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烘干毛巾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10021发布日期:2019-04-05 19:53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烘干毛巾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生洁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能烘干毛巾架。



背景技术:

人们一般把家里的毛巾挂放在空气潮湿、通风不良的浴室,潮湿的毛巾很容易滋生各类病菌,很可能引发各种疾病,给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带有烘干功能的毛巾架开始为广大家庭所使用。

现有的带烘干功能的毛巾架一般分为发热式和吹风式两种,其中吹风式毛巾架的原理大多如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毛巾架”(公开号为:CN 106667348 A):多根用于挂毛巾的空心横杆上设置通风孔,空心横杆设置在空心立柱上,热风依次通过空心立柱、空心横杆和通风孔,实现对毛巾的烘干功能。

但是这样的吹风式毛巾架不够智能,也不够节能,即使横杆上只挂放一条毛巾,热风也会从所有的横杆通风孔吹出,对电能造成极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智能判断横杆上挂放毛巾数量,并根据毛巾数量对横杆出风方式进行相应调整,以达到节能目的的一种节能烘干毛巾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节能烘干毛巾架,包括立柱、空心横杆、风机,还包括电机;所述空心横杆上设有通风孔和传感器;所述立柱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上沿管体轴向设有若干个第一通气孔,所述外管上沿管体轴向设置有若干个与第一通气孔对应的第二通气孔;所述空心横杆与所述外管上的第二通气孔可通气连接,所述风机与所述内管可通气连接,所述电机在传感器的控制下驱动内管转动使第一通气孔和对应的第二通气孔导通或闭合。

立柱的主要作用是作为固定座,用于固定和支撑毛巾架的整体结构,通过将立柱设置为内管和外管,使得立柱内部拥有一个转动机构,并且在立柱上设置一个风机,风机与内管可通气连接,这样从风机吹入的风就可以进入到内管中。由于在内管管壁上设置的若干个第一通气孔是沿管体轴向排列的,而外管管壁上设置的对应于第一通气孔的若干个第二通气孔也是沿管体轴向排列的,所以在内管转动时,内管里的风依次通过第一通气孔和与其对应的第二通气孔,进而进入空心横杆的空心腔体中,最终通过空心横杆上的通风孔吹出,用于烘干挂放在空心横杆上的毛巾。由于每根空心横杆上都设置了一个传感器,当只有一个传感器感应到毛巾时,感应器控制电机驱动内管的第一通气孔导通该感应器所在横杆对应的第二通气孔,而其他未挂放毛巾的横杆就不会有热风吹入,这样在只挂一条毛巾的情况下就实现了节能的效果。

进一步,为了应对挂有多条毛巾的情况,应当让每根空心横杆都能通入热风并且均能保持一定的烘干时间。所以当多根横杆上的感应器都感应到毛巾的存在,则控制电机轮流转动,在每根横杆上分时加热,从而实现分时将热风传递得到每根空心横杆中的效果。因此外管上的通气孔数量和高度都应该与转动部上通气孔的数量和高度一一对应。通过传感器控制电机,根据空心横杆上挂放毛巾情况的不同,实现自动对烘干机出风方式的相应调整,大大提升了其智能化和实用性。

进一步,为了实现内管上第一通气孔和外管上第二通气孔在同一时刻只能有一对相导通,所述第一通气孔沿不同径向分布。同时外管上的第二通气孔可以沿同一径向分布,也可以沿不同径向分布,只要二者的位置不是完全相同的,那么就可以实现分时烘干的功能。

优选地,另外的一种实现方法是:所述第二通气孔沿不同径向分布。这种方法和上述第一通气孔沿不同径向分布的方法是一致的。都可以达到分时烘干的功能,但是优选的方法是将第二通气孔沿不同径向分布,因为用于挂放湿毛巾的空心横杆的位置与第二通气孔是一一对应的,将空心横杆错开分布,避免了同时挂放的湿毛巾和干毛巾间的接触,加快了烘干速度。

进一步,由于内管可以相对外管转动,所以导致内管中的热风泄露到内管和外管间隙的可能,这造成了极大浪费,同时也减少了用于烘干毛巾的风量,降低了烘干效率,在所述内管和外管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可以堵住泄露的热风,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同时还提升了烘干效率。

优选地,为了实现电机驱动内管转动的功能,所述内管上端设有封口和轮齿,所述轮齿位于封口外侧;所述电机通过齿轮与轮齿啮合。通过在内管上端封口的外侧设置一个轮齿,方便了内管与电机的组装,降低了生产成本。

进一步,所述传感器设置在空心横杆上侧,所述通风孔设置在空心横杆下侧。将传感器设置在空心横杆的上侧,可以提高对毛巾感应的灵敏度,将通风孔设置在空心横杆的下侧,有利于热风尽可能充分的吹到湿毛巾上,加快烘干速度。

进一步,所述传感器包括湿度传感器和压力触感器。选用湿度感应器的好处在于,只有当挂放毛巾处于潮湿状态时才需要进行烘干,当毛巾烘干完成,就不会继续烘干,实现了智能省电的效果。而选用压力传感器的好处在于,当需要给干毛巾加热时,只需要在横杆挂放干毛巾就可以实现,无需受到限制。

进一步,所述风机设置在立柱下端,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设于内管下端的开口可通气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设置在立柱上的安装座和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的固定螺孔。

进一步,还包括牙刷烘干盒;所述牙刷烘干盒包括牙刷烘干盒气孔、用于挂放牙刷的牙刷架和扰流挡板;所述牙刷烘干盒气孔与所述第二通气孔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节能烘干毛巾架,通过不同横杆上传感器对挂放毛巾的感应,进而控制立柱中的电机旋转内管的第一通气孔到相应横杆的位置,实现智能的毛巾烘干作业;进一步,又通过内管和外管上错开的通气孔,实现同时只对挂放毛巾的横杆出风,避免了热能的浪费,达到了节能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节能烘干毛巾架整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节能烘干毛巾架内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节能烘干毛巾架外管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节能烘干毛巾架外管的后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节能烘干毛巾架牙刷烘干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立柱、2-空心横杆、6-风机、7-第二通气孔、8-轮齿、 10-外管、11-内管、12-第一通气孔、13-安装座、14-固定螺孔;

20-牙刷烘干盒、21-牙刷烘干盒气孔、22-牙刷架、23-扰流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节能烘干毛巾架,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为了实现热风在立柱1和空心横杆2之间的流通,内管11的管体轴向设有若干第一通气孔12,外管10的管体轴向设有若干个形状、高度、尺寸和数量与第一通气孔12对应的第二通气孔7。同时,所有空心横杆2的开口一侧应当与对应的第二通气孔7连接。

进一步,在外管10内侧安装密封圈,密封圈应当紧贴着固定在外管10的内壁。内管11的直径与安装了密封圈后的外管10的直径相匹配,此时的内管11应当可以在外管10内侧流畅的转动。密封圈的作用是防止内管11的热风通过其与外管10的间隙溢出泄露,浪费电能。

优选地,所述密封圈为柔软橡胶材质,以起到优良的密闭效果。

进一步,在内管11的上端设有封口,在封口上设置有一个轮齿8,并且在立柱1上端设置有一个电机,电机通过齿轮与内管11上端的轮齿8啮合。

进一步,在立柱1的下端设置有一个风机6,风机6的出风口连接在内管11下端的开口上,这样风机6吹出的热风就可以直接进入内管11。

优选地,内管11的材料应该能够承受高温并且具有一定的强度。因为在烘干毛巾时大多使用温度较高的热风,而内管11又直接与风机6连接,所以对温度的承受能力有较高要求。同时也需要其拥有一定的硬度,以便于承受住转动时产生的应力。

进一步,为了使得风机6的热风可以用于烘干毛巾,在空心横杆2下侧设置有若干个通风孔,当毛巾挂放在空心横杆2上时,设置在空心横杆2下侧的通风孔的热风就会由于毛巾的覆盖而均匀的流向毛巾的表面,达到均匀加热的效果。

进一步,为了实现毛巾架的自动智能感应,在空心横杆2上侧设置一个传感器,用于控制电机的转动。当空心横杆2上挂放的毛巾数量不同时,传感器就会控制电机切换到不同的状态,实现不同的出风模式。

进一步,传感器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不同的类型,当将传感器的类型选为湿度传感器时,就可以实现智能区分干湿毛巾,并且在毛巾烘干后实现智能省电。当将传感器的类型选为压力传感器时,可以实现对干毛巾的加热功能,不受毛巾干湿的限制。

对于上述实施例,该本使用新型的智能烘干毛巾架的安装方式不仅包括立式摆放,如图4所示,还可以在立柱上设置安装座13 和在所述安装座13上设置固定螺孔14 ,将该毛巾架固定在浴室或者卧室的墙上,可以极大的节省使用空间,也避免了潮湿的浴室底板给毛巾架带来漏电的危险。

进一步,如图5所示,还包括牙刷烘干盒20;所述牙刷烘干盒 20包括牙刷烘干盒气孔21、用于挂放牙刷的牙刷架22和扰流挡板 23;所述牙刷烘干盒气孔21与所述第二通气孔7连接。牙刷是人类口腔直接接触的清洁用具,因此其卫生状况比毛巾更关乎用户的健康,所以在不大幅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将外管10上的一个第二通气孔7设置来烘干牙刷,具有十分实用的集成效果。从牙刷烘干盒气孔 21吹出的热风,收到扰流挡板23的作用,急速的在牙刷架附近流动,加快了牙刷烘干的时间。

进一步,也可以在牙刷架上安装传感器,用于感应牙刷的存在,实现更智能的牙刷烘干方案。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简单介绍:

当只有一条毛巾挂放在空心横杆2上时,该空心横杆2上的传感器就给电机发送一个控制信号,电机就带动内管11转动,将内管11 上的第一通气孔转到相应空心横杆2的位置后,保持位置不变。当有两条以上的毛巾挂放在空心横杆2上时,由于存在两个以上的传感器信号,此时电机就保持一直转动的状态,实现了分时对各个空心横杆 2上的毛巾进行烘干的效果。

当然在具体的实现中,空心横杆2上的通风孔不一定位于上侧,也可以位于两侧或者下侧,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调整位置,同时通风孔也可以是一条沿空心横杆轴向或者圆周方向的缝的形式来实现,目的都是为了透出热风。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以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