,但由于现有独立筒床垫所采用的弹簧圈径都在6cm(公分)以下,而弹簧线径则在2.0mm(公厘)以上,因此其弹簧虽能被压缩,但却不容易产生侧向变形,而无法进行折叠。因此,如图1所示,一般能进行折叠的独立筒床垫,如三折式独立筒床垫1而言,主要系取用三块独立的弹簧内垫(图中未示)置入于一外布套2内,并于该外布套2上开设若干区隔在各弹簧内垫间的缝隙3,以利在此缝隙3处进行折叠。但,此种三折式独立筒床垫1的缝隙3会随着使用者躺卧的时间及次数增加而增大,导致整体的舒适性也随之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为改善背景技术中,现有独立筒床垫有着整块无法折叠的问题。

缘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折式独立筒床垫结构,其特征是包含有:

一外布套,具有一布套空间;

一内垫体,置于该外布套的布套空间内,该内垫体具有一垫材及若干的弹簧,该垫材具有若干的弹簧容室,各该弹簧置于各该弹簧容室内,该弹簧具有两末端部及位于两末端部之间的中腰部,自两末端部向该中腰部之间分别为由窄渐宽变化,也即该中腰部的圈径比该两末端部的圈径宽,其中该两末端部的圈径介于5.5cm~8cm之间,该中腰部的圈径介于7.5cm~10.5cm之间,该弹簧的线径介于1.5mm~2.4mm之间。

所述的可折式独立筒床垫结构,其中,该外布套由透气的布材所制成。

所述的可折式独立筒床垫结构,其中,该外布套外侧具有一连通至该布套空间与外界的开口。

所述的可折式独立筒床垫结构,其中,该开口上具有一拉链。

所述的可折式独立筒床垫结构,其中,该垫材由若干呈长条状的透气布套所拼接而成,各该透气布套内部具有若干独立的弹簧容室。

所述的可折式独立筒床垫结构,其中,该弹簧的线径为1.8mm。

所述的可折式独立筒床垫结构,其中,该外布套的至少一面设有冰丝席。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可进行任意的折叠,以在能兼具支撑性及透气性的状态下,更同时增进携带、收纳及搬运上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一种独立筒床垫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图2所示实施例的局部构件分解图。

图4是图2所示实施例的局部构件立体图。

图5是图2所示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6是图2所示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7是图2所示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现有部份」三折式独立筒床垫1;外布套2;缝隙3;「本实用新型部份」可折式独立筒床垫结构100;外布套10;拉链11;内垫体20;垫材21;透气布套211;弹簧容室212;弹簧22;圈径D;线径d。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贵审查委员能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与其特点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同,兹列举以下较佳的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说明如下:

参阅图2至图7,系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可折式独立筒床垫结构100,其主要包含有一外布套10及一内垫体20,其中:

请参阅图2,该外布套10,由透气的布材所制成,该外布套10内部具有一布套空间(图中未示),外侧具有一连通至该布套空间与外界的开口(图中未示),该开口上并以一拉链11加以封闭或开启。

请参阅图2至图5,该内垫体20,具有一垫材21及若干的弹簧22。该垫材21由若干呈长条状的透气布套211所拼接而成,各该透气布套211内部具有若干独立的弹簧容室212;所述的这些弹簧22分别设置于各该弹簧容室212内,该弹簧22具有两末端部221及位于两末端部之间的中腰部222,自两末端部221向该中腰部222之间分别为由窄渐宽的变化区段形态,也即该中腰部222的圈径较该两末端部221的圈径为宽。该内垫体20置于该外布套10的布套空间内。

是以,上述即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可折式独立筒床垫结构100各部构件及其组装方式的介绍,接着再将其使用特点说明如下:

首先,于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该弹簧22的两末端部221的圈径D2介于5.5cm~8cm间,该中腰部222的圈径D1介于7.5cm~10.5cm,该弹簧22的线径d介于1.5mm~2.4mm间。凭借,由于本实施例中该弹簧22的圈径D较现有一般床垫所采用的弹簧圈径要大,而本实施例中该弹簧22的线径d较现有一般床垫所采用的弹簧线径要小,且自弹簧22的两末端部221向中腰部222分别为由窄渐宽的变化区段形态,也即该中腰部222的圈径D1较该两末端部221的圈径D2为宽,因此可在使用者欲进行折叠时,在折叠处周边的弹簧22能提供适当的暂时性变形,以利使用者能将本实用新型折叠成二折(如图6所示)、三折(如图7所示)或其他的折叠方式。如此,本实用新型不仅具备独立筒所带来的支撑性及透气性,更能利用可折叠的特性而达到便于携带、收纳及搬运等功效。

其次,该弹簧22的线径d则为1.8mm(公厘);但实际上,该弹簧22的线径d则采用在1.5mm(公厘)~2.4mm(公厘)间,即可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另外,上述实施例中,该外布套的至少一侧面设置有冰丝席,以增进使用者的舒适性。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